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9.HK TTNDY.US

电动工具品牌MilwaukeeRyobi的制造商去年下半年收入开始收缩,扭转了疫情高峰时期两年的强劲增长

重点:

  • 创科实业去年下半年收入下滑8.7%,利润跌幅更达到13.2%
  • 这家电动工具制造商的股票自一周前的一场沽空狙击以来已下跌20%,与2021年8月的高点相比,更缩水逾一半

 

阳歌

就叫它“疫情后的宿醉效应”吧,这就是电动工具制造商们在过去半年的感受。此前两年,人们因为疫情而长期呆在家里进行装修,因此对电动工具需求强劲,推动了电动工具制造商的繁荣。

在上周遭遇做空攻击,导致市值被抹去四分之一后,本土电动工具制造商创科实业有限公司(0669.HK)对这种痛苦的感受比同行更为强烈。一周后,该公司刚刚发布了最新财务报告,但对振奋投资者不会有太大作用,因为由Jehoshaphat Research发起的这场狙击,令后者存在疑虑。

业绩显示,去年下半年,以Milwaukee和Ryobi这两个电动工具品牌为支柱的创科实业收入和利润双双收缩。该公司几乎没解释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未就看上去充满不确定性的来年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展望。

投资者似乎没太在意,该公司股价在业绩公布后的周四早盘上涨约2%,这建立在该公司交易不甚活跃的美国存托凭证(ADR)周三上涨0.6%的基础之上。

但该股自沽空狙击后遭受重创,周三收盘时仍比攻击前低约20%,市值缩水约300 亿港元(265亿元)。过去整个一周的交易量都远高于平均水平,是以往的五倍甚至更多,这表明从该公司在疫情期间的强劲收益中获利后,很多人可能正在抛售该股。

按目前的价格水平,该股比2021年8月的高点下跌了一半还多。

我们不会在本文深入介绍做空机构的报告,但如果有人想看对方称创科实业十多年来通过“操纵会计”夸大利润的指控,可以点击这里。如果你点击另外一个链接,就能看到该公司称做空机构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例行回复。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该公司新发布的年报。报告显示,它正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危险:至少从2019年就开始的年收入增长势头正在终结。去年,该公司设法保住了这种势头,收入增长0.4%至133亿美元(915亿元)。但从全年数据中减去该公司上半年的收入后,创科实业下半年的收入实际上下降了8.7%。

此次收入下降并不令人震惊,因为在这之前,该公司的收入增长就已经在稳步下降,从2021年上半年的52%,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仅仅10%。根据雅虎财经对14家分析机构进行调查后的平均预测,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恢复到大约6%的增长。但在最新财报发布后,它们很可能会下调自己的预测数据。

DIY业务下滑

深入研究该公司的报告就可以发现,DIY相关业务的下降,是导致收入惨淡的主因。而该公司更受专业人士青睐的Milwaukee品牌,去年的销售额甚至比2021年增长了18.7%。

但该公司表示,它面向DIY爱好者的Ryobi品牌,去年的销售额出现了5%左右的下降。它还说,即使在出现这种下降之后,Ryobi去年的销售额仍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高出近50%,这表明随着疫情的继续消退,该品牌的销售今年可能还会出现进一步下滑。

在成本控制方面,该公司做得还是不错的,全年运营费用仅增长2%。同样,它将去年的资本支出从2021年的7.47亿美元削减至5.81亿美元。因此,该公司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38.8%提高到了39.3%。

尽管采取了成本控制措施,该公司去年的利润仍下降了2%,至10.8亿美元,而下半年的降幅更大,为13.2%,这可能是融资成本上升所致。

该公司对过去一年的讨论很少,对情况似乎迅速恶化的下半年更是几乎未置一词。但竞争对手——电动工具制造商史丹利百得(SWK.US)在一个月前发布的四季度报告中也显示出类似的压力,包括该季度的收入持平,并从一年前的盈利转向亏损。 

史丹利百得在去年底也没有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发表太多评论,尽管它确实指出,在进入2023年之际,该公司试图清库存,“为具挑战性的需求环境做好准备”。

创科实业财报中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它对制造地点多元化的讨论。跟许多品牌一样,疫情期间,该公司也意识到过度依赖中国作为制造基地的风险。因此,该公司表示已经向前迈进,将基地扩大到越南、墨西哥甚至美国,以服务北美市场,目前北美业务约占其销售额的四分之三。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创科实业在同行中看起来仍然相对强劲,它的市盈率为16倍。这与DIY用品零售商家得宝(HD.US)的17倍大致相当,远高于规模较小的香港上市公司德昌电机(0179.HK)的10倍。 

总而言之,因为满足家装市场需求的独特地位,这些公司是少数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群体之一。但随着疫情逐渐远去,它们回到以前的业务和估值水平,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大全新能源首季收入下滑70.2%

