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xin makes dual IPO in Hong Kong, Kazakhstan

这家钨矿公司预计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露天项目的商业运营

重点:

  • 佳鑫国际申请在香港和哈萨克斯坦两地上市,并准备启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巴库塔钨矿的商业运营
  • 公司看上去是公私合作的典范,合作中的一方是具有投资背景的企业家,另一方是国有矿业巨头江西铜业

 

阳歌

新年伊始,我们继续在年末的IPO申请小高潮中为大家寻找潜力股。这些申请的目的地大多是中国香港,也有少部分是美国。其中,钨矿公司佳鑫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申请与众不同,这不仅是因为它的业务相对少见,还因为它计划上市的地点。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上月在网上发布的公告显示,除了面向香港投资者发行1.25亿股普通股外,佳鑫国际还计划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证券交易所发行130万股股票。去年8月,佳鑫国际首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公开申请,而中国证监会的公告则意味着现在该计划可以推进了。

佳鑫国际这个计划的核心集中在一个项目上,即位于与中国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库塔钨矿。该公司看上去是公私合作的典范,合作中的一方是有投资背景的企业家刘力强,另一方是国企巨擘、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商江西铜业(0358.HK; 600362.SH)。担任佳鑫董事长的刘力强和江西铜业共同主导着公司运营,各持有公司超过40%的股份。

佳鑫国际的多名高管同样来自江西铜业,包括首席执行官汪中伟和首席财务官刘鹏。虽然该矿2024年底才开始小规模生产,但公私合作的性质应该会让它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

江西铜业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为佳鑫国际在扩大运营规模的同时继续发展提供资金。由于该矿似被列为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因此能够轻松获得各种资金,所以吸引所需要的新融资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刘力强的企业家背景,应有助于防止佳鑫国际变得过于官僚主义,这向来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一个潜在弱点。而首席财务官刘鹏似也很擅长管理公司的债务,这可能源自于他在江西铜业的经验与人脉。

这个项目最大的风险之一是它位于哈萨克斯坦,那里在2022年1月爆发了严重的政治骚乱。我们稍后会详细介绍,但可以说,这种动荡在理论上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此次上市由领先的中国投行中金公司独家承销,意味发行规模可能属于中等,募资规模在5,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该矿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钨生产国的地位。钨广泛用于电极和加热元件,并因其用于灯泡中的灯丝而为许多人所熟知。

与苏联的渊源

巴库塔项目的历史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哈萨克斯坦还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的时候。1941年首次探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钨矿,2014年,哈萨克斯坦的一家国有公司率先购得开采权。佳鑫国际的入局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该公司于2016年收购了该项目。

项目位置比较优越,距离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约180公里,距离中哈之间的霍尔果斯口岸160公里。此外,它距离连接阿拉木图与霍尔果斯口岸的铁路线仅20公里,意味相对而言无需新建太多基础设施,就可将矿石运输到中国或阿拉木图进行加工。  

佳鑫国际还指出,项目水电供应充足,再次减少在这类配套基础设施上的额外支出。

至于项目本身,佳鑫国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钨矿,也是全球第四大钨矿。它拥有的可信钨矿石储量为7,080万吨,平均品位相对较高,达到0.205%。佳鑫国际将自行加工大部分矿石,先是将其加工成钨酸铵(APT),这是一种中间化合物,用于制造最终的钨产品。

该矿于2024年四季度开始试生产,产量约为60万吨钨矿石。公司预计于2025年一季度开始商业生产,目标是年产330万吨。到2027年,将逐渐增长到近500万吨。

最新的钨矿石价格约为每吨333美元,加上2025年330万吨的年产目标,如果该公司只是出售这些矿石,那么收入将达到约 10 亿美元。但这个数字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因为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而佳鑫国际也计划自己加工大量矿石,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设施,也会带来更高的价格。

财务方面,公司的亏损一直在增长,去年上半年达到6,500万港元(840万美元)。即使其未偿债务,从2022年底的5.57亿港元跃升至去年的16亿港元,但其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过去两年在89%到94%之间。对于开发此类新项目的公司来说,这些数字似乎比较正常,也表明该公司的债务似得到控制。

最后,我们简要回顾一下2022年哈萨克斯坦的动荡,这似乎是因燃料价格上涨和不满该国专制政府而引发。骚乱愈演愈烈,造成200多人死亡,但在俄罗斯的军事援助到达后最终被平息。自那时以来,政府进行了一些改革,不过骚乱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归根结底,这次IPO看起来比较有趣,既是因为它的公私合营所有权结构,也因为它计划开发的矿山拥有巨大潜力。但大宗商品价格变幻无常是出了名的,对这类矿业公司来说永远是一个风险。政治始终也是一个风险因素,不仅因为未来可能发生动荡,还因为像哈萨克斯坦这样的专制国家法律保护薄弱。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西普尼启动香港IPO 集资最多3.14亿港元

中国贵金属手表品牌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83.HK),周五起至下周三进行招股,计划全球发行1,060万股H股,每股作价介乎27港元至29.6元,集资额最高达约3.14亿港元(4,400万美元),每手100股,入场费2,989.85港元。 公司表示,拟将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及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还将用于透过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以推动业务持续增长,以及用作营运资金或一般企业用途。 该股预期9月29日挂牌。平安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西普尼是中国的黄金表壳手表及黄金表圈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和品牌拥有人。收入主要来自销售以旗舰自主品牌“HIPINE(西普尼)”金表。2024年,公司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净利润下跌5.3%至4,934.8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2,660倍 劲方医药首挂午收升逾倍

