香港新一波新冠病毒疫情迅猛,坊间出现抢购粮食潮,有大行认为,方便面制造商日清食品将成为明确受惠者

重点:

  • 野村称日清食品受惠香港“抢粮潮”,加上毛利率触底反弹,股价有三成多潜在上升空间
  • 日清估值比内地同业高,或显示市场对其前景更乐观

何仲尼

有没有想过,一个号称国际金融中心的先进城市,会被新一波新冠疫情连累至百业萧条,甚至出现“抢粮潮”,连超市货架上的罐头和方便面也被抢购一空?但在这场“疫战”中,也有公司意外成为赢家,获大行建议买入,更声称其股价拥有三成多上升空间,它就是聚焦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下称香港)市场的方便面与食品生产商日清食品有限公司(1475.HK)。

野村上周四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香港居民出现恐慌性购买,拥有本地生产设备、而且在香港方便面市占率高达60%的日清食品,将会成为疫情的明确受惠者,因此把2022财年香港销售额增长,由本来预测的1%调升至6.1%。该行维持日清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调高2.7%至7.6港元,以该股上周五收盘价5.68港元计算,潜在升幅达34%。

作为疫情受惠者,日清的股价在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初期,曾经从6港元涨至9.2港元的历史新高,但市场消化利好消息后,它去年走势疲软,直到今年初爆发高传染性奥米克戎病毒株,日清1月曾涨至6.55港元,比去年底仅上升约10%左右。虽然该股被野村唱好,但对走势没有帮助,发表报告当日,日清仍跌约1%。

事实上,日清为提高生产效率与增加产能,去年11月公布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批出资助,在大埔创新园设立全新智能生产线,让方便面生产过程全线自动化,项目投资额约1.94亿港元。然而,这项投资施工期需于2023年完成,未能赶及配合近期的产品需求增长。

过去两年抗疫表现不俗的香港,为什么会突然出现“抢粮潮”呢?自从两名空中服务员将变种奥米克戎病毒带入社区后,疫情在两个月内迅间爆发,截至3月4日,香港每日感染个案已高达5万多宗,累计已有40多万港人染疫。

因应疫情发展,香港特区政府预告推行全民强制检测病毒,官员更露了口风,暗示强检期间会仿效内地城市爆发疫情时实施的“禁足令”。消息传出后,香港市面一片恐慌,多区连日出现抢购粮油杂货的人龙。由于方便面易于储存,而且价格便宜,一向受港人欢迎的日清食品旗下产品出前一丁与合味道杯面,无论在实体超市或网购平台,货架上都显示全部售罄。

至今两年多的新冠疫情中,由于香港政府限制每桌堂食人数与时间,加上鼓励市民留家抗疫,不少公司也让员工在家工作,市民饮食习惯本已改变,其中方便面成为快捷省时的选择。最近加上“抢粮潮”这个催化剂,日清食品的收入前景再度受到憧憬。

事实上,聚焦中国内地与香港业务的日清食品,在新冠变种病毒疫情中,营业额一直表现稳定。去年首9个月,该公司收入同比上升6.4%至28.6亿港元(23.4亿元),其中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增长12.9%至18.2亿港元,主要受惠于杯装方便面销量上升;但由于港人去年前三季对袋装方便面及冷冻食品需求激增的情况放缓,香港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2%至10.4亿港元。另外,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抵销部分利好因素,期内毛利率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至31.5%,股东应占纯利也同比减少12.3%至2.31亿港元。

毛利率触底回升

为解决这个痛点,日清食品今年1月宣布,3月1日起调整主要方便面产品在中国的出厂价格,增幅为中单位数百分点,是11年以来首次加价,以提升毛利表现。母公司日本日清(2897.JP)也在2月公布,包括合味道在内的共180种产品,将于今年6月起在日本加价最多13%,以抵销运输成本增加与主要原材料小麦粉的价格升幅。由于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加上在疫情中需求庞大,市场普遍认为不会对日清的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去年首三季占日清食品约36.4%的营业额的香港业务,因应新一波疫情的抢购潮,其产品在香港出现爆炸性需求,除了营业额可望录得升幅,收入贡献占比或得以提升,因此在港股下挫的背景下,日清仍然获得野村祝福。

