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3.HK
CSPC develops, produces and sells its own innovative drugs. Its growth has been sluggish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due to a slowdown for its finished drug business.

最新:石药集团有限公司(1093.HK)周二公布,旗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药物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许可批准。

利好:该公司指出,该产品的获批将进一步丰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产品线,而其他适应症的上市工作亦在积极推进中。

值得关注:随着该款新产品获批上市,日后与销售相关的商务团队人员薪酬及宣传推广开支,或会导致该公司的成本增加。

深度:石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过去三年,由于成药业务板块增速放缓,以致整体业务增长乏力。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62.8亿元,仅按年增长 1.3%,净利润则微升2%至32亿元。上月,该公司聘任在创新药商业化领域拥有资深经验、以及具跨国药企的人脉关系的刘勇军为执行总裁及全球研发总裁,有分析认为,此举将有助加快石药的产品商业化进程。

市场反应:石药周三股价下跌,中午收市软6.1%至6.61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萬科前三季度虧損179.4億元,去年同期為賺136.2億元

首三季大亏179亿元 万科坚决「不躺平」

万科前三季大亏179亿元,但情况似乎正在好转 重点: 万科前三季度亏损179.4亿元,去年同期为赚136.2亿元 「十一」假期实现认购金额102.2亿元    李世达 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收获了久违的「银10」,但刚出炉的三季度财报,再度提醒行业的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去年销售金额排名第二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近日公布,今年首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为2,198.9亿元(309亿美元),按年大减24.5%,股东应占亏损179.4亿元,去年同期则赚136.2亿元。 据称这是万科成立以来,首次录得三季报亏损,也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业绩亏损。 根据公司三季报,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771.2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面积为504.7 万平方米,贡献615.5亿元,合同销售金额年跌29.7%至538.7亿元,合同销售面积按年跌24.9%至391.3万平方米。归母亏损达80.9亿元。 另据万科在深交所公布,公司9月合同销售金额174.2亿元,按年大跌45.6%。 公司表示,三季度亏损主要原因是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下滑、计提减值、财务投资出现亏损,以及部分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的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等。 今年前三季度,万科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结算面积为1,384.2万平方米,结算收入为1,732.3亿元,分别按年跌24.4%和29.1%;同期,房地产开发业务扣除税金后的毛利率为2.7%,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 销售层面,前三季度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330.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81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6.8%和35.4%。 有息负债超3,200亿元 市场形势的恶化,除了经营层面的大幅亏损,也为万科带来庞大的资金压力。截至2024年9月末,万科持有资金约797.5亿元,较2024年6月末净流出126.5亿元。截至9月末,公司有息负债合计3,276.1亿元,其中一年以上有息负债占比为64.4%,资金「缺口」仍然庞大。 公司表示,今年1至9月偿还有息负债近700亿元,已完成年内全部公开债的兑付。但万科在2025年有16笔到期或行使权利的境内公开债,存续本金规模合计326.4亿元,且仅在明年一季度,就有98.9亿元的境内公开债需要兑付。偿债压力不小。 万科指,第三季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3亿元。但首三季计,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8.5亿元,去年同期为正2.4亿元。 为解决资金问题,万科频频折价出售资产。根据三季报,今年前九个月,包括资产出售与资产证券化在内,万科的大宗资产交易累计签约额超过232.6亿元。其中包括以约22.4亿元七折出售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项目。 此外,万科也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回款,保障公开债务顺利兑付,包括坚持积极销售,首三季回款率100%,同时开展存量资源盘活,即透过租赁或减价方式出售换取一些收入。2023年至今,累计盘活和置换新项目36个,合计优化及新增产能474亿元。 万科今年也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10月最新一轮调整涉及华东区域、南方区域、北京区域、西南区域、华中区域本部精简职能,只设置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业务职能。 前三季度通过打通「由售改租」模式,万科盘活内外部存量房源超8,000间,其中完成集团旗下超5,500间房源的盘活。1至9月,万科租赁住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3.7% 前三季新增融资774亿元 同时,万科融资动作频频。今年1至9月,公司已新增融资与再融资774亿元。今年10底与11月初,公司公布分别从工商银行深圳罗湖支行与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贷款10亿元与150亿元,由旗下子公司提供资产抵押进行担保。 自9月下旬以来,中国房地产利多政策频出,市场吹起暖风。三季报特别提到,「十一」期间市场整体活跃度提升,公司取得良好销售表现,实现认购金额102.2亿元,日均认购较中秋假期增长113%。 自10月2日以来,内房股迎来一波追捧,万科股价逆转年内跌幅,今年至今录得2.6%涨幅,不过市销率(P/S)方面仍是低迷的0.2倍。低于华润置地(1109.HK)的0.7倍与龙湖集团(0960.HK)的0.5倍,但高于融创中国(1918.HK)的0.1倍,并与0.2倍的保利置业(0119.HK; 600048.SH)相若。 屡屡被传即将暴雷的万科,透过不断融资与抛售资产以撑待变,守住不违约的底线,并透过组织调整、降价、「由售改租」等措施精简架构、盘活存量,为景气回升做好准备。如今政策的暖风吹来,「不愿躺平」的万科或许已走出一条活路。…

