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1.HK
TCOM.US

受益于亚洲需求反弹,中国最大的在线旅行社四季度收入增长7%,分析机构预测今年将增长50%

重点:

  • 携程集团四季度营收增长7%,因为非中国业务的强劲反弹,抵消了核心国内业务的疲软
  • 分析机构预计今年该公司的收入将强劲反弹,不过离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至少还需要一年

 

阳歌

周二,香港和纽约市场弥漫着投资者的厌倦情绪。中国领先的旅行社携程集团(TCOM.US; 9961.HK)发布最新季度报告,畅谈随着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将疫情抛诸脑后而即将迎来的美好时光,但股价却未能得到大幅提振。说实话,投资者缺乏热情,感觉类似“狼来了”的情况,因为过去三年里,每当疫情限制措施看上去像要被取消时,旅游股就要涨一涨。

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一次疫情是真的结束了,因为大多数亚洲国家都在去年中重新开放边境,而中国也在12月初加入这一行列,正式放弃“清零”政策。但人们之前就已经预见到会出现反弹,后来只是在疫情卷土重来时取消了那些预测。

去年春节假期期间的中国数据,很好地概括了携程集团在本土市场目前的情况,后者在其业务中的占比仍高达85%。政府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7日至2月15日的40天长假期间,中国游客出行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1%,是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最新数据只相当于疫情前的最后一年、即2019年同期30亿人次的大约一半,表明情况远没有恢复正常。

最新财报出来后,携程集团在美国挂牌交易的股票在盘后交易上涨1.8%。在香港交易的股票表现接近,开盘持平后逐渐攀升,早盘中段上涨1.6%。不过,应该没人会为这家公司的股东感到遗憾,因为该股今年到目前为止已上涨8%,并且受益于我们之前提到的那种强劲反弹的希望,该股在过去52周翻了一番。

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机构预计,携程集团今年的收入将跳涨近50%至43亿美元(298亿元)左右,而该公司的利润预计也将暴涨近10倍,至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盈利约1.06美元。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该公司在疫情前的2019年录得营收52亿美元,每股盈利1.66美元,这表明该公司要恢复到疫情前的业务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事实上,该公司的最新报告并没有详细讨论前方的道路,可能是因为它过去曾多次尝试做出这样的预测,却又不得不在情况迅速变化时大幅调整预测结果。

“在第四季度,欧洲和美国继续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亚太地区亦迅速复苏,”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在最新财报收录的讲话中说。“自2023年初以来,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增长,反映有大量出境旅游需求受到压抑。”

路途艰难

与旅游行业的大多数公司一样,携程在过去三年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该公司的收入在2020年,也就是疫情第一年暴跌了一半,因为中国在那一年的上半年叫停了大部分的国内旅行,并根据当时正在成型的“清零”政策,大幅削减了进出中国的国际航班。

随着形势趋于稳定,该公司的收入在2021年略有回升,尽管当年10%的增长率是在非常低的基数上实现的。新公布的2022年全年营收200亿元,与前一年持平。

虽然年度营收持平,但四季度的趋势要动荡得多,因为中国在10月和11月多次采取封锁措施,试图消除最新的新冠疫情,最终在12月初改变态度。该公司上一季度的总营收实际同比增长7%至50亿元。但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境外(主要是亚洲)的机票预订量大幅增加,因为在那些近期重新开放的市场上,游客进行了“报复性消费”。

但其严重依赖国内旅客的核心酒店业务收入,该季度实际同比下降12%至17亿元。由于非中国游客的需求激增,其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交通票务业务的收入在本季度同比上升45%,达到22亿元。

携程还希望投资者注意对国际旅行的关注,随着中国允许公民在暂停三年之后恢复出境游,预计国际旅行将在今年蓬勃发展。该公司表示,四季度出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00%。出境酒店预订量增长了140%,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一年前的数据可能都非常低。

最重要的是,携程在该季度实现净利润的扭亏为盈。在非GAAP基础上,也就是不包括与员工相关的股票激励等非现金项目,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利润为4.98亿元,高于一年前的3.09亿元。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预计今年的利润将大幅增长。

从估值角度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旅游类股,携程仍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反映了它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其日益增长的国际业务。根据今年的利润预测,该股目前的市盈率为36倍。这高于国内同行同程旅行(0780.HK)和复星旅文(1992.HK)约22倍的远期市盈率,是美国巨头Expedia(EXPE.US)12倍远期市盈率的三倍。

虽然行业趋势显然是正面的,但对于试图判断这些股票是否还有上升空间的投资者来说,情况就有点复杂了。当携程在三个月后公布疫情后的第一份财报时,几乎可以肯定会有很多炒作。但尽管如此,其目前的市盈率看起来相当高,这意味着疫情后的大部分炒作可能已经反映在了股价中。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GDS bets on new AI cycle while balancing expansion and deleveraging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