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NE.US 6160.HK 688235.SHG
The Chinese developer of next-generation cancer treatments is raking in huge returns from its flagship drug, but R&D and sales costs keep rising.

泽布替尼是首款在美国获批的中国国产创新药,在美获批四年后成为“重磅炸弹”药物,如今进入商业回报的爆发期

重点:

  • 百济神州2023年的营收同比上涨73.7%,仍然录得巨额亏损,也没有具体的预期盈利时间指引
  • 另一款潜力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已在欧洲获批上市,但海外商业化权益曾两次被合作方退回,或因同类药物市场竞争极其激烈

 

莫莉

在生物医药行业,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通常被称为“重磅炸弹”药物(Blockbuster drug)。如今,中国的第一款“重磅炸弹”药物出现在创新药行业“一哥”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GNE.US: 6160.HK; 688235.SH)手上。上周一晚间,百济神州公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核心产品抗癌药物泽布替尼全年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

受两大明星产品泽布替尼以及替雷利珠单抗的销售带动,百济神州去年营收同比上涨73.7%至24.6亿美元,包括产品收入21.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4.5%,以及合作收入2.6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6.7%。

不过,即使收入大幅增长,百济神州仍然录得巨额亏损,其中经营亏损12.08亿美元,同比减少约33%,全年净亏损收窄至8.82亿美元。财报公布后,百济神州的美股在其后两天大涨3.3%和12.1%,港股和A股更连续三日上升,或显示投资者对这次公布的业绩较为满意,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最值得期待的,是泽布替尼的未来潜力,作为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已经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药物, 销售额不断上涨,去年第四季度的全球销售额达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全年全球销售额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泽布替尼是首款在美国获批的中国国产创新药,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适用范围的增加,如今进入商业回报的爆发期。自2019年11月在美国获批成人套细胞淋巴瘤以来,泽布替尼已经在美获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等多个适应证。

截止2023年底,泽布替尼已累计在全球超过65个市场获批,而美国是它最重要的市场,去年美国市场贡献的销售额高达9.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6%。

泽布替尼成为百济神州的王牌支柱产品,在整体产品收入中占比高达61.9%。但作为国内研发投入资金最多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还有另一款刚刚出海欧洲的潜力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值得关注,该产品全年销售额为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9%。但令人关注的是,替雷利珠单抗第四季度只卖了1.28亿美元,环比下降了12.5%。

虽然替雷利珠单抗是国内首个PD-1出海产品,2023 年9月在欧盟获批上市,预计将今年内在美国获批上市。但是在全球竞争极其激烈的PD-1领域,替雷利珠单抗能否取得如泽布替尼的亮眼成绩,仍有待观察。

替雷利珠单抗的海外商业化权益曾先后两次被授权,但此后又都被退回。跨国医药企业诺华制药(NVS.US)曾在2021年以6.5亿美元的首付款,获得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地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替雷利珠单抗药物的权利;其后,新冠疫情影响了该药物在美国的获批进程,诺华仅表示终止合作原因是PD-1抗体前景发生了很大变化。百济神州称,权益收回后,将会独立销售替雷利珠单抗。

高额开支难减

百济神州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预期在2024年及以后,产品收入增幅将继续超过经营费用增长,使公司能够持续提升经营优势和现金流,但没有给出具体的预期盈利时间指引。

在拥有一款“十亿美元”药物后,百济神州为何仍未盈利呢?这与百济神州庞大的产品管线带来的高额支出有关,因其现有17款商业化产品,以及超过50款在研药物管线。这意味着,公司不仅需要高昂的研发开支,亦有大量的商业推广和销售成本。

财报显示,公司全年经营费用总计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这已是百济神州积极控制成本的结果,增速较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当中,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分别为17.8亿美元和15亿美元。

根据百济神州在业绩快报中披露的研发进展,自主研发的三款已上市药物,均有新的适应证处在临床三期阶段,而尚未上市的新药Sonrotoclax有四项注册性临床试验,包括用于一线治疗CLL的全球三期注册性试验,今年预计还会有超过10款新分子药物进入临床阶段。这些“烧钱”的研发管线,对应着庞大的研发支出,将进一步推后百济神州的盈利时间表。

截至去年底,百济神州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85亿美元,较2022年末的38.75亿美元有所减少。百济神州在港股的市销率为6.8倍,相比之下,同样手握出海PD-1药物的君实生物(1877.HK; 688180.SH)在港股的市销率为7.1倍。对于已经验证了自身研发及商业化能力的百济神州来说,下一步能否让更多重磅产品带来商业化回报,并最终为股东带来利润,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