生物制药公司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95.HK)周五首日在香港挂牌,开盘即升116%报44港元,之后股价在此上落,中午收报44.06港元。 公司发售8,924万股,每股售价20.39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2,662倍,国际配售超额38倍,集资净额16.7亿港元。 由于在研发活动上作出大量投资,加上股份权益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劲方医药2023及去年分别录得亏损5.1亿及6.78亿元,今年首四个月仍亏损6,66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YD hits tariff roadblock

关税围城 比亚迪北美路迢迢

墨西哥政府计划把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提高至50%,此举将扼杀比亚迪正在快速增长的墨西哥市场 重点: 比亚迪占墨西哥电动车市场近五成 墨西哥建厂计划搁置,比亚迪关税冲击远大于特斯拉    李世达 在墨西哥街头,一辆中国电动车缓缓驶过车水马龙的街头,中国品牌电动车一直代表着价格与科技兼得的选择。但这样的景象可能很快改变。 墨西哥政府近期宣布,将把从中国及其他与墨西哥未签自由贸易协定国家进口的汽车关税,大幅提升至50%,比如电动车与传统汽油车。这一提案若被国会通过,将对特斯拉(TSLA.US)、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td., 1211.HK; 002594.SZ)等销售进口车型的厂商造成重大压力,几乎重划北美车市的竞争格局。 路透社的报道引述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Flavio Volpe说法指,特朗普政府会对这项新关税提案十分高兴,因为将使美国汽车制造商更容易与比亚迪竞争。 虽然特斯拉同样依靠海外进口,但新关税对比亚迪的打击会大得多。 首先是特斯拉在美国德州设有工厂,建设中墨西哥的Monterrey超级工厂(Gigafactory Mexico)可能很快可以投产,意味着它能很快将产能转移至北美本地化。而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有美墨加协议,若改由北美进口,在符合原产地规则的情况下,便能实现零关税。 冲击远大于特斯拉 对比亚迪则不然。虽然公司在2023年就宣布墨西哥建厂计划,但由于墨西哥当局的抵制,使得该计划在今年被搁置。墨西哥政府担心批准中国人建厂可能会惹怒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破坏两国贸易关系。比亚迪当时亦称,由于特朗普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停止建厂计划。 其次则是市场结构的差异。比亚迪自2023年底进入墨西哥市场以来,取得爆炸式增长。该公司去年在墨西哥销售约40,000辆汽车,占该国去年电动车和插电混动汽车总销量的近一半。今年8月,比亚迪宣布今年迄今为止在墨西哥的销售增速翻倍。近两年,比亚迪已把墨西哥视为前进北美的桥头堡。 对比亚迪来说,在欧洲市场增速放慢的情况下,墨西哥市场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而一旦关税生效,这种迅猛势头将戛然而止。但对特斯拉来说,美国市场重要得多,墨西哥市场相对来说只是小市场,收入与利润权重远低于比亚迪对墨西哥的依赖度。 从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公司收入按年增长23%至3,712.81亿元(522.26亿美元),其中海外营收达1,354亿元,按年增长50.5%,占总收入比重来到约36.4%。海外收入增速高于整体,且部分海外国家的售价高于国内市场,成为增长的动力来源。 再看欧洲市场,自2024年下半年起,欧盟对中国制BEV(纯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比亚迪的最终税率约17%(另加10%基本关税),压缩了纯电车型的定价空间。意味着欧洲市场的增长节奏会放慢,海外增长的压力自然更往美尤其是墨西哥倾斜。 政治问题政治解决 若能重启墨西哥建厂计划,将会是明智的解方,但这条路遭遇的阻碍比想像中更多。 不止墨西哥政府碍于美国政府的压力反对,中国政府自身也对此有疑虑。据金融时报报道,中方今年曾延后对比亚迪墨西哥工厂计划的核准,比亚迪核心零部件如电池、电驱、功率模组等高度自制,且深植中国供应链,中方也担心敏感技术可能经由墨西哥外溢至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汽车业也公开表达过对“中国车借墨西哥入美”的忧虑和反制意向。 最后,比亚迪的北美之路,恐怕还是得“政治解决”。 北京当局已将墨西哥此举视为“亲美举动”,扬言采取反制措施。与此同时,中美新一论贸易会谈在西班牙展开,双方此前动作频频,无非是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 在国内价格战尚未落幕、海外贸易壁垒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比亚迪盈利能力正受到多重挤压,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长14%至155.1亿元,但第二季净利仅63.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近30%。资本市场似乎已提前对比亚迪的处境做出反应。股价从5月的高位约158港元跌至目前约108港元,市盈率已跌至约13.2倍水平。虽然比亚迪仍是新能源车赛道的核心标的,但需要准备好在关税与政策骤变下承受剧烈波动,短期内或难以突破上方压力,政治因素带来的风险变数仍大。…

简讯:1药网第二季度营收下滑

医药销售商1药网(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4%至32亿元,面向药房及医疗机构的核心药品销售业务营收下滑6.2%。规模较小的面向消费者的药品销售业务,当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同比下降6.3%至32亿元,上年同期为34亿元。受此影响,1药网当季实现营业利润10万美元,但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400万元扩大至1,950万元。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周三收跌6.2%,该股过去六个月累计下跌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