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贷款和交易专家灿谷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将重回增长轨迹,但仍受到全球汽车行业下行的拖累

重点:

  • 灿谷报告其第三季度的收入比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但预测将在第四度恢复环比增长
  • 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的股价似乎被低估了,因为它在旧有的汽车贷款业务的基础之上,进入了汽车交易领域,实现了业务多元化

阳歌

茫茫黑暗中出现了星星之火。

这句话用来描述在线汽车服务公司灿谷(Cango Inc.,CANG.US)财务报表的总体情况再恰当不过。它最新的财报看起来无疑是悲观的,但也确实为这家转型中的公司提供了几许乐观的迹象。

这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加大对汽车贷款的支持。汽车贷款是这家公司两大核心业务之一,另一项是较新的汽车交易业务。灿谷还预测下一年的收入将恢复增长,扭转今年全年收入持续下降的周期。

灿谷和它的大多数同行都陷入全球汽车行业的低迷之中,由于“芯片荒”,汽车行业的销售遭受重创。而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清零政策,频繁的大规模封锁也打击了消费热情,进一步抑制了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需求。

10月份,中国新车销量连续第六个月下降,相比去年同期下降9.4%,市场的总体形势由此可见一斑。灿谷的竞争对手——规模更大、更为成熟的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此前就报告了类似的艰难处境,其第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了24%和38%。

灿谷的情况类似,尽管它第三季度的收入实际上同比增长了84%,达到8.006亿元(1.26亿美元),超过了之前公司7亿~7.5亿元的指引。但这一大幅增长主要归功于推出不久的汽车交易服务,这项服务在去年第四季度几乎还不存在。为了实现业务多元化,灿谷去年才刚刚进入汽车交易服务领域,这部分业务现在占到公司收入的一半以上。

因此,环比可能更有助于了解这家公司的发展趋势。在这方面,由于芯片和新车的短缺导致汽车行业销售下降,最新的收入比第二季度下降了15%。我们上面提过的一个小亮点,该公司预测它本季度收入将终于出现转机,开始反弹,达到9.5亿元至10亿元之间。

这一点希望并没能让灿谷的投资者感到振奋,他们的悲观情绪在11月22日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引发了10%的股价下跌。此后股价持续下跌,财报发布后的累计跌幅在25%左右,交易价格接近该公司2018年纽约上市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分析师们要更乐观一些,因为全球芯片短缺可能将在明年下半年缓解。雅虎财经调查的三位分析师意见不一,一位将该公司评级为“强力买入”,一位为“买入”,另一位为“持有”。他们的平均目标价为4.8美元,比灿谷的最新股价要高出约50%。

被低估的价值

在中国规模庞大但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有许多专注线上、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公司,灿谷就是其中之一。在同类上市企业中,它的竞争对手包括规模远在之上的汽车之家,以及汽车金融专家易鑫集团(2858.HK)和二手车专家​​优信(UXIN.US)等等。除了汽车之家,大多数同行都在亏损,而且几乎都有高过它的估值。

灿谷的市销率(P/S)目前只有0.77倍,如果考虑到它在将汽车交易服务纳入产品组合后实现了高收入增长,这个数字看起来相当低。优信是其国内同行当中估值最高的企业,市销率为7.2倍。这或许是因为该公司最近增加了几位知名投资者,加上自身也在经历转型,它应该也会取得灿谷那样的快速增长。

汽车之家的市销率也高得多,为3.2倍;易鑫的市销率为2.3倍。

深入研究灿谷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其较新的汽车交易收入在早期阶段经历爆炸性增长后,已经趋于平稳。第三季度该数字为4.29亿元,仍占公司收入的一半以上,但比上一季度的5.22亿元有所下降。

其历史更长的汽车贷款业务看起来略好一些,同比增长15.8%,至2.665亿元。但由于大环境不景气,这项业务环比也出现了下降。

“鉴于疫情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影响,消费需求非常疲软,尤其是在低端市场。汽车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弱的格局,”首席执行官林佳元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与芯片短缺相关的汽车市场动荡将持续一段时间。”