虽然日清去年毛利率下降,但随着3月的涨价已覆盖在中国出售的85%产品,野村认为其毛利率可能已触底,预测今年毛利率将反弹0.8个百分点至32.3%。因应香港市场产品需求猛涨,该行同时把日清今明两年整体销售额预测上调最多2.8%,并把同期净利润预测提高最多3.3%。

日清的产品除了在香港受欢迎,在更大的中国内地市场,亦因其日本品牌产生差异化效应,在高档方便面市场稳占一席,即使它的产品比本地生产商康师傅(0322.HK)和统一企业(0220.HK)存在溢价,仍然受到内地消费者垂青。以日清去年首三季的盈利计算,假设第四季表现一致,其预测市盈率(P/E)约20倍,比主要竞争对手康师傅、统一企业的18倍与16倍预测市盈率存在溢价,显示市场对日清存在较为乐观的看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Everest Medicines announced Thursday that it has received an exclusive license from Kezar Life Sciences to develop, manufacture and commercialize Zetomipzomib.

快讯:云顶新耀获Kezar Life新药独家授权许可

最新:云顶新耀有限公司(1952.HK)周四公布,获纳斯达克上市公司Kezar Life Sciences(KZR.US)授予独家授权许可,在大中华区、韩国及若干东南亚国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对方的主要候选药物、用作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Zetomipzomib。 利好:该公司认为,该项合作有助丰富其肾脏产品管线,并巩固在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领先地位。 值得关注:该公司需向对方缴交700万美元(5,100万元)预付款,以及最多1.255亿美元的潜在临床及商业里程碑款项。 深度:云顶新耀于2017年成立,主力研发癌症和自身免疫性失调药物,并于2020年在港股上市。该公司早在2019年已开始与外国公司合作,获吉利德(GILD.US)授出独家权限,于中国地区开发及商业化乳腺癌药物戈沙妥珠单抗,但该协议在2022年终止。去年12月,该公司宣布耗资9亿元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生产设施开始营运,但由于国产mRNA疫苗欠缺外国相关疫苗的先行优势,加上国内竞争激烈,被市场形容为一场“豪赌”。 市场反应:云顶新耀周四股价向下,中午收盘软1.8%至18.3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1952.HK
Shein finds middle ground in Singapore

Shein给中企上了一课:如何在中美争拗下成长(下)