简讯:市场疲弱股息或下跌 挚文被美银连降两级

中国直播市场疲软,加上公司下次分红或未能达投资者预期,美国银行将约会应用程序运营商挚文集团(MOMO.US)的评级下调两级至“逊于大市”。  据Seeking Alpha周三报道,美银表示,投资者对挚文集团的下一次分红寄予厚望,但由于利润下滑、加上中国限制外汇外流,公司可能派发能力有限。今年最近一次每股美国存托股票 (ADS) 派息0.54美元,公司通常每年4月派发股息。 美银表示,由于消费者信心低迷,正在损害中国的直播市场,该行对挚文集团的核心业务持谨慎态度。集团的主要资产是陌陌app,公司股价周三在美国下跌5.2%。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ango makes progress in export drive

寻找新方向 灿谷全力拓展国际市场

这家汽车贸易商旗下的出口导向平台AutoCango.com流量迅速增长,自3月上线以来,访问量已达37万次 重点: 灿谷正积极扩大客户群和支持服务,将中国的汽车出口到世界各地,其AutoCango.com网站拥有6万名注册用户 这家汽车贸易商拥有38亿元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助力其拓展新的全球和国内业务 阳歌 一切都是为了建立良好形象。 这是汽车交易服务提供商灿谷集团(CANG.US)最新业绩中的关键信息之一,它正在将业务重心从中国国内汽车市场拓展到全球舞台。确切地说,灿谷借力中国最近崛起为全球最大新车出口国的东风,致力成为中国二手车出口的领导者。 同时,灿谷并未完全退出其本土市场。尽管中国汽车销售近期表现低迷,但依然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不过,公司已逐渐淡出直接参与国内汽车交易,通过为他人交易提供服务、赚取手续费以及提供相关增值服务来获得更高利润且风险更低的收入。国际扩张对于灿谷来说是全新的尝试,AutoCango.com网站上线刚刚半年有余。较早推出的“灿谷优车”服务也是去年初才上线,意味公司尚未从这两项业务中取得太多收入,并且仍需要把它们培养为未来的主要增长引擎。 来自大量现金储备的利息,以及正在逐步收缩的汽车金融服务仍然在为公司带来收入。不过投资者还是在期待国际业务何时能带来首笔收入,以及其国内初创的汽车交易服务何时能够取得规模化发展。AutoCango.com上线八个月以来,灿谷多方发力,以期在汽车交易和相关服务方面尽快达成交易并产生收入。引发关注是基本要求之一,比如让公司信息出现在搜索结果当中。这也是我们前面说的,建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 公司业绩报告表示,在上线后的较短时间里,AutoCango的访问量已超过37万次。相比下,较早的“灿谷优车”服务运营了近两年,访问量不及前者,只有28万次。AutoCango.com的大部分流量来自最近几个月,最近网站的注册用户数量从8月底的2万名增长了近两倍,目前已接近6万名。 对于一个从零开始的网站来说,这个数据可以说相当不错,体现了公司对搜索引擎优化的重视,也视其为未来成功的关键。CEO林佳元在电话会上表示,搜索引擎优化和其他努力迄今已经帮助AutoCango.com在搜索结果页面上出现了逾241万次。他还说,到今年年底,这个数字预计将超过400万次。 网站目前上架了6.5万款车型,提供10万件产品。林佳元表示,公司已收到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购车咨询,网站到明年初预计将支持15种语言。 