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外包服务商药明生物预告上半年收入与净利润,将分别同比增长最多63%37%

重点:

  • 药明生物用高速增长的收入及利润,响应了市场对其优质业绩的预期
  • 公司计划未来十年投资约20亿新加坡元,新建一体化CRDMO服务中心

莫莉

经历大半年低潮期后,医药板块似乎熬过了最黑暗时刻,随着年中业绩期将近,多间生物医药公司发布正面盈利预告,投资者对行业信心大增,多间创新药企的股价迎来反弹。

在良好的业绩支持下,医药外包服务商(CXO)股价也一路上涨,其中生物药CXO龙头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2269.HK)升幅最为显著,股价从5月初低位46.8港元一度涨至87港元,涨幅达86%。上周二,药明生物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盈利预告,用高速增长响应市场对其优质业绩的预期。

药明生物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1%至63%,净利润则增长35%至37%,以中间值计算,预计期内收入为71.4亿元,净利润约25亿元。

不过,相对于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的业绩,上半年的增速有所放缓。药明生物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83.3%,净利润翻倍至33.9亿元。或许因为珠玉在前,市场对药明生物的盈喜反应平淡,公布当天股价仅上涨1.6%。

多间投行对药明生物给予“买入”评级,瑞信认为公司上半年收入及盈利均优于市场预期,因为其数据显示整体业务相当稳健,有能力抵御第二季疫情封锁造成的中断影响。高盛认为上半年业绩亮眼或因为新冠相关项目加速交付,盈利增长则主要来自于毛利率及产能利用率提升,因此将药明生物目标价上调5.7%至117港元。

药明生物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强化全球供应链。上周二,公司披露未来十年将投资约20亿新加坡元(96亿元)在新加坡新建一体化合同研究与合同开发及生产组织(CRDMO)服务中心,预计将创造1,500个研发和生产专业岗位,并将在2026年为公司新增12万升生物制药产能。

这并非药明生物首次在海外投资,随着海外客户贡献收入比重不断上升,药明生物的生产基地也已拓展至爱尔兰、德国和美国,今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累计总资产投资预计约15亿美元(101亿元)。这是因为药明生物的主要产品——生物制药及疫苗的稳定性差,长途跨国运输的成本和潜在安全隐患高,海外建厂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就近的供应链。2021年财报显示,总部位于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客户分别贡献了50.8%和22.1%的收入,而中国客户的收入贡献占比从2020年的43.9%锐减至24.4%。

技术护城河深厚

药明生物是2017年由药明康德(2359.HK)分拆生物药业务后在港股上市的公司,与一般的医药合同研发(CRO)公司以及医药定制研发生产(CDMO)公司相比,药明生物拥有独特的CRDMO模式,可以提供一体化的生物药合同研究、开发及生产。海通国际研报指出,以2021年收入口径计算,药明生物在全球生物药CDMO市场的占有率为11%,排名第三。

一款药物从早期的实验室概念到商业化生产,需要经过复杂流程,可以简单分为:药物发现、临床前开发、早期临床开发、后期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药明生物推出“跟随分子”(Follow the  molecule)战略,让整个药物分子生命周期都在药明生物完成,随着项目延伸,实现商业化生产以及后期阶段业务加速发展,推动公司收益增长。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4月30日,公司内部延伸18个项目,令订单量及项目价值持续提升。

此外,药明生物还拥有双抗技术平台、抗体偶联药(ADC)、mRNA疫苗等领先的技术平台。公司推出“赢得分子”(Win the  molecule)战略,即基于公司技术实力、服务效率以及价格优势,争取客户将处于研发不同阶段的分子转入药明生物。在2018年至2021年,共有40个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项目从药企或其他CDMO公司转入药明生物,这些项目都为公司带来更高收入和利润。

2021年,药明生物在临床后期及商业化生产的收入首次超过研发服务收入,前者收入增至49.3亿元,占整体47.9%,相比2018年的19%显著增长。生物药客户稳定,粘性大,预期药明生物接下来将在商业化生产业务的支持下保持高速发展。

制裁影响将消除

今年2月8日,药明生物位于无锡和上海的两家实体被列入美国商务部“未经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意味需要额外许可才能从美国出口商获取产品,与其交易的美国公司也将接受额外调查。虽然药明生物当天立即回应,称名单对业务没有影响,因为两地工厂计划的产能已经建设完毕,不需要再向美国进口所需仪器,但当日股价仍大挫22.8%。

7月初,药明生物表示,美国出口管制官员已完成对无锡公司的检查,上海公司则正在等待检查。瑞信预计,美国相关工作人员到访相关公司设施后,两家子公司有望今年之前从UVL 中移除。

当前药明生物的估值在CXO行业中属于偏高位置,市盈率为85倍,远高于姊妹公司、化学药CXO龙头药明康德的50倍;而同业凯莱英(6821.HK)、泰格医药(3347.HK)的市盈率亦分别只有27倍与23倍。考虑到药明生物在生物药CDMO领域的优异前景,该估值已反映投资者的信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第四范式配股集资13亿港元 用于稳定币 RWA等研发投资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四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8.07%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数目4.98%,每股配售价50.5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55.45元折让8.93%,集资13.08亿港元(1.07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上述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认购人为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由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总部位于香港及阿布扎比。 第四范式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56.55港元,升1.9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点数智上市不足八月 迫不及待配股集资3.9亿

