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HK
Wynn Macau’s operating revenue surges over threefold amid gaming recovery

2023年澳门博彩业摆脱疫情期间的低迷永利澳门是较明显的受惠者之一若今年博彩业延续增长势头将有助其进一步纾缓债务困境

重点:

  • 去年永利澳门经营收益31亿美元,按年增加329.7%,主要是博彩量、酒店入住率及餐厅客流量上升
  • 永利澳门中场业务表现优于预期,弥补受压的贵宾厅业,盈利结构趋向平衡和更具韧性

     

罗小芹

随着2023年中国重新向外开放,深受疫情困扰的澳门博彩业终迎来一线曙光,全年幸运博彩毛收入录1,830.6亿澳门元(约1,634亿元),较上一年度升3.34倍,今年1月为193.4亿澳门元,若赌收势头持续,包括永利澳门有限公司(1128.HK)在内的博彩企业将继续受惠。

根据其控股股东永利度假村(WYNN.US)年度财报披露,其持有72%的永利澳门去年经营收益31亿美元,按年增加329.7%,主要是博彩量、酒店入住率及餐厅客流量上升,与澳门赌收的升幅大致相若,但经营收益尚未恢复至2018、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金沙中国(1928.HK)年度财报披露,去年净收益总额较2022年增加307%至65.3亿美元。美高梅中国(2282.HK)年度财报则显示,年内总收益为246.84亿港元,同比增长369%。

综观三家博彩企业的财报,美高梅中国的博彩收益增幅明显高于永利澳门和金沙中国,增长动力主要是其赌枱数目获澳门政府批准,由2022年底的552张提高至去年底止的750张,而这段时间正好赶上内地客游澳的复苏期,赌枱增幅的利好全面反映于业绩表现上。

根据瑞银报告数据,今年1月美高梅中国的市占率由去年12月的17.5%增至20%,同期永利澳门则微升0.5个百分点至14%,而金沙中国与银河娱乐(0027.HK)的市场份额均录得流失,但金沙中国仍稳坐市占率一哥位置,市占率24%。

永利澳门在澳门经营两个娱乐场,一是永利皇宫,二是永利澳门。其中,去年永利皇宫的经营收益由2022年的4.1亿美元大增3.6倍至18.9亿美元,永利澳门的经营收益则由2022年的3.11亿美元增长2.9倍至12.1亿美元。

年内,经调整后的物业EBITDAR录得9.54亿美元,2022年度则录得亏损2.21亿美元。其中,永利皇宫及永利澳门经调整后的物业EBITDAR分别为6.16亿美元及3.38亿美元,主要受惠经营收益的增加,而部份经营开支增加所抵销。

自内地对赴澳的高端赌客加强限制后,澳门贵宾厅业务持续萎缩,加上2022年6月在《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加入国安条款,代表以博彩中介人为核心的时代正式结束,澳门博彩企业需要调整贵宾厅的经营策略,才能度过困境。

中场取代贵宾厅

一方面,博彩企业放弃以放贷作招徕,转移以优惠和服务质素吸引客源;另方面,博彩企业加强中场服务,从财报中反映,永利澳门与美高梅在中场取得赢款率,已经与擅于吸纳中场客的金沙中国非常接近。

与中场业务最大不同,在澳门贵宾厅业务,赌客需要将现金兑换成泥码(rolling chips)才能投注,而赌客赢取后所得的现金码,便可用来计算转码赢款率,这个比率是衡量贵宾厅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至于中场客户,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故此多以现金码投注,所以会使用非转码赢款率来衡量盈利能力。

以永利澳门为例,永利皇宫的贵宾赢额占转码数比例为3.37%,另一娱乐场永利澳门的为3.47%,以往公司转码预期赢款率为3.1%至3.4%,意思是其转码数赢款率接近往绩的高限。至于美高梅中国,美狮美高梅贵宾赢额占转码数比为3.7%,澳门美高梅的为3.1%。

中场赌枱方面,永利皇宫的赢款率为22.4%,另一娱乐场永利澳门表现稍逊,为17.7%,美狮美高梅的为24.9%,澳门美高梅的为20.4%,至于金沙中国,旗下娱乐场的赢款率则介乎17%至24.9%,反映永利皇宮与美高梅中国在中场业务的表现相当不俗。

另一样值得留意的是,永利澳门的股东权益仍处于负数,不能自行融资,需要母公司代劳,而且可能阻碍其派息计划。据公司财报披露,永利澳门及其附属公司持有13.2亿美元现金,但母公司永利度假村尚未偿还的流动及长期债务总额达117.4亿美元,其中澳门相关债务67.4亿美元,这部分债务属于永利澳门。

衡量博彩股的价格高低,主要看企业价值与EBITDA之比,永利澳门的为47.7倍,金沙中国与美高梅中国分别为116.2倍和43.7倍,相比之下,金沙中国股价并不便宜,而美高梅中国较永利澳门的值博率较高。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祖龙娱乐斥2,420万美元购理财产品

研发移动游戏的祖龙娱乐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资2,420万美元购入一系列理财产品,其中于上周斥1,260万美元购入债劵挂钩票据,并以500万美元购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赎回票据。 另外,去年通过瑞银新加坡认购本金660万美元的24个月美元股票挂钩双赢本金返还票据。 公司表示,购入理财产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阶段性闲置资金,以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同时,通过风险考虑及比较不同报价后,认为可从认购事项中取得相对稳定收益,符合资金的安全及流动性目标。 祖龙娱乐周一平开报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rs of losses and thin profit margins leave 160 Health with few investment highlights

