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9.HK 603259.SHG
Market talk is swirling that WuXi AppTec may be preparing to shed its cell and gene therapy business to limit potential exposure to U.S. biosecurity legislation.

市场传闻药明康德可能出售的WuXi ATU从事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其他高端治疗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面临法案限制风险

重点:

  • WuXi ATU属早期业务,后续增长恐怕乏力,但剥离该业务却能减少公司整体政策风险
  • 《生物安全法案》2024年单独立法概率较低,也未能纳入国防授权法案快速通过

 

莫莉

今年以来,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进展影响,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及药明生物(2269.HK)等“药明系”A、H股上市公司,股价已多次波动。如今,这把悬在“药明系”头上的利剑已暂时移开,带动整体医药外包(CXO)概念股大涨。但是,为防范政策卷土重来,药明康德仍考虑出售部分海外业务,以进一步剥离风险资产。

上周二,药明康德对于外界传言出售旗下WuXi ATU业务作出回应,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评估各种选项,以保持 WuXi ATU 业务的持续运营,未就出售WuXi ATU形成任何决议,“我们正在根据我们的优先事项评估继续 ATU 运营的选择:我们的员工和需要必要的、时间紧迫的和挽救生命的治疗的患者。”

目前药明康德共有五大主营业务板块,包括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测试业务(WuXi Testing)、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WuXi ATU),以及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WuXi ATU主要包括从事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其他高端治疗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明确提及“阻止外国对手窃取敏感的美国基因数据和个人健康信息”,WuXi ATU的细胞和基因疗法(CGT)直接面临法案限制风险。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贡献收入5.75亿元,同比锐减19.4%,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仅3%。药明康德在财报中指出,该分部收入不及预期的原因,是商业化项目仍处于放量早期阶段、部分项目延迟或因客户原因取消,以及受美国拟议法案影响,令新签订单不足。

对药明康德来说,WuXi ATU属于早期业务,受政策影响后,增长恐怕乏力,但剥离该业务却能让政策风险减少,从这一角度看,出售是合理的商业决策。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24年第一季以来,该业务增长乏力,成本高企,如果分拆,公司的注意力将回到其核心的小分子药物合同开发生产(CDMO)业务上,有助于利润率上升。

但是,细胞疗法和基因治疗是当前癌症治疗领域中最前沿的方法之一,也在探索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其他疾病的治疗,未来潜力巨大。细胞疗法如CAR-T细胞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改造患者的T细胞来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已经在血液癌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多款CAR-T产品获批。作为全球CXO行业巨头的药明康德,若能在这一颇有前景的业务提前布局,亦是长远之举。

政策风险已降低

因此,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是否真正落地,成为影响药明康德决策的重要因素。该法案最终立法可以通过两大途径,第一是作为单独法案立法,今年9月9日,众议院以高票数通过《生物安全法案》议案,此后需要在本届美国国会届满、即明年1月3日前获得参议院批准,并调和两院版本之间差异、经总统批准等一系列步骤。从现有的参议院立法排期来看,该法案尚未提上日程,意味今年单独立法概率较低。

另一种立法途径,是加入参议院版本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中一并通过,但9月19日公布的NDAA中并未包括该法案。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指,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未纳入NDAA,令国会今年通过该法案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事实上,中国CXO公司作为生物医药行业分工细化中的关键参与者,在美国药企的研发和制造过程已经扮演重要角色。如果通过立法禁止中国CXO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很可能影响美国制药行业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CXO企业也在积极向美国以外的地区拓展业务,力图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今年5月,药明康德在新加坡的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凯莱英(6821.HK)宣布完成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博腾股份(300363.SZ)也宣布斯洛文尼亚的研发生产基地投入运营。

政策风险降低叠加中国股市回暖,药明康德自9月下旬至今经历一轮暴涨,从9月19日收盘时的38港元,一度升至本月最高价72.45港元,涨幅达到90%。但以目前市盈率约15.5倍计算,仍低于同行凯莱英的市盈率18倍,并与2021年股价高峰时的过百倍相距甚远。上半年财报显示,药明康德的在手订单仍在快速提升,在维持现有超过6,000家活跃客户基础上,新增客户超过500家,可见其业绩仍相当稳健,估值有追落后的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eres gets set for trading debut