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港元配售3,540万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93%。配售价较多点数智周三收市价每股12.34港元折让10%,集资约3.93亿港元。 多点数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进一步扩大股东基础、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将集资所得,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完善技术,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资6.3亿港元,当时的上市价为30.21港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将申请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并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账户,双方在数字资产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周四,多点数智开盘升10%报13.58港元,随后股价回软倒跌2%。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劲挫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angtuo sells baby formula

押注小镇宝妈 母婴电商海拍客冲刺港交所

尽管去年营收陷入停滞,这家母婴电商平台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寄望投资者认可其转型战略 重点: 海拍客的母婴电商平台瞄准中国下沉城市、乡镇及村庄,这些地区出生的新生儿占中国整体新生儿数的85% 伴随战略重心从B2B电商向自营品牌直销模式转型,2024年公司营收持平且出现亏损   谭英 随着生育率断崖式下跌,导致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需求萎缩,中国乳业黄金期或已拉上帷幕。然而,Yangtuo Technology Inc.(下称“海拍客”)试图向投资者证明该领域仍具潜力,宣称其对中国下沉市场母婴群体的理解远超同业。 6月底,这家母婴电商平台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投资方包括复星、高瓴、小米联合创始人雷军等,可谓全明星阵容。公司此前六轮融资累计募资近2亿美元,表明此次港股IPO或将再募资至少1亿美元。 公司高管团队同样具备深厚电商基因,核心成员多来自行业龙头阿里巴巴。43岁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赵晨曾效力阿里九年,在天猫国际创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首席运营官(COO)徐虹曾执掌阿里消费忠诚度计划“淘金币”; 首席技术官(CTO)肖建涛则是天猫聚划算初创团队成员。 海拍客的目标市场维持低速增长,凸显婴幼儿营养品需求见顶。上市文件引述第三方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中国家庭护理及营养品市场规模,从2.2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仅2.9%。 占全国销售额近四分之三的下沉市场,是海拍客的主阵地,该细分市场由2019年的1.6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1.9万亿元,对应3.4%的较快增速。受益于庞大客群基数及居民健康意识、消费能力提升,预计2029年下沉市场规模将突破2.4万亿元。 上市文件显示,2024年国内一、二线以外地区人口达12亿,占全国人口的83.5%,新生儿占全国整体新生儿数的85%。 河南、浙江及生育率全国最高的广东,构成海拍客的核心销售区域。公司援引研究指出,下沉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品人均消费增速,近年以年均5.5%跑赢大城市的3.1%。 公司旗下B2B电商平台“海拍客”因连接厂商与零售终端闻名。不过,公司正转向线下店直销的O2O模式,突破纯撮合交易中介角色。按销售额计,海拍客在下沉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品细分领域,以10.1%市占率位居首位,2024年平台交易额(GMV)达86亿元。 财务指标承压 尽管市场体量巨大,但在全民消费趋谨的背景下,海拍客近年财务表现略显疲软。2023年至2024年营收基本持平,从10.7亿元微降至10.3亿元。毛利率近三年持续走低,由2022年的43.9%降至去年的32.5%。 盈利表现同样黯淡,2023、2024年分别亏损5,210万元和7,840万元,逆转2022年180万元的盈利态势。若剔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及股权激励影响,经调整后近两年均实现盈利。 公司将不振的财务表现,归因于向供应链管控力增强但毛利较低的模式转型。2015年初创立的B2B业务,主营国产奶粉品牌下沉市场分销,而新型的O2O模式下,海拍客直接对接包括众多夫妻店在内的采购网络。 过去六年着力构建的自营业务,通过直营销售强化供应商把控力,覆盖了日益增长的自有产品线,包括儿童辅食 “喵小侠 ”及营养补充剂 “DoctorJepson”。 2024年,自营业务营收达8.02亿元,占总营收80%,但自有品牌业务仅贡献2.22亿元。撮合交易的平台业务营收连续两年下滑,去年仅2.29亿元,占比缩小至22%。 重资产化转型或加剧库存管理风险及零售终端坏账隐患。2022年至2024年,存货从5,950万元增至7,470万元,增幅超30%;应收账款也从320万元攀升至1,350万元。 尽管拼多多(PDD.US)等大型电商同样布局下沉市场,海拍客仍专注母婴及家庭营养品垂直领域。公司计划将IPO募资用于强化该领域自营能力,包括深化头部奶粉品牌合作及增强定价管控。 母婴领域诸多竞争者近年陷入困境。宝宝树去年12月从港交所退市,跨境电商平台蜜芽2022年关停应用。 海拍客等企业均面临人口警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生育率七连降后,2024年虽微升至6.77%,但主要因“龙年”生育偏好带来的短期波动。长期下行趋势预计仍将延续,为角逐萎缩母婴市场的企业带来持续挑战。…

简讯:万国数据分拆数据中心 以REIT模式上市集资24亿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 周三表示,已完成分拆包括中国内地数据中心在内的项目,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模式在上海上市。 万国数据表示,本次发行吸引投资者浓厚兴趣,其中散户部分录得455倍超额认购,机构投资者配售部分录得165倍超额认购。早前报道,公司计划发售8亿股,每股定价3元,预计募资金额约24亿元。 万国数据称,上述证券以“南方万国数据中心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508060.SH) 之名,预计8月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周三,万国数据在美挂牌的股价收涨1.1%,公司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61%。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