新兴市场 灿谷没有明确指出其全球战略的目标市场,但发展中市场似乎是中国二手车出口最合适的选择之一。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出口了约40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9%,因为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目光投向海外,以抵消国内销售放缓的影响。它们的首选目的地都是发展中市场,俄罗斯居首,其次是墨西哥、阿联酋和巴西。 几乎所有这些出口都是新车,而灿谷专注于二手车,实际上是在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对公司来说,这可能是个机会,因为不会面临太多竞争,而且二手车不太可能面临一些国家目前针对中国新车设置的贸易壁垒。 但选择二手车意味着灿谷必须应对更多小型且不那么成熟的买家,他们在车辆检查、清关等多个方面需要更多支持。公司与多方伙伴合作来提供此类服务,并在最新电话会议中表示,已在四个市场建立了清关合作关系。林佳元表示,该公司的战略是“逐步在非洲建立业务代理框架……在通关和物流等关键领域为潜在客户提供服务”。他暗示可能会进行一些海外并购来实现其中的一些目标,他说:“我们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前瞻性的战略投资机会”。 在国内,灿谷仍在努力推进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灿谷优车”平台,该平台迄今为止累计访问量为28万次,较三个月前增长了21%。灿谷继续为使用该平台的第三方交易商开发更多服务,包括与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团队密切合作,最近推出了车辆快速检验和上架服务。 灿谷的汽车交易服务三季度营收仅120万元,而来自售后服务的总收入约为800万元。灿谷本季度总收入2,7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54亿元大幅下降,原因是该公司放弃了之前直接交易汽车的业务。 公司当季净利润为6,790万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和一笔与原来的汽车融资业务有关的巨额收益等非经营性因素。因此,公司成功将现金和短期投资从三个月前的36.5亿元,增加到了38 亿元左右。 这些现金是灿谷目前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它将用于推动公司的国际扩张,包括未来的并购以及开展全球业务所需的人才与系统建设。 与此同时,投资者似乎愿意给公司一些时间来制定最新的路线图。灿谷股价在最新业绩公布后的第二天上涨了1.1%。今年以来,股价已上涨近两倍,仅9月中旬以来就上涨了60%。相比之下,国内竞争对手和行业领导者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的股价今年基本没有变化,而规模较小的优信(UXIN.US)则下跌了40%以上。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y had planned to sell a 20% stake in its international unit to the group’s founder, but the cheap price sparked a crisis of market confidence.

