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HK

为补充资金需要,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向背景雄厚的投资者出售旗下业务股份, 但未能提振市场信心

重点:

  •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同时,维亚生物承诺将在2026年底之前,将CRO业务在A股拆分上市
  • 其股价持续下跌后,可转换债回购压力大增,因此公司计划把筹资所得用于回购相关债券

 

莫莉

港股的低迷气氛从2021年下半年蔓延至今,大盘的弱势短期恐难以扭转。对于负债沉重的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1873.HK)来说,持续下跌的股价,让其无奈提前赎回高额可转换债,令资金压力大增。上周日,维亚生物发布公告称,向战略投资者淡马锡与弘晖基金转让旗下药物发现服务(CRO)主体维亚上海24.21%的股份,获得近10.6亿元资金。

本轮股权转让中,维亚上海的估值约为43.87亿元,但在公告发布当日,母公司维亚生物在港股的市值仅37亿港元(33.7亿元),令人匪夷所思。维亚生物主要从事CRO服务,以及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及商业化服务。去年,其营业收入为23.8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1.34亿元。其中CRO业务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20.9%,税后利润为2亿元;CDMO及商业化服务的收入则来自于2021年收购的朗华药业,期内贡献营收14.84亿元,同比增长8.9%。

考虑到CRO业务在公司总营收所占比例约四成,可以说维亚上海在本次股权转让中获得了较高的估值溢价。但投资者可能不担心亏本,因为根据回购协议,维亚生物将会进行业务重组,将CRO业务的所有资产及相关人员转入维亚上海,在2026年12月31日之前让维亚上海完成A股上市,相信拆分上市后的市值将远高于当前水平。即便无法在A股上市,维亚生物亦承诺,维亚上海将会以不低于此次投后估值1.5倍的价格被其他公司收购。

可惜,引入两大知名战略投资者,却未能提振维亚生物股价。消息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大挫13.2%,随后两天继续小幅下跌,当前股价相比2019年上市时的发行价4.41港元,已跌去逾六成,若与2021年6月时的高点11.64港元比较,更是缩水超过九成。

除了转让CRO业务股权外,维亚生物同时还增发585万股新股,作价1.17亿港元,并再次发行4.7亿港元的可转换债,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的12.14%,初步换股价为2港元。在股价如此低迷的阶段,维亚生物再次增发新股、并发行可转换债来稀释股权,或许令投资者感到不满,决定“用脚投票”。

负债不轻

在此之前,维亚生物在2020年分别发行了1.8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完成10.5亿港元融资,并发行了2.8亿美元的可转换债。有钱在手的维亚生物快速扩张,单在2020年,该公司分别投资7亿元在杭州买地拟建设实验室、以25.6亿元收购朗华制药80%股份,并以6.2亿港元收购小分子CRO企业SYNthesis。一系列收购让维亚生物的业绩坐上高速列车,2021年营收大幅增长202%至21亿元。

但高速增长只是昙花一现,去年维亚生物的营收增速锐减至13.1%,更由2021年录得的3.21亿元经调整利润,转为录得1.34亿元经调整亏损。虽然公司将其营收增速下降归咎于内地疫情反复导致人员利用率下降,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昂的借贷成本也稀释了其利润。

该公司去年财务成本为1.85亿元,主要包括可转换债利息、租赁负债利息及银行贷款利息开支。维亚生物股价持续下跌,当前股价与可转换债规定的转股价差距不断扩大,绝大多数投资者已不愿意转股,继而要求公司提前赎回。去年7月开始,维亚生物陆续回购可转换债,到今年2月已完全赎回第一笔1.8亿美元相关债券。

更值得留意的是,维亚生物现时没有太多现金。截至去年底,其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9亿元,但流动负债却高达26.7亿元,包括可转换债的债务部分15.1亿元。因此,这次股权转让所得的10.6亿元,将全部用于偿还按本金金额103.08%、连同应计未付利息赎回今年底的可转换债。