北京方面显然也在担心汽车行业不景气及其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担忧造就了灿谷指出的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亮点,即中国的国有银行对汽车贷款产生了新的兴趣,而这些银行往往根据政府的导向行事。灿谷在这些银行和消费者之间充当中介,这占到它汽车贷款业务的大头。

“事实上,我们已经观察到银行的资产持有偏好发生了变化,现在(这种偏好)正从房地产资产转向,银行越来越多地关注汽车贷款,”林佳元说道。

因此,如果消费者情绪有所好转,为他们的购买行为提供的资金将准备就绪。灿谷由近4.8万个经销商和品牌合作伙伴组成的网络似乎也做好了准备,在情况好转时采取行动,灿谷的新微信小程序自5月推出以来,签署了5700个合作伙伴,表明受到了欢迎。灿谷仍在优化该程序,并在明年上半年开始关注GMV等关键数据。

但至少就目前而言,它的财务状况看起来不大让人满意。灿谷在第三季度的亏损为4.165亿元,尽管几乎所有亏损似乎都与该公司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LI.US)的持股大幅下降有关。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达势股份上市日小幅波动

最新: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的中国运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周二首日上市,开盘报46港元,与其IPO定价持平。 利好:该公司发行的约1,280万股股份中,占90%的国际配售部分反应理想,录得90%的超额认购。 值得关注:零售投资者对该公司的香港公开发售反应冷淡,该部分仅接获57.55万股或45%认购申请,因此余下的70.45万股已重新分配至国际配售部分,并以招股价下限46港元上市。 深度:达势股份是全球最大薄饼连锁达美乐披萨的中国加盟商,目前在中国17个城市经营604家门店。该公司去年3月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并在10月递交更新版招股书,最终成功挂牌。虽然去年中国反复爆发新冠疫情,但该公司由于专注于外送服务,过去四年外送订单占其收入都超过70%,因此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对堂食较小,其收入仍按年上升25%至20.2亿元。不过,由于积极开店,令开支持续增加,它去年录得2.2亿元净亏损,并预计将会继续亏损。 市场反应:达势股份周五早盘小幅波动,中午收盘平收于46港元。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网龙盼从教育牟利 但投资者渐失耐性