信达生物市值缩水逾百亿 创始人入股子公司被叫停

信达生物将负责海外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两成股权,以资产基础评估的估值出售给公司“一把手”,但计划最终被叫停 重点: 公司解释,管理层入股子公司,可以减少上市公司对高风险子公司的增资 Fortvita过去两年亏损的6亿元由上市公司买单,但此次交易的估值却只有5.7亿元,引起市场不满   莫莉 在医药行业即将重现牛市之际,创新药第一梯队玩家信达生物制药(1801.HK)的股价却逆市下行,不仅单日市值暴跌近百亿港元,在管理层召开业务电话会之后,也未能止住跌势,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下滑,市值缩水超过160多亿港元。其股价短期内剧烈震荡,与公司创始人涉嫌超低价买入公司核心海外子公司股权相关。在投资者以实际行动表达不满后,11月3日晚间,信达生物宣布终止这一收购协议。 信达生物在10月25日收盘后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创始人、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德超实际控制的Lostrancos,以2,050万美元的价格,认购信达生物负责海外业务的全资子公司Fortvita约20.39%股份。交易完成后,信达生物持有的Fortvita股权,将由100%摊薄至79.61%。 俞德超是Lostrancos的唯一董事,持有Lostrancos 82.93%的股份,信达生物另一名执行董事奚浩及一名独立第三方投资者,则共同持有Lostrancos 17.07%的股份。Fortvita的公开资料有限,在10月29日举办的信达生物业务更新说明会上,俞德超介绍,公司在2021年定下了全球化发展道路,因此在海外建立实验室、招聘临床人才,同时将2018年以来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市场的海外业务统一整合至Fortvita名下,成为上市公司全资持有的独立主体。 信达生物并未详细披露Fortvita持有的海外管线权益,仅仅强调在研项目均处于早期,即使进入临床的项目,也仅在临床早期,存在更高风险。因此,管理层入股子公司,可以减少上市公司在这方面的增资,信达生物在公告中称,此举“充分反映彼等长期坚定发展海外业务的投入和决心”。 可是,对于中国的创新药企业而言,海外发达地区的药品价格远高于国内,而中国的医保谈判限制了药品的利润空间,“出海”是获得更高回报的重要路径。信达生物旗下的PD-1信迪力单抗曾经有望成为第一个在美上市的国产PD-1,可是由于缺少欧美人种的临床数据,2022年遭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拒绝上市申请,此后信达生物在海外市场几乎没有了动静。 未考虑预期溢价 即便如此,信达生物并没有就此放弃海外市场,Fortvita仍在持续进行海外临床试验。其中,信达生物旗下被视为有较大潜力的潜在同类最佳(Best-in-class)产品IBI343治疗晚期胰腺导管腺癌,亦已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即将在美国启动临床试验;潜在同类首创PD-1/IL-2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也在中国、美国、澳洲同时开展1/2期临床研究探索。在2022年、2023年,Fortvita分别亏损3.31亿元、2.71亿元,这些亏损全部由信达生物承担。 在此次股权交易中,Fortvita的估值仅仅只有8,002.6万美元,甚至不及过去两年信达生物为其输血的额度。第三方估值师安永称,考虑到Fortvita临床试验、商业化及生产存在相关的固有风险,暂无对公司的财务预测以及缺少公开市场的同类可比公司,放弃使用收益法或市场法对Fortvita进行估值。因此,其采用的是资产基础评估,即Fortvita总资产约2.34亿美元,主要包括银行结余及现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机器及设备、无形资产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去已估值总负债约1.54亿美元。 估值偏低是投资者对此项交易最为不满的一点,对于一间拥有多项颇具前景管线权益的生物医药企业,在管线尚未产生收益的阶段,却采用资产基础估值法,忽略未来管线上市或者对外授权之后可能产生的巨大收益,这并不符合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此外,加上认购方是最了解公司管线进度、商务谈判进展的“一把手”,很难不让人怀疑当中的奥妙。 无独有偶,根据香港联交所披露易数据,俞德超在此次交易披露之前的9月30日和10月2日,合计减持信达生物325万股,总金额约1.52亿港元,与Lostrancos收购Fortvita的金额相近。换言之,俞德超甚至不需要自己掏出真金白银,就通过左手换右手,将自己持有的信达生物股份,换成更有风险、但也更有潜力的海外子公司股权。 这种“贱卖优质资产”的操作,不仅让信达生物的市值大幅缩水,也同样收到主要股东的不满。在周一早上举办的业绩更新说明会上,俞德超直言:“我根本没有预见到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反响。”他解释称,在与不同地区的股东、投资人和董事会交流后,决定撤回此前的提议。 从信达生物的财务状况来看,管理层对海外子公司的入股,本就不存在紧迫性。截至今年中,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高达101亿元,足以支持Fortvita的研发开支。在股价经历暴跌之后,信达生物的市销率约7倍,仍然略高于百济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的6倍。对市场来说,撤回收购虽然并未直接影响信达的未来收益,但也暴露出董事会缺少对管理层的制约,或将动摇部分投资者公司的信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