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6.HK
The provider of cancer-screening products issued a positive profit alert in January, but the full earnings report has yet to appear after auditors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company’s revenues.

诺辉健康今年1月曾发出盈喜,但这份利好财报迟迟未现踪影,原因竟然是审计机构德勤质疑其收入表现

重点:

  • 为回应质疑,诺辉健康新增了两名资深会计师作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成立独立特别委员会监督调查
  • 该公司的业绩争议主要在于特殊的收入确认方式有虚增收入的可能性,过高的应收账款可能与经销商压货有关

 

莫莉

作为中国的“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6606.HK)的业绩曾让许多同行眼热,三年收入增长超过25倍,毛利率过去三年从52%扩大到90%。可是,2023年下半年的一份沽空报告,让诺辉光鲜亮丽的财报出现裂痕,市场开始质疑,“一路高歌”的财务表现背后,究竟是数字游戏还是真材实料。

近期,诺辉再陷风波,原因仍然与财务数据有关,只是这一次质疑其销售真实性的变成了“友军”——会计师事务所德勤。

早在今年1月,诺辉就曾向市场透露业绩的正面信息。公司在盈利预喜中预告,2023年收入将同比增长158.9%至168.2%,最高达到20.49亿元,其中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更是成为年销售额破10亿元的超级单品。可是到了3月,这份备受期待的年报却迟迟未能见全貌,在预计发布年报的日期,公司宣布年报延期到3月28日再公布,接近港股年报业绩披露期的尾声。

3月28日,投资者不仅没能等到业绩大涨的年报,还等到一枚重磅炸弹——自诺辉上市以来就与其合作的审计机构德勤提出,需关注核心产品常卫清、噗噗管、幽幽管的交易有效性,以及相关销售模式的商业实质和商业合理性、销售及营销开支的有效性。德勤甚至认为“进行独立调查乃属必要”。换句话说,德勤作为给诺辉的年报签字背书的审计机构,对公司收入真实性产生了严重怀疑,导致这份年报无法发出。

市场似乎早已嗅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在诺辉宣布消息的前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在休市前突然大幅跳水,当日下跌19.8%,算上再之前一日的跌幅,其股价在停牌前两个交易日已大跌25%,创17个月新低。

面对审计机构质疑,诺辉在11天后宣布新增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二人均为资深会计师,在财务报告、企业内部调查及内部控制方面拥有丰富知识及经验,而且两人曾在德勤工作,其中一位更曾担任合伙人17年。同时,诺辉成立了仅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内的董事会独立特别委员会,根据此前德勤的强烈建议,公司已聘用第三方专家进行独立调查,此次成立的独立特别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调查等各类事项。

独立特别委员会往往出现在上市公司出现企业管治问题、监管调查危机等情况,由多名独立董事所组成,大多为高年资且具备一定声望的法律和会计专家,且与调查所涉事项无利害关系。

争论焦点何在?

虽然德勤对于诺辉产品的交易有效性、销售模式等质疑的细节尚不明确,但是从去年8月的美国财经媒体Capitalwatch对诺辉的调查报告中或可一探究竟。

Capitalwatch当时声称,根据其历时16个月在全国各地的跟踪调研,认为诺辉通过不断压货的方式,营造虚高的销售收入。以核心产品常卫清为例,调查报告声称2022年常卫清在公立医院的销售量约为6,000份,以每份500 元供货价计算,该部分的销售确认收入仅为300万元。但诺辉回应称,常卫清来自医院渠道的收入约为2.6亿元,已确认收入的销量约为17.2万份,每份约为1,483元,该单价远高于调查报告中声称的500元,也高于常卫清在部分医院的销售价。

不过,诺辉的收入确认方式的确独特,是样本寄回实验室且公司完成检测服务,或采样盒到达消费者手中超过12个月的服务有效期,这可能导致部分产品是以过期产品的形式被确认收入。2022年,常卫清出货量80.6万份,收入确认量为36.1万份;2023年上半年,出货量53.9万份,收入确认量42.9万份。这意味着,公司可能在财务报告中夸大出货量或者存在其他形式的收入虚增。

此外,诺辉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也不断攀升,从2019年的31%上涨到2023年上半年的117%。Capitalwatch认为,应收账款过高的原因是公司向经销商压货,公司回应这是因为业务的服务确认方式,导致当期收入大部分需要等到下一期才能收回。