新闻概要:赛力斯为新能源汽车投资者带来豪华之选

这家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拟在港交所募资约17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香港火爆IPO市场的第三大IPO   阳歌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赴港上市之际,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有了一个新选择。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其中国版特斯拉、宝马和奔驰的高端市场定位。 在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已迅猛增长至占乘用车销量的一半,而塞力斯是其中的新锐。其拥有四年历史的问界(AITO)品牌快速打开局面:2024年问界M7交付量超过20万辆,成为当年30万元价位段销冠。 赛力斯以每股131.50港元向香港投资者发售约1亿股,募资总额约129亿港元(16.6亿美元),将成为今年香港第三大IPO。市场消息称其香港IPO超额认购达133倍,融资认购额超过1200亿港元。该股将于11月5日挂牌,使赛力斯成为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赛力斯拥有高端技术,其辅助驾驶系统是核心亮点。数据显示,问界品牌辅助驾驶累计里程至今已超34.5亿公里,占车辆总行驶里程约40%。 自2022年推出问界系列中的首款——M5以来,公司业绩持续强劲增长。招股书显示,其营收从当年341亿元(约4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1,450亿元,实现近四倍增长;2024年问界系列销量达38.71万辆,同比激增268%。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日趋饱和、竞争加剧,今年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缓——营收从去年同期的604亿元微降至592亿元。但赛力斯指出,在因缺乏新车型导致一季度疲软后,随着4月问界M8上市,二季度销量强势反弹,实现同比10.8%的增长。 在中国拥挤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赛力斯是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之一。这得益于销量快速增长及毛利率持续改善——毛利率从2023年的7.2%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6.5%。该指标助推公司去年扭亏为盈,并延续盈利态势: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9.4亿元。 目前赛力斯已推出四款问界系列SUV,售价覆盖23万元至57万元区间:入门级问界M5起售价23万元,顶配问界M9搭载全系高端配置,售价达57万元。 公司核心吸引力在于与华为的重要合作——华为已成为问界全系车型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供应商。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mpro Precision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鹰普精密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6.8%

精密机械零件制造商鹰普精密工业有限公司(1286.HK)周五公布,受人工智能相关终端市场(比如大马力发动机领域)销售强劲提振,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8%,达13.6亿港元。 公司多元化工业板块本季度表现最为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0.6%至7.78亿港元,占其总营收57%。该板块强劲增长,抵消了汽车板块的同比下滑12.7%至3.55亿港元。 按地域划分,公司在中国本土市场增速最为强劲,该区域营收同比增长37.2%至2.81亿港元,约占整体营收21%。作为公司最大市场的美国,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2%至5.92亿港元,占总营收比重达43.5%。 公司未披露本季度利润数据。 财报发布后,鹰普精密周五港股股价上涨4.8%,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5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海尔智家三季度净利按年升12.6%

家用电器制造商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6690.HK; 600690.SH; 690D.DE)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增长9.5%至775.6亿元(108.9亿美元),净利润增长12.7%至53.40亿元。 第三季度,中国区收入按年增长10.8%;分业务板块来看,冰箱、洗衣机、水联网等优势产业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增长平稳;空调、厨电等潜力产业增幅优于行业,如家用空调产业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长超30%。 公司称,业绩成长主要受惠于多种因素,包括原创科技打造的爆款产品,带动用户体验提升,同时推进数位库存与数位营销变革,提升运营效率及用户转化率。以及其高端品牌卡萨帝及年轻品牌Leader,前三季度收入分别增长18%及25%,带动扩大多元客群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达2,340.54亿元,按年增长9.98%;净利润173.73亿元,按年增14.68%。 海尔智家港股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5.18港元,升2.36%,今年至今累跌约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非洲尿裤王乐舒适 招股集资近24亿港元

婴儿品牌乐舒适有限公司(2698.HK)周五公开招股,发售9,088.4万股,10%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24.2至26.2港元,集资23.8亿港元,每手200股,一手入场费5,292.85港元。公司于下周三截止认购,11月10日在港挂牌。 乐舒适主要在非洲、拉美,中亚等地销售自家制造的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及女性卫生用品。2024年按收入计,在非洲的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7.2%及11.9%。 过去三年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由2022年的3.2亿美元上升至去年的4.54亿美元,期内盈利亦由1,839万美元升至9,511万美元。今年首四个月,公司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盈利3,110万美元,同比升12.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