连年亏损毛利率低 健康160乏投资亮点

在线医疗平台健康160申港上市接连受挫后,近日终获港交所开绿灯,随即在港公开招股 重点: 公司连续亏损多年,今年首季亏损1,500万元 药物销售毛利率偏低,只有1%   刘智恒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开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香港新股市场,现在绝对是最好时代,公司能赶在这个风口上市,纵使未有亮丽的业绩,也可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2656.HK)两次申港上市均折戟沉沙,但今天看来并不是坏事,公司今年6月递交新的申请,本月初终获港交所批准,正好赶上这班冲刺中的香港新股市场列车。 根据招股书,公司发售3,364.55万股,每股售价最高14.86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超额500倍,集资约5亿港元 健康160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业务,一是以批发模式向企业客户(包括区域医药贸易公司、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他医药销售平台)提供医药健康用品,及以零售模式向个人用户销售产品。 另外是提供数字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公司透过健康160平台,整合线上及线下渠道的医疗健康服务,有效地连接医疗健康机构,医护人员及个人用户。 截至今年3月底止,健康160的平台累计连接超过44,600家医疗机构。同时,亦与超过90万名医护人员建立合作关系,注册用户达5,520万名,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30万名。 健康160平台已具相当规模,但深入分析,公司的业务及财务仍然疲弱,存在一定问题。 三年累亏3.4亿 公司业绩表现乏善可陈,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及6.2亿元,收入似乎有点停滞不前,今年首三个月,收入更只有1亿元。 期间公司连年亏损,过去三年分别蚀1.1亿元、1.09亿元及1.07亿元,今年首季亏损同比收窄59%至1,550万元。即是说过去三年多,累计亏损达3.4亿元。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并不理想,虽然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22.5%,上升至今年首季度的27%,但仔细分析,发觉数字医疗的毛利率在今年首季虽高达80.9%,却只占整体收入的33%。相反占公司总收入64.3%的医药健康用品销售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4.1%跌至去年的1.4%,到今年首季仍停留在此水平。 至于公司的负债情况,似乎迟迟未能解决,2022年净负债一度高达3.8亿元,2023年虽跌至3,775万元,去年又反弹至8,514万元,今年首季进一步升至9,782万元。健康160解释,主要因为增加借款扩展解决方案业务,以及员工增加导致工资及福利开支上升。公司长期处于净负债的状况,投资者必然对此有所戒心。 经营现金续流出 健康160的经营现金流也是一大问题,过去几年一直在流血,由2022年至今年首季,分别录得现金流出4,239万元、6,453万元、5,605万元及1,328万元。公司解释是业务正处扩张阶段,要在营运能力、技术提升及市场拓展上进行大量投资,以致营运成本高企,导致经营现金流走。 面对各项不利的财务数据,公司强调长期发展策略明确,并已巩固了商业基础。目前,公司已建立多项收入来源,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260个城市。 公司相信,未来的关键是提升收入并要改善成本,现已采取一系列措来获取及挽留客户、深化用户参与度、提高技术及优化变现策略等。另外,公司通过标准化及自动化流程,利用数据分析提高营销的成本效益,专注影响力大的项目研发及精简行政职能,借以提升营运效率。 宜短炒暂忌长持 虽然公司明确指出目标,问题是最终能否达到?何时可以收支平衡?甚至是扭亏为盈,至今没有给出一幅蓝图。 事实上要买相似的公司,现阶段还是买龙头股较稳健,纵然京东健康(6618.HK)的延伸市盈率达38倍、药师帮(9885.HK)约67倍或平安好医生(1833.HK)250倍,估值一点也不便宜,但起码三家公司已有盈利,业务规模庞大,具有一定优势。 当然,在新股热下,投资者暂可考虑作短线买卖,长线似乎要持续观望公司上市后业务及股价表现才做决定。

简讯:不同集团通过上市聆讯 拟本月底启动IPO

据国内媒体报道,高端婴童用品制造商不同集团于周四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为其本月底启动IPO铺平道路。 根据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担任承销商,但不同集团尚未公布具体募资目标。 据更新文件披露,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5%,由上年同期的5.82亿元增至7.26亿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润按年增长72%,从2,820万元增至4,85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安踏计划未来三年东南亚开千家门店

运动服装制造商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周四在新加坡一场活动上表示,未来三年计划在东南亚开设1,000家门店。安踏将东南亚总部设在新加坡,未来逐步拓展至南亚、澳洲及新西兰等周边市场。 安踏表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0%,主要受惠于东南亚市场增长,以及在美国和中东的新线下业务启动。在中东和北非,安踏零售网络已覆盖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埃及和肯尼亚等市场。另外,公司即将于9月在美国比佛利山开设美国首家旗舰店,推动进一步扩张。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增加14.3%至385.4亿元(54.1亿美元),经调整纯利增加7.1%至65.97亿元,毛利率下跌0.7个百分点至63.4%。截至6月底,集团共拥有逾13,000间门店。 安踏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93.8港元,转跌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