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HK
The clothing company was at the cutting edge of fashion in the 1980s but has struggled with competition from newer brands and is left with a shrunken market cap.

这家曾是香港“蓝筹股王”的时尚品牌,市值由高峰时的1,715亿港元,跌至现在只剩仅约4亿港元

重点︰

  • 思捷环球公布,已与第三方洽谈出售商标及大中华地区的主要域名,作价4,750万美元
  • 分析认为,这次交易对思捷环球的帮助不大,也不太可能会派特别股息

裴梓龙

这家曾经的蓝筹公司,属于八十年代潮流指标,市值一度高达1,715亿港元,也曾是基金爱股,但最终逃不过时代的摧残,再次证明股市没有永恒。

这里说的是思捷环球(0330.HK, Esprit)。20多年前,它由一代女神林青霞作为代言人,要是能穿上Esprit的服装,可谓站上潮流的尖端。对于70后与80后来说,对思捷剩下的或许就只有思念。最近,思捷环球宣布,正与独立第三方就可能出售商标、相关权益及大中华地区的主要域名,进行最后阶段的磋商,作价4,750万美元,折合仅约3.7亿港元。

思捷环球解释,集团大中华区市场业务带来的收入微乎其微,并出现亏损,而目前尚未订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或最终协议。于签署最终协议后,预计将收到1,000万美元的首期付款,潜在出售事项的所得款项,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消息公布后,思捷环球的股价一度大涨逾34%,但随后两天已跌回消息公布前水平,反映投资者并不看好交易。大华继显(香港)研究部策略师杨韵锐称︰“思捷环球去年亏损高达23.39亿港元,就算最终达成交易,3.7亿港元对其帮助根本不大,也不太可能会因此派特别股息。”

Esprit是由The North Face创办人Douglas Tompkins与前妻Susie Russell创立,以追求自由、活力及青春为理念。1981年,本是Esprit采购代理的邢李㷧将Esprit引入香港,于铜锣湾开设第一家分店;1990年,Esprit创办人闹离婚,Douglas Tompkins开始出售股份,邢李㷧看准时机成立思捷环球不断增持,1993年,他把思捷环球亚太业务打包在香港上市,直到2002年全面拥有Esprit。

邢李㷧正是林青霞的丈夫,林青霞每次出席活动,都穿上Esprit的服饰,成为行走的广告牌,在强大粉丝效应下,品牌于中国及香港极速走红,成为潮流象征。伴随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思捷环球2007年迎来高峰时刻,股价高见123.5港元,市值高达1,715亿港元。

在思捷环球持续上涨之时,灵魂人物邢李㷧却开始逐步淡出,2006年先后辞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更陆续减持手上股份,直到2010年沽清,累计套现约219亿港元。

邢李㷧的减持,也许说明了他的精准眼光。2008年金融海啸后,思捷环球遭受重创,业绩倒退,股价展开长达十多年的跌浪,2013年更被剔出蓝筹,中国业务因H&M、优衣库及Zara等快速时尚兴起开始倒退。随着股价持续跳水,其最新市值已跌至不足4亿港元。

Esprit定位不清

“不时髦不洋气,也不是地板价,看不到有买的理由,现在可以选择的品牌太多了。”中国的网民是这样形容Esprit。杨韵锐也认同Esprit的定位不清楚,“Esprit的模式是中央设计,再找代工生产,之后到零售分销。由于周期长,款式设计不够快不够多,加上价钱不高不低,对比优衣库、H&M等快速时尚,Esprit的模式已追不上潮流。”

早在2020年,思捷环球已关闭亚洲区所有门店。虽曾打算卷土重来,与慕尚集团合资,但最终受新冠疫情影响无法成事。思捷环球败走中国市场,除了面对快速时尚的竞争外,另一原因在于香港文化的影响力衰落,而且未能及时迎合市场,一如不少港商,过去北上都遭遇了类似的败仗。

衣、食、住、行,四大范畴的港商在内地市场都不一定吃得开,例如大家乐(0341.HK)2003年时就曾大举进军内地,但因口味未能迎合内地消费者,最终大关门店;另外,虽然香港曾经引领亚洲流行文化,但随着韩流兴起,加上内地娱乐市场逐渐开放,香港娱乐事业已失去光环;加上社交媒体及网购普及,曾经引领潮流的思捷环球,也因为未能及时适应市场而面临衰落。

就算是欧洲业务,思捷环球也陷入接连破产的危机,近年在重组之路艰难而行。上月底,其瑞士附属公司因过度负债已进入破产程序,而早前在比利时、德国的附属公司也申请了破产。

思捷环球曾多次尝试改革,2012年以4,035万港元的天价年薪找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的马浩思担任行政总裁,尝试“Zara化”,但以失败收场;2018年再找来曾任连锁服装集团New Look行政总裁的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接棒改革,本来略有成绩,但却遇上新冠疫情,思捷环球再受重创。

90后及00后作为消费主力,更注重的是个性表达与消费体验,同时注重高性价比,如果跟不上消费者的喜好及时调整策略,那么恐怕只会被淘汰出局,就像Esprit的情况一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GDS bets on new AI cycle while balancing expansion and deleveraging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