投资亏损

在医药外包服务行业,CRO企业提供外包服务后一般收取现金,也可以获取客户的股权代替,以分享未来利益,维亚生物采取的便是服务换股权(Equity-for-Service)模式。去年,该公司新增投资孵化4家初创公司、新增投资基金两笔,并完成对9家已有孵化投资企业的追加投资,累计投资孵化91间初创公司。

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遇冷的背景下,维亚生物去年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高达3.64亿元。公司表示,正在中国积极申请基金管理人牌照,未来计划探索以成立投资基金的方式开展投资孵化业务,以降低现金流压力。

从长期趋势来看,维亚生物截至去年底的在手订单合同金额约10.5亿元,同比增长8.8%,在解决可转换债带来的危机后,凭借稳定现金流,前景仍然不俗。以去年营收计算,维亚生物市销率仅1.3倍,同样拥有CRO和CDMO业务的同行昭衍新药(6127.HK; 603127.SH),市销率则达到4.6倍。虽然昭衍新药去年营收稍低于维亚生物,但其净利润达10.7亿元,财务状况显然更加健康。

面对财务困境,维亚生物可能要等待分拆维亚上海上市,协助走出短期财务困境,才能重获投资者青睐,协助股价东山再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上半年净利翻倍 遇见小面招股集资6.9亿元

中式连锁面馆运营商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2408.HK)周四起至下周二公开招股,计划发行9,734.5万股,招股价介乎5.64港元至7.04港元,集资最多6.9亿港元(8,900万美元),预计下周五挂牌交易。 遇见小面成立于2014年,主打川渝面食产品,餐厅网络包括内地22个城市的451家餐厅及香港14家餐厅,另有115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升34%至7亿元,净利润则增96%至4,183.4万元。 根据公告,遇见小面引入HHLRA、国泰君安证券、君宜香港基金、Shengying Investment、Zeta Fund、海底捞全资子公司海底捞新加坡为基石投资者,投资总额约为2,200万美元。 公司称,集资所得将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餐厅网络技术及数字系统,品牌建设、对上游食品加工行业的潜在投资,以及公司营运之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逾9千倍 量化派午收升113%

线上市场营运商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2685.HK)首日挂牌开市报26港元,较招股定价高165%,之后股价回软,中午收市报20.9港元,升113%。 量化派发行1,334.8万股,招股价介乎8.8港元至9.8港元,最终以高位定价,公开发售超额9,365倍,国际配售超额14倍。 量化派的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一站式消费平台“羊小咩”,另外是经营汽车零售O2O平台的“消费地图”。去年的盈利1.47亿元,按年上升近40倍,主要因为来自羊小咩的收入大增所致。今年首五个月,盈利按年上升2.7倍至1.26亿, 集资所得净额仅1,237万港元,55%将用于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改善基础技术 设施,45%用于建立及扩大本地消费应用程序。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天域半导体上市集資16.7亿港元

碳化硅外延片制造商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658.HK)周四启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以每股58港元发行3,000万股,集資约16.7亿港元,公司于12月5日正式挂牌。 公司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2.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7亿元同比下降13.5%。近五个月期间,实现盈利1,120万元,扭轉去年同期1.12亿元的亏损。 天域半导体计划将62.5%的IPO募集资金,用于未来五年扩大产能,15.1%用于增强研发实力,另有10.8%将投向战略投资领域。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宝尊电商第三季度同比续亏损

电商软件提供商宝尊电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周二公布,随着核心电商服务重返盈利轨道,新兴品牌管理业务亏损又收窄,第三季度营收实现增长。 公司表示,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营收同比增长4.8%至21.6亿元,经营亏损则从去年同期的1.15亿元收窄至2,560万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亦从去年同期的6,680万元收窄至4,020万元。 宝尊电商业务本季度实现经调整经营利润2,810万元,较去年同期2,980万元的亏损成功转盈。品牌管理业务(含在华运营Gap服装门店)的经调整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5,530万元收窄至3,870万元。 财报发布后,宝尊纽约上市股票周二下跌5.8%,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4.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