去年,该公司的教育部门虽然录得亏损,但营收依然超过了资历更老的游戏部门 重点: 网龙去年下半年营收下滑1.5%,扭转了上半年增长26%的局面 该公司正在奠定基础,希望利用旗下普罗米休斯品牌的课堂交互显示面板,转型为高利润率的教育服务供应商   阳歌 教育赚钱,但游戏更赚钱。 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0777.HK)正是在周二香港开市时候学到了这一课,因为投资者在其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发现其2022年下半年营收缩水、利润大幅下滑,因此对其股票进行了惩罚。网龙的收入来源包括游戏和教育服务,该公司是中国成立时间最早的游戏公司之一。 总的来看,网龙在长达20年的历程里,凭借强大海外市场保持游戏业务持续盈利的能力,相对令人赞叹。除了行业龙头腾讯控股(0700.HK)和网易(NTES.US;9999.HK)外,鲜有中型游戏公司能够做到这样。 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打造一项看上去颇为明智的教育战略,包括将旗下交互式面板作为重要的教学助手,引入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课堂。虽然这项业务的利润率非常低,但网龙正在为推出用于这些面板的教学软件打基础,后者是一项利润率要高得多、并能带来经常性收入的业务,也就是软件即服务(SaaS)。 该公司尚未从利润率更高的教育SaaS业务中获得回报。但它在去年中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并在去年晚些时候进行了一项重要的收购,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它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因为其以普罗米休斯品牌销售的教育互动面板去年的总销量仅为 25.3万块。虽然比2021年增长了37.5%,但这个数字仍然相对较小。 投资者对教育部门的潜力不以为然,关注的反而是该公司去年下半年收入下滑和利润暴跌。报告发布后的第二天,该股开盘下跌15%,全日跌幅为14.5%。 该公司在中国风险最大的两个行业开展业务,事实上,它在成立20多年后仍能保持盈利,似乎还是比较令人惊叹。 中国观察人士都知道,它核心的游戏业务经常受到中国监管机构打击,因官方试图控制该行业,以减少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民办教育服务也是一个敏感的领域,是两年前的一场大规模整顿行动的对象。一些公司通过将重心从K-12教育转移到不那么敏感的大学生和成年人而幸存了下来,不过多数尚未恢复盈利。 根据我们用该公司最新财报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网龙去年保持盈利没有任何问题,尽管其下半年的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7%至2.69亿元,这标志着上半年利润下降21%的情况有所加速,因为该公司深处中国严格的防疫措施造成的动荡之中,加上最近对游戏和教育打击行动的影响,仍然挥之不去。 网龙总结称,2022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这与很多中国企业的看法一致。 游戏行业的“老司机” 虽然网龙不大为人所知,但它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游戏公司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多年来,它合作的都是迪士尼(DIS.US)和艺电(EA.US)这样的大公司,2014年它还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布局教育服务。 游戏和教育对公司业务的贡献各不相同,但至少在过去五六年里,两者大致为五五开。去年,教育收入超过游戏,后者的收入在下半年下降7.8%,前者则增长5.6%。这导致该公司下半年的整体收入下降1.5%至36亿元,扭转了上半年26%的收入增幅。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网龙多元化的收入流,从总体上来看还是表现不错。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两项业务在盈利能力上的巨大差距。游戏行业利润丰厚,去年毛利率高达95.6%。教育大不如前者,至少在这方面,它的毛利率只有23.2%,较上一年的30.8%大幅下降。 该公司正在努力提高教育业务的盈利能力,为推出利润率更高的服务奠定基础,也就是将硬件产品互动面板销往海内外的教室。为此,它在12月收购了一家名为Explain Everything的数字白板平台运营商,并表示将利用该公司创建课程、活动和交互式演示,通过旗下的普罗米休斯面板来提供。 去年6月,网龙还与一家名为Merlin Mind的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网龙希望将其构建到未来基于SaaS模式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中。 该公司还继续投资于游戏业务,去年研发团队增加了300名成员,为2023年预期的市场复苏机会做准备。该公司也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拓展该业务,以便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中国市场虽然利润丰厚,但易受打击,去年海外市场占其游戏收入的16%。 周二的股价大跌,标志着投资者对网龙股价的持续低估。该股目前的市盈率仅有7倍,远低于网易的21倍,以及职业培训服务提供商中国东方教育(0667.HK)的33倍。 这种怀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因为它的教育业务目前仍在亏损,该公司需要证明这块业务能在未来一两年实现盈利。它的盈利战略显然是有效的,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采取正确的行动。在如此多变的环境下,该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经营似乎也表明,该公司的教育业务还是有一定成功的机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0777.HK