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在新加坡找到了平衡世界两大超级大国的中间地带,而这家线上快时尚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本文为两部分系列文章中的第二部分。如要阅读第一部分,请点击这里   钟立斌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出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征收关税的大招。这第一轮关税并不明显,也没有直接影响到主要面向美国客户销售的中国线上快时尚零售商Shein。根据KrAsia的数据,Shein在2019年实现了46亿美元(336亿元)的销售额,比贸易战爆发前的2017年猛增了三倍。 尽管如此,美国最初的关税仍然是一个不祥的信号,预示着未来的麻烦,Shein需要尽快采取行动。 除了强劲的销售业绩,2019年对Shein而言,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年,因为它开启了另一段重要的企业征程。为了使自己的竞争优势不受中美紧张局势影响,Shein启动了一项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战略:在新加坡注册了一家公司,而新加坡作为一个中立的城市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国和中国的信任。 新加坡作为前殖民地,继承了英国的治理体系,但又与亚洲的价值观保持一致。正因如此,新加坡成为中美两国利益交汇的首选之地。新加坡作为“战略支点”的优势不仅吸引了Shein,也吸引了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字节跳动、华为、爱奇艺(IQ.US)、中国平安(2318.HK; 601318.SH)、腾讯(0700.HK)和携程集团(TCOM.US; 9961.HK)等其他中国公司。 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与中美两国建立了战略互信,决不允许被利用来规避中美两国的法规,损害两国各自的利益。这一点对新加坡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Shein也不例外。 Shein将新加坡作为地缘政治对冲工具的战略,已融入其整个商业模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表面决定,而是对一个平衡中美利益的中立地点的努力和承诺。 据路透社报道,Shein取消了其南京公司的注册,并将其商标和广州公司的拥有权转让给其新加坡公司,该公司也是运营其全球网站的法人实体。Shein的创始人许仰天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也是新加坡公司的代表之一。 Shein正在新加坡大肆招聘人才,高调招聘的人员包括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的前高管和东南亚电子商务巨头Lazada的前联席总裁。截至8月底,Shein在其新加坡LinkedIn页面上,列出了141个职位空缺。 今年5月,Shein启动了“全球一体化市场”这一变革性战略举措,从新加坡向世界其他地区拓展,首先从巴西和美国开始。不久后,Shein在都柏林设立了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总部,爱尔兰企业、贸易和劳工部部长出席了此次活动。 尽管植根于中国并拥有庞大的中国供应链网络,Shein的新加坡战略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能从中美紧张关系中缓解,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这并不是灵丹妙药,未来的任务还很艰巨。美国将继续监察该公司的环境、人权、关税和版权记录。同时,中国也会继续加强对数据保护、安全和海外上市公司的控制。 Shein的最终目标可能是在纽约上市,这需要中美双方的批准,但它否认了上市申请。但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新加坡将成为中美两国“相会”的地方。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是中国公司开展国际业务的门户和安乐窝。但它直接暴露在美国的监控之下,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可以从已有2,500年历史的《易经》中汲取灵感,走出香港传统上提供的舒适区,并管理香港的脆弱性。 和谐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需要一个持续的平衡循环。目前,影响世界的最大力量是不断变化的中美关系,这就需要重新调整,而不是抛弃香港。由于香港独特的地位,这个城市将继续协助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互动,尽管方式有所不同。 从《易经》的角度来看,香港和新加坡不是二元选择,而是应该协调的一对,这好比阴阳互补。两者都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时代会随着地缘政治等力量的变化而循环往复。套用《易经》的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和谐而非对立,才是正确的对策。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应优化其在香港和新加坡两地的业务和资产配置,这就需要走出香港的舒适区。中国公司应考虑《易经》的优点,并仿效Shein等公司管理中美地缘政治风险的做法。 钟立斌是C Consultancy和Helios Strategy Advisors的合伙人,这是两家分别位于香港和新加坡的咨询和企业服务公司。他还着有《Managing a Chinese Partner》一书。您可以通过 Lbc@c-consultancy.com 与他联络 (本文的中文和英文版本若存在冲突,以英文版为准)…
This innovative drug company has so far brought only two products to market, and its high sales expenses make investors worry about fallout from an anti-corruption drive.

