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3.HK
Autostreets passes Hong Kong listing hearing

这家中国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商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首次公开招股

重点:

  • 汽车街计划在香港上市,以中国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商地位获得高估值,希望集资不低于1亿美元
  • 随着政府推动行业发展,同时消费者变得愈发精打细算,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二手车销量增长将加速

阳歌

中国二手车交易服商汽车街发展有限公司在2月份提交的香港上市申请中,其提供的过去三年运营数据并不令人兴奋。但仔细阅读上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的申请,会发现面对未来几年的强劲增长,这家公司可能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成立10年的汽车街有很多优势,并且对自己的估值似乎寄予了厚望。它是中国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商,上市文件显示,2022年它在中国的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占比为12.6%。美国二手车权威公司Cox Automotive是其第二大股东,持有11%的股份。

与此同时,公司似能从未来几年中国二手车的预期繁荣中受益,推动这种繁荣出现的有两个因素。一是政府最近对回收利用的支持。另一是中国经济放缓,可能会促使越来越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购买二手车。

这种繁荣可能会与过去三年中国二手车市场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在2021年至2022年內地实施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令这个市场增长疲软。2023年上半年限制措施最终取消,很多人被感染,二手车市场更加疲软。疫情期间,二手车交易比新车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买家往往无法参加线下拍卖,这是常见的二手车销售渠道。

汽车街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的五年间,中国二手车市场年增长率仅为6.9%,去年二手车销量1,440万辆。但在我们上面提到的因素推动下,预计2023年至2028年,增长率将大幅加速至每年13.7%。

政策方面,国务院3月公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对二手车交易的支持。一个月后,商务部也推出类似计划,制定从去年到2028年二手车交易量增长45%的目标。

当中央政府发出此类具体信息时,地方政府通常会跟着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汽车街指出,上海、济南等大城市,以及湖南省都已公布了促进二手车交易的规定。有了政府支持,像汽车街这样的公司似乎做好准备,即将在需求激增时获得大幅增长。

估值是否太乐观

汽车街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希望获得远超国内外同行的估值。它的最佳比较对象是中国的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后者目前的市盈率(P/E)和市销率(P/S)分别为11倍和3倍。

如果以类似市盈率和市销率计算,按照其2023年的收入和调整后利润,汽车街的估值在1.5亿至2亿美元之间。即使取美国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商 Carmax (KMX.US)22倍的市销率计算,汽车街的估值也只有3.25亿美元。但权威媒体IFR的报道称,公司的目标是在首次公开募股中筹集约1亿美元,这表明它正在寻求8亿美元或更高的估值。

上市文件中的其他信息显示,汽车街此前曾探讨过在美国上市的可能,具体日期不详。当时它的估值约为10亿美元。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看看该公司的财务数据,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所指出,这些数据看起来并不是太令人兴奋。它们大致讲述了相同的故事:新冠疫情对其业务造成了影响,汽车街在2022年经历了急剧的业务放缓,然后在2023年开始反弹。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6.78亿元下降31%,至2022年的4.68亿元,然后在去年小幅增长5%,达到4.92亿元。汽车街指出,随着疫情后生活恢复正常,增长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强劲加速,2023年下半年汽车交易量同比增长了21%。

公司的所有收入都来自各种汽车交易费用和服务费用,使其能够在承担较低风险的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在这三年时间里,其毛利率相对稳定,从2021年的62.8%降至2022年的60.9%,后又在2023年反弹至63.5%。

公司基本上是一家B2B服务提供商,主要与专业汽车卖家和买家合作,而非个人消费者。这些大客户对其服务的信心不断增强,这体现在公司从卖出的每辆汽车上获得的收入不断增加,从2021年的1,280元增长到去年的1,636元,增长了27%。

过去三年,公司的现金流均为正,且去年实现了1.07亿元的调整后利润,相比2022年的7,000万元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好的小信号是,公司的“交易成功率”在逐年下降,也就是成功完成交易的二手车占发布车辆的百分比。该比例从2021年的73%下降到去年的仅46%,它将原因归咎于越来越多的人将二手车挂牌出售,而购车者却态度谨慎。

归根结底,汽车街似处于相当有利的位置,可从中国二手车市场即将到来的繁荣中获利,尽管它可能正寻求一个过于乐观的高估值。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海辰储能营收飙升 更新香港IPO申请 

储能企业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周一提交香港IPO更新申请,显示其在2025年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9.7亿元(约合9,800万美元),同比飙升224.6%,毛利润激增逾10倍至9.16亿元。 海辰储能创立于2019年,是全球顶尖的储能系统(ESS)电池及成套设备制造商之一。公司提供针对多元应用场景定制的储能产品与解决方案,业务贯穿全产业链——从储能电芯到集成储能系统和端到端解决方案。 公司处于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风口中,也是首家在美国本土生产储能系统的中国企业。自去年起已实现调整后盈利,今年上半年延续此态势,经调整净利润达2.47亿元,正快速迈向全年净利转正的目标。 海辰储能凭借差异化技术构筑显著竞争优势,尤其在长时储能赛道拥有很大的领先优势。公司强调其系全球首家推出容量超1,000安时储能电池的企业。 公司规模化生产覆盖587安时与1,175·安时等多规格储能电芯,形成适应电力和工商业场景的产品矩阵。公司亦是业界首家实现314安时储能电池量产的企业。 阳歌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首挂大涨 半日收升121%