业务表现迥然不同 知乎为盈利找答案

这个在线问答社区各项业务表现差距显著,去年亏损更再度扩大,连续12个季度未能获利 重点: 由于广告营收大幅下滑,知乎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但付费用户订阅业务正后来居上 新业务“职业培训”被寄予厚望,或将分拆独立发展,但职业教育领域竞争激烈,前景成疑   莫莉 知乎(ZH.US; 2390.HK)是中国互联网社区的知名问答网站,这个“中国版Quora”平台的品牌口号是“有问题,就会有答案”。但是,对于知乎何时可以盈利,管理层可能并没有答案。在过去的12个财务季度里,知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净亏损额已经接近34亿元。 在去年12月的三季度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曾充满信心地表示,要争取短期盈利。三个月后,周源却不再强调盈利,他在展望2023年发展时仅表示:“将继续优化整个社区的用户体验,强化多重增长引擎。”在上周三晚公布财报后,知乎在美股当日上涨4.2%,其港股翌日也上升4.73%,但周五回吐近3%涨幅,反映投资者对其前景看法不一。 财报显示,在2022财年,知乎总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21.8%,回顾上一个财年,知乎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19%,可见增速已明显放缓。另外,该公司去年净亏损为15.78亿元,比上年的12.99亿元扩大21.47%,可见其盈利情况并没有改善。 作为一个问答社区,知乎较少利用图片和视频来吸引用户眼球,因此其估值也比较低,市销率只有不足1.4倍,落后于专业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US; 9626.HK)和快手(1024.HK)的2.9倍和2.3倍。 如果单看四季度业绩,知乎其实正通过努力降低成本来缩减亏损。期內度营收11.14亿元,同比增长9.3%,净亏损则收窄53.2%至1.8亿元。虽然这是知乎全年营收增速最低的一个季度,但亏损规模同比、环比均有所收窄,毛利率也同上年同期增加了9.3个百分点至56.4%。其中,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减少30.4%至1.23亿元,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付费会员营收大增 广告收入曾经是知乎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受到新冠疫情以及中国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去年知乎的广告营收仅有9.26亿元,同比下滑20%,在各业务的收入占比中,从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 后来居上的是付费用户订阅业务,知乎去年四季度的平均月订阅会员达1,300万人,较2021年同期增长112.5%。由于订阅会员持续增长,2022年付费会员收入达12.3亿元,同比大增84.1%,贡献整体营收约34%,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知乎的订阅会员可以免费阅读付费专栏,其中绝大多数付费内容为网络小说及虚拟故事。 近日,知乎上线了一款名为“盐言故事”的应用程序,专门承载知乎的“盐选故事”,这款新App与知乎账号互通,用户可以通过原有的知乎账号授权登录,并维持知乎付费会员全部权益。周源在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公司在过去积累了“盐选”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技术和资料,而当前精品阅读成为付费阅读市场主要的消费趋势,新产品会在这个前提下扩大已积累的优势。 除了广告与付费会员业务之外,知乎还有其他主要营收板块。去年,其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营收约10.3亿元,同比增长5.8%;职业培训营收2.48亿元,较上年飙升442%,原因是受益于推出多元化在线课程,以及近期收购的业务提供收入贡献。 最近有科技公司在招股文件首次提到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并计划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科技来创作文学作品,对于知乎在AIGC领域的布局,首席技术官李大海表示:“最近已全面评估自研AIGC技术和寻求外部合作,来为产品和创作者赋能。” 他称,知乎社区的数据优势,以及垂直专业内容的积累,会在AIGC技术革命中有独特的定位,而公司目前在模型层和应用层都有自己的尝试,希望在问答和内容消费上带来新体验。 职业培训成新亮点 相较于传统的广告变现和付费变现来说,知乎的新板块“职业培训”更加引人注目,它除了是去年收入增幅最快的分部外,收入占比也从去年的2%大增至7%。 知乎管理层也对职业培训寄予厚望。周源表示,公司的战略重心将分为以社区为核心的第一曲线,以及以职业培训为核心的第二曲线。他在去年11月发表的公开信曾强调,知乎从 2019 年底开始摸索职业教育,用三年时间做了各种尝试,“已经通过联运、自营和收购,进行了职业教育的初步布局。”最近更有报道称,该部分业务可能会分拆独立发展,以凸显其重要性。 最初,知乎是作为平台,提供课程的在线销售转化,教学服务来自第三方教育机构。2021年8月,该公司投资财经会计在线培训公司品职教育,同年10月入股在线留学考试培训机构趴趴英语,再于去年10月收购主攻教师资格考试的职业教育公司掌上园丁。两个月后,知乎的职业教育业务上线了首个独立品牌“知学堂”,今年2月还推出了“一起公考AI课”App,继续加码职业教育业务。 但是,在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后,诸多K-12教育培训机构已纷纷转型职业教育赛道,加上布局已久的网易(NTES.US; 9999.HK)、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职业教育领域的竞争已相当激烈。职业培训能否成为帮助知乎实现盈利的快捷方式,相信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390.HK Z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