多晶硅生产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周二公布,首季收入1.239亿美元,同比下降70.2%,股东净亏损为7,180万美元,较上季净亏损1.8亿美元收窄,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550万美元。 首季度,公司录得毛损8,1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毛利7,210万美元;毛利率录得-65.8%,去年同期为17.4%。期内,多晶硅销量为28,008吨,按年下跌48.1%;平均售价为4.37美元,低于现金成本5.31美元。 公司表示,今年首季太阳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持续存在,多晶硅价格低于现金成本水平,导致公司本季度维持净亏损,但亏损额已环比收窄。预计第二季度将生产约2.5万至2.8万吨多晶硅,全年则将生产约11至14万吨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美股周二下跌13.75%,收报12.77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联华超市首季盈利倍升至1.8亿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980.HK)周二公布首季度业绩,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收入59.7亿元,按年下跌15%,但盈利同比大升141%至接近1.8亿元。 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超市收入同比跌22%至24.5亿元,超级市场跌9.3%至31亿元,便利店则跌13.8%至4.1亿元。集团没有解释收入下跌但盈利倍升的原因。 期内联华超过在华东地区关店37家,其中32家是加盟店。区内新开的门店为34家,当中21家为加盟店。 周三联华超市开市升7.4%报0.365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超过三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lass tycoon unfazed by Trump: Fuyao Glass’s net profit surges by nearly 50% in the first quarter

玻璃大王无惧特朗普 福耀玻璃首季纯利升近五成

曾是中美制造业合作典范的福耀玻璃,在关税风暴中仍能站稳脚跟,在汽车市场复苏的带动下持续盈利 重点: 公司一季度净利大增46.25%至20.3亿元 供美产品本地生产率达70%   李世达 在“中国制造”的大范畴里,曹德旺创办的福耀玻璃无疑是一个典范,曹德旺从福建小乡镇出发,凭借一块玻璃,敲开世界汽车工业的大门。然而,过去因在美建厂被誉为“中美制造合作典范”的福耀,去年一度遭美国执法机构调查,“中美合作”的大叙事也遭遇关税战的挑战。尽管如此,福耀玻璃仍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606.HK; 600660.SH)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99.1亿元(13.55亿美元),同比增加12.16%;股东应占溢利20.3亿元,同比大增46.25%。公司表示,盈利增加主要受益于收入增长较快,以及汇兑收益增加。受到业绩激励,福耀港股绩后两日反弹近9%,基本收复对等关税带来的跌幅,过去一年累升29.6%。 福耀玻璃的故事要从1987年说起,当年41岁的曹德旺,在福建福清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玻璃厂,从给卡车生产挡风玻璃起步,创立了福耀玻璃。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尚未起飞,进口玻璃价格高昂、依赖国外,曹德旺毅然投入研发,成功打破外资垄断,逐步打入一汽、上汽等车厂供应链。2001年,福耀进入国际市场,拿下通用汽车订单,成为全球主流汽车品牌供应商,并于201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超7亿美元设厂,成为当时中国制造业最大一笔赴美投资,后来还被拍成纪录片《美国工厂》。 如今的福耀玻璃,全球汽车玻璃市占率超40%,在中国汽车玻璃市场市占超70%。为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大众等众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中国车厂提供汽车玻璃。 汽车玻璃不只是玻璃 汽车玻璃虽属传统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也迎来技术革新与价值重估。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变革,对玻璃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福耀不再只是“做玻璃”,而是跟着整车厂开发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HUD抬头显示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例如,特斯拉Model Y配备的全景天幕玻璃,就由福耀供应。 此外,随着SUV车型与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单车玻璃使用面积也越来越大,从4平方米提升至逾5平方米,价格与毛利同步增长,汽车玻璃已从低技术产品转型为结构功能融合的新赛道。 根据2024年报,公司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轻量化超薄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5.02个百分点。同期汽车玻璃客单价(ASP)增长7.5%至每平方米229.11元,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去年度公司毛利率35.5%,较2022年的32.7%增长2.8个百分点。 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微降至约35.4%,主要是因为公司会计准则变化。此外,首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9%,管理费用下降3.8%,也助力净利润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年增12.4%,来到72.88亿元,约占去年度净利润97.2%。公司表示,虽然应收账款增加,但回款效率高、并有保险保障,风险可控。 “关税影响不大” 为了应对贸易战与关税不确定性,福耀早在多年前就启动了“本地生产、本地服务”战略,在美国、德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地设厂,将产能分散到全球,这也成为其抵御关税冲击的重要屏障。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44.8%,与2023年的45%相若。 曹德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福耀玻璃供应美国的产品中,美国本土生产率达到了70%。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不大。对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曹德旺在2018年就领教过。当时他表示“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认为只要需求在,加税就不能解决问题。 美银认为公司已将大部分关税影响增加转嫁给客户,订单状况仍然稳定,未来两个月预期不受影响。高盛则指,集团的生产线遍布全球不同地区,加上在市场上具领先地位,有望在汽车供应链行业保持稳健经营,维持“买入”评级。 从市盈率看,福耀玻璃目前约为16.3倍,略高于圣戈班(SGO.PA)的15.9倍与信义玻璃(0868.HK)的8.9倍。作为汽车玻璃的行业龙头,福耀仍握有主动优势,其全球化布局能够有效应对风险,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业绩持续增长可以预期,对投资人来说仍具吸引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鹰瞳科技H股全流通获批

眼科影像识别方案提供商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出的备案通知书,完成其合共5015.1万股未上市股份实施H股全流通的备案。股份转换涉及26位股东。 成立于2015年的鹰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识别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发万语医疗大模型,从单一影像诊断向全科医疗问答、健康管理领域延伸。今年2月,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亿元(2,100万美元),亏损由上年的1.33亿元扩大至2.55亿元。公司股价自2021年11月上市以来累跌83.22%,今年至今则跌7.9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