医疗反腐打击股价 荣昌生物寄望新适应症

这间创新药企业虽然只有两款上市产品,但较高的销售费用率,让投资者担心它受到医药反腐风波连累 重点: 荣昌生物上半年销售费用率高达83%,公司称商业化能力仍处于前期建设阶段,因此需较大投入 其重点产品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一周内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7.7%   莫莉 最近,由中国政府主导的医药反腐行动正在雷厉风行,反腐涉及医药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各个产业链环节,让本来已低迷的医药股雪上加霜。许多销售费用较高的医药公司受牵连,无论是传统药企还是创新药企业,近期的股价都迎来了数轮下跌,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9995.HK; 688331.SH)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本轮医药反腐从7月21日正式拉开帷幕,荣昌生物的股价也从7月31日的高点50.3港元一路下行,整体跌幅在医药板块中排名前列,8月2日,其港股的单日跌幅更高达13.6%。荣昌生物是一间创新药企业,现有两款产品获批上市,分别是自身免疫领域药物泰它西普以及ADC(抗体偶联)药物维迪西妥单抗。 虽然荣昌生物的产品线并不复杂,但是该公司较高的销售费用率,让投资者担心其受到医药反腐的波及。建银国际发表报告称,由于制药商对积极营销的态度发生变化,预计从三季度起,医院对荣昌生物的所有一般采购将会推迟,因此建银国际认为,该公司本年度不太可能达到该行先前预计的收入目标,将其年度亏损预测上调至最高11.3亿元。 荣昌生物上半年投入销售费用3.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33.5%,销售费用率近83%,而2022年的销售费用率仅为57.1%。财报显示,销售开支主要集中在“员工薪酬”和“市场开发费”,两者分别支出2.19亿元和1.0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43%及116%。 荣昌生物解释称,这是因为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各项销售开支增加,而且商业化能力仍处于前期建设阶段,需持续投入较多的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目前,荣昌生物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组建超过 600 人的销售队伍,肿瘤科商业化团队也已有近 600 名销售人员,两大团队分别已准入超过600家医院。 上周日,荣昌生物宣布旗下泰它西普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如果顺利上市,这将是泰它西普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这款药品2021年3月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当前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年患者的治疗。2021年底,泰它西普通过谈判被纳入国家医保乙类报销目录。受此利好消息鼓舞,荣昌生物沉寂已久的股价受到提振,消息公布后的一周内股价不断上扬,五个交易日内累计大涨17.7%。 财务风险犹存 荣昌生物的动向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同样与其在国产ADC药物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关。在新药研发领域,ADC赛道正成为继PD-1抗体之后的又一大热点,而中国的国产ADC药物中仅有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获批上市,可以用于治疗HER2表达胃癌(GC)及尿路上皮癌(UC)患者。今年4月,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放疗治疗HER2表达局部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获批,有望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今年上半年,荣昌生物实现营收4.19亿元,同比增加20%,净亏损达7.03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约2.14亿元。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额的销售费用以及研发开支。上半年公司的研发开支为5.4亿元,同比增长20.2%,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后续适应证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39亿元和1.05亿元,此外荣昌生物还有9款药物管线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可见烧钱之路未到尽头。 在其A股的半年报告中,荣昌生物还特别提到“新药上市申请等注册工作、上市后的市场推广等方面将带来高额费用,均可能导致短期内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从而对公司日常经营、财务状况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截至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1.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7亿元大幅缩减。 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研发及商业化投入高企的情况下,荣昌生物未来的运营资金将会高度依赖外部融资。产品授权(license-out)是创新药企业获取收入的另一条路,不过,荣昌生物在2021年已经将维迪西妥单抗亚洲区(不包含日本、新加坡)以外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的权利,授予了全球ADC药物开发领域中的领先企业Seagen,获得首付款2亿美元(14.6亿元)、最多为2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分成。财报显示,维迪西妥单抗在海外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短期内无法为荣昌生物贡献新的收入。 荣昌生物在港股的市值约213亿港元,市净率约4倍,同为创新药企的信达生物(1801.HK)的市净率则为5.2倍,不过信达生物上半年的亏损已大幅缩减八成,营收亦远高于荣昌生物,可见投资者给荣昌生物较低估值,实属有迹可寻。未来,荣昌生物能否抓住在ADC领域的先行地位创造更佳业绩,还有待时间考验。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9995.HK 688331.SHG
BeiGene has a total of three marketed proprietary products.

快讯:诺华再退出合作 百济神州股价挫

最新:抗癌药制造商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GNE.US; 6160.HK; 688235.SH)周二公布,旗下百济神州瑞士和诺华制药(NOVN.SWX)签署协议,诺华将向百济神州交还食道癌药物替雷利珠单抗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 利好:诺华仍会向百济神州提供过渡服务,以确保该药物开发和商业化计划中的关键事项能顺利推进,包括对生产、药政申报、药品安全和临床事项的支持。 值得关注:早在今年7月,诺华已决定退出百济神州在研的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项目,意味该公司在三个月内,第二度与百济神州终止合作。 深度:百济神州共有三款已上市的自研产品,其中获批在美国用于治疗淋巴瘤的百悦泽,以及在国内PD-1领域领先的百泽安的销售增幅理想,引领该公司今年二季度收入大增74%至5.95亿美元(43.4亿元),而净亏损也收窄27.1%至7.3亿美元。不过,该公司被美国药企艾伯维(ABBV.US)指控百悦泽涉嫌侵犯其专利,加上接连被诺华终止合作协议,令该公司的产品出海大计受阻,引起市场关注。 市场反应:百济神州的港股周三下挫,中午收盘软4.8%至120.9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GNE.US 6160.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