诺辉的独立调查报告需时准备,但长远来看,公司手握常卫清、噗噗管和幽幽管三款已上市的癌症早筛产品,针对的是中国最高发的消化道癌症中的结直肠癌和胃癌,随着居家健康筛查的普及,诺辉的市场前景仍然相当广阔,且看此次调查能能否给市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DreamSky's last-ditch: Betting on “Strinova” hoping for turning losses around

押注《卡拉彼丘》扭亏 创梦天地的背水一战

创梦天地一年三度配股押注《卡拉彼丘》,最新盈喜预告公司走完亏损之路 重点: 公司近一年内三次配股,押注自研游戏《卡拉彼丘》 公司预期上半年净利介乎2,000万至5,000万元,为三年来首次录得正面盈利   李世达 当多数游戏公司选择减少开发投入,创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9.HK)却连年亏损下仍孤注一掷押注新作,展现某种理想主义的坚持。 创梦天地近日宣布,以每股1.024港元向爱尔兰游戏公司PLR Worldwide Sales Ltd.发行3,808.59万股新股,用以抵扣深圳创梦500万美元(约3,589万元)特许权费,认购价较前收市价折让约3.4%,占扩大后股本约2.11%。 这是继去年7月24日、今年5月16日之后,创梦天地约一年内第三次配股,前两次分别募资2.57亿港元与7,000万港元,用于《卡拉彼丘》及其他产品的研发推广;此次则将股份用作抵扣合作方特许权费,并将其纳入股东,展现长期合作意图。此外,公司董事指出,此举能够保留集团的现金流以应对未来业务发展,并强化财务状况。 事实上,创梦天地原本并非一家技术型的游戏公司,它的前身以海外精品游戏代理闻名,曾成功将《梦幻花园》、《地铁跑酷》、《神庙逃亡》等游戏引入中国。这种策略在用户红利时代确是一门好生意,但随着渠道红利消退、精品游戏内卷加剧,仅靠发行分成的收入模式不再保险,公司也意识到,要走得更远,必须掌握产品的主导权。 因此,尽管业绩连年亏损、财务吃紧,创梦天地仍选择将押注在重点产品《卡拉彼丘》上。 《卡拉彼丘》是创梦天地的自研IP,游戏号称将二次元美术风格与中重度射击玩法结合,PC版本于2023年6月上线,虽然初期下载量与直播讨论热度迅速冲高,但随后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公司坦言,海外市场推广存在策略误判。不过,其实验价值不容忽视,因为这款游戏展示了创梦天地在AI生成技术、射击体验模块与人物互动设计上的初步成果。 蜕变的关键 虽然PC端表现不尽如人意,却并未动摇创梦天地的决心。对比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腾讯的《王者荣耀》与《穿越火线》等著名作品,从休闲游戏发家以来,创梦天地始终未建立明确的品牌记忆点或旗舰产品,而《卡拉彼丘》就是公司实现蜕变的关键。 《卡拉彼丘》的手机端版本预计于2025年年内正式推出,届时将瞄准国内主流手游市场,试图弥补PC端推广失利的缺口。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未来数个季度将以此游戏为研发主线,加大营销、社群、技术与内容迭代投资,并以AI导入进一步降低开发周期与人力成本。 从业绩看,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5.56亿元及5.28亿元,收入则从19.2亿元缩水至15.1亿元。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手头现金按年略增3.4%至约1.96亿元,但总借款增至10.7亿元,财务压力不小。 此次发行配股虽未直接获得资金,仍反映公司在流动性与研发投入上的策略选择:与其以现金支付研发成本,不如透过股权稀释来降低资金压力,将资源集中于关键产品在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预告显示,在《卡拉彼丘》持续运营与新产品推进下,预计期内净利润将达2,000至5,000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1.09亿元,料成功扭亏为盈。此外,经营现金流预计流入3,000万至6,000万元。这一成绩若能实现,市场信心有望获得提振。 从股价走势看,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跌去56.5%,始终在1港元上下徘徊,然而此次配股后,股价罕见反弹7.55%至1.14港元,似乎反映市场对公司策略的肯定。创梦天地市销率约为1倍,高于中手游(0302.HK)的0.75 倍与IGG(0799.HK)的0.85倍,但低于心动公司(2400.HK)的4.5倍,反映市场的观望态度。 当然,要以单一产品翻身,从来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卡拉彼丘》面对的竞争对手来自腾讯、网易、米哈游等重兵布防的企业,每款射击类或二次元游戏都携庞大资源与用户池而来。创梦天地能否以有限资源撬动一条可复制的自研路线,仍有待观察。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未来是否能持续维持内容产出与运营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脱离“发一款算一款”的模式困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