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84.HK)周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开市大涨112%,至中午休市报59港元,升121.31%。 公司公布,是次全球发售2,663.2万股,发售价26.66港元,集资净额6.1亿港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得热捧,录得7,568.83倍超购,香港公开发售原占5%,按回补机制增至532.64万股,占发售总数20%。国际发售录得15.61倍超购。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主要客户涵盖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多个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8.4%达到1.32亿元。整体毛利率提升至55%。亏损由去年同期的6.2亿元收窄至3.1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verdisplay makes AMOLED displays

长期亏损的和辉光电 上市集资力攻“柔性技术”

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和辉光电本月初获中国证监会放行后,已重新提交赴港上市申请 重点: 为向柔性AMOLED显示面板转型筹集资金,和辉光电计划赴港上市募资 尽管过去三年营收稳步增长,但生产成本持续高于收入,因而引致巨额亏损   陈竹 中国从光伏到新能源汽车等各制造领域的制胜方略遵循相同路径:政府主导大规模投资,支撑企业渡过长期亏损,产能建设超前于需求。其底层逻辑在于,一旦市场最终跟上,盈利将随之而来。 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新兴行业,在显示面板等传统领域也如此,从早期LED、LCD时代起,该行业便持续经历技术迭代。中国以此战略追赶韩国市场主导地位,如今已培育出京东方(000725.SZ)等全球巨头。这家背靠政府的企业,在实现盈利前曾经历近二十载的亏损。 尚处该发展早期阶段的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538.SH)已登陆沪市,上周再向香港市场提交上市申请,寻求募集新资金。因未能于6个月内获批,以致今年4月的申请失效后,要再重新递交材料。 2012年,这家公司由上海国资委控股设立,肩负突破当时外资主导的新兴显示技术AMOLED领域的使命。逾十年后,和辉光电虽成功在AMOLED市场立足并实现初期目标,但相较京东方,和辉光电仍深陷盈利困局,且未向投资者释放何时可能盈利的信号。 和辉光电寻求二次上市之举,正值于沪深上市的公司,赶上对接全球投资者的浪潮。公司选定头部投行中金公司担任保荐人,表明若能成功上市,此次募资规模应相当可观。 作为战略行业的国资背景企业,其上市几乎必然获政府强力支持,中国证监会本月稍早的放行即为明证。如今,和辉光电需说服可能要求更清晰盈利路径的香港投资者。 剖析公司运营及业务前,需先行了解其核心显示技术的背景。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属OLED主流技术,其特性在于每个像素点通过有机化合物自主发光。 相较LCD、LED等前代技术,AMOLED无需耗电背光模组,可呈现纯黑画面、更高对比度及显著纤薄屏体,已成智能手机及高端设备首选。当前柔性AMOLED更支持厂商制造曲面及可折叠屏,这方面在传统技术上是无法实现。 亏损加剧 市场数据佐证和辉光电在AMOLED领域的成就,申请文件引述的独立研究显示,该公司在中大尺寸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领域破局,去年以14.5%的出货量占比,居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当前,其客户涵盖荣耀、传音等头部手机品牌及车企。财务数据印证业务增长,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25亿元,增至2024年的49.6亿元(约合6.97亿美元)。据申请文件披露,今年上半年虽增速放缓,仍同比增长12%至26.7亿元。 业务扩张必然要求巨额产能投入及研发开支,和辉光电当前运行两条产线,2012年投产的首条4.5代生产线,及2016年开建的第二条6代生产线。据国内媒体报道,此类产线造价高昂,6代AMOLED生产线预估耗资达273亿元。 自申请文件披露的最早年份2022年起,和辉光电营收成本连年高于实际收入。这意味着,未计入其他开支前已现亏损,折射出巨额资本支出衍生的沉重折旧成本。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毛利亏损3.95亿元,净亏损达8.4亿元。 上市申请文件援引第三方研究称,广义的AMOLED显示产品,在全球显示面板行业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29.2%提升至2030年的35.8%。 虽在中大尺寸领域表现亮眼,但和辉光电在智能手机市场,仅以3.7%的全球出货量占比位列第七。此短板影响重大,因智能手机恰是AMOLED渗透率提升潜力最大的细分市场。 和辉光电未能在手机屏市场斩获可观份额,主因是缺乏对柔性AMOLED的投资与产能,该技术当前广受欢迎。除苹果外,多数头部手机品牌均已开售折叠屏机型,尽管有传言称这家iPhone制造商正尝试该技术。 和辉光电长期主攻笔记本计算机等大尺寸屏应用的刚性AMOLED,为实施追赶战略,今年起推行“刚柔并济”的战略,即依客户需求生产两类产品。国内媒体报道称其6代生产线,已能小批量生产智能手机柔性AMOLED显示面板。 转向柔性AMOLED似为拓展业务,最终实现盈利,因该领域当前需求最旺。研究机构Omdia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柔性AMOLED机型,占智能手机出货量51%,达1.51亿部,同比增长15%。增长态势已延续三年,年增速持续徘徊20%左右。 不过,因该领域经验匮乏,转型需巨额投入,恐致近年财务状况恶化,盈利目标更为遥远。和辉光电须在扩张与财务纪律间寻求平衡,使投资者确信其长期成功概率。当下,港股成功上市对其至关重要,既为技术转型输血,也为鏖战日趋激烈的显示面板市场提供财务弹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招股集资31亿港元

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二公开招股,发售8,825万股,5%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不超过35港元,集资30.9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3,535.3港元。公司于下周一截止认购,下周四在港挂牌。 过去三年文远知行持续亏损,今年首六个月,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但仍录得亏损7.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公司解释,亏损主要是加快业务及技术发展,故前期在研发、行政及销售开支上需要大量投入资金。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