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0.HK 300748.SHE
JL Mag makes rare earth magnets

这家国有稀土磁性材料生产商第一季利润强劲增长,扭转持续两年的下滑势头

重点:

  • 稀土永磁材料是很多高科技电子产品的重要材料,而作为稀土磁性材料生产商的金力永磁,正从中国刺激消费支出的举措中受益
  • 在中国禁止对美稀土出口后,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但随后又因国家将大力扶持这一战略性行业的预期而反弹

  

肖林

盈利能力和原材料价格同时上涨这种情况,乍一看似乎有悖常理。但对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而言,情况确实如此。

上周四,这家全球领先的稀土磁性材料生产商发布了一份简短的公告,宣布第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50%至60%。稀土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涡轮机和某些空调设备。更引人注目的是,扣除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项目后,净利润增长了三倍多,表明其核心业务实现强劲反弹。

乐观的业绩格外令人惊讶,因为就在两周前,金力永磁刚刚发布了2024年报,显示其2024年全年利润下降近50%,延续过去两年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态势。然而,上周的简短公告几乎没有对业绩突然改善做出任何解释。

一些人可能会试图将金力永磁的命运,与中国作为世界领先稀土生产国的地位,以及中国最近将这种重要材料,用作与美国贸易战的谈判筹码联系起来。但这次利润大幅增长背后,存在更为现实的商业逻辑,我们稍后将作说明。

回顾过去可以发现,金力永磁多年来的盈利能力与稀土价格密切相关,稀土价格在2022年达到了峰值。那一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了75.6%和55%。但两年后,其净利润降至仅为2022年的41%。在那段时间里,稀土(17种金属化学元素的统称)的价格也以类似的速度下跌。

这种相关性似乎有悖于常理——通常情况下,生产成本越低,利润率和实际利润就越高,反之亦然。要理解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情况,剖析该公司核心产品高性能永磁体的“成本加成定价机制”是重点。

在这种模式下,金力永磁通过在总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价格来为产品定价,这是制造商常用的方法。虽然这种机制能保护厂商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但金力永磁此前曾指出,原材料成本常常存在“滞后变动”的情况。就该公司而言,随着原料价格在两年内持续下跌,公司下调了面向客户的产品售价,即使公司往往是在几个月前,就以当时仍相对较高的价格购买的原材料,这种滞后效应挤压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价格企稳

好消息是,稀土价格终于在去年开始企稳,使得滞后效应逐渐消退。根据金力永磁的2024年年报,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这种复苏,再加上2024年第一季度的基数低,有助于解释最近一个季度利润大幅改善的原因。

中国促进国内消费的努力,包括针对稀土磁性材料的主要应用场景,即对电动汽车和家用电器的补贴也起到了帮助作用。金力永磁2022年在香港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指出,在某些节​​能空调中使用的稀土磁性材料,其平均售价更高,因为需要更精确的加工,这一块目前在其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2024年,节能变频空调(VFAC)带来的收入,占该公司核心业务的26%以上,该业务板块实现了61.8%的同比增长。

随着稀土价格反弹,并有望在严格的政府监管和持续的政策支持下保持稳定,行业前景似正在改善。中国收紧稀土管控,包括对行业参与者实施更严格的资质要求,以及去年减少开采和冶炼配额,是此前低迷的价格回升的一个主要推动因素。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挑战,中国持续致力于刺激国内消费,这对稀土永磁性材料的销售来说也是个好兆头。

尽管如此,持续的中美贸易战,以及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内日益激烈的价格战,也给该行业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4月4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征新关税后,中国暂停了7种稀土元素的出口。中国商务部一名发言人表示,中国的决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因为这类元素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对中国来说,这可能是件好事,因为中国将其在稀土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作为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博弈中,最强而有力的谈判筹码之一。但对向美国销售产品的中国稀土行业企业来说,这可能就不太妙了。

中国是全球主要稀土生产国,多年来,中国将限制稀土出口作为贸易武器的做法并不新鲜。2012年,中国大幅削减稀土出口配额后,美国、日本和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两年后,世贸组织裁定中国败诉,促使中国于2015年取消配额。2023年美国限制对华芯片出口后,中国禁止美国进口用于生产稀土磁性材料的中国技术。

金力永磁去年来自中国以外的收入占其核心业务收入的20.7%。据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报道,4月7日(中国宣布出口禁令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金力永磁在向机构投资者介绍情况时表示,去年该公司来自美洲的收入约为4.18亿元(5,700万美元),约占其总收入的6%。这意味着来自美国的收入仅占该公司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因而政府限制出口的影响有限。

中国宣布禁令后的首个交易日,金力永磁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票下跌了约25%。然而,在随后的几天里,该股收复了大部分失地,表明投资者相信政府会扶持该行业。

目前,金力永磁在香港的股票市盈率(P/E)相对较高,超过58倍。不过,如果该公司的利润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继续强劲增长,该股远期市盈率将大幅下降。如果利润继续强劲增长,这可能会带来买入机会,因为中国希望保护这个宝贵的行业,作为它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最重要的谈判筹码之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Hesai reported Q3 results

新闻概要:禾赛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年盈利目标

这家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企业在第三季度实现创纪录的2.6亿元盈利,当期营收与出货量均大幅增长    余特莉 禾赛科技(HSAI.US;2525.HK)周二公布其第三季度盈利创历史新高,并在业界领先的激光雷达技术支持下,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全年盈利目标。公司当季净利润达2.6亿元(合3,600万美元),令今年前九个月盈利总额攀升至2.8亿元。 基于超预期的盈利表现,禾赛将全年净利润指引上调至3.5亿至4.5亿元区间。 禾赛表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激增47%至8.0亿元,主要受“出货强劲及激光雷达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与机器人领域渗透率提升”驱动,尤其是ADAS正快速成为众多车型的标准配置。 据行业监测机构盖世汽车统计,禾赛在远距激光雷达领域已连续七个月保持领先,8月市场份额达46%,分别是第二、第三名厂商的1.5倍和2.4倍。 禾赛创始人及CEO李一帆博士透露,本季度禾赛获得前两大 ADAS 客户 2026 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我们近期与全球头部自动驾驶出租车及卡车企业达成合作,包括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哈啰出行、京东物流、Motional等横跨北美、亚洲和欧洲的合作伙伴。”李一帆补充道。 与此同时,在基本安全冗余需求和新法规的驱动下,行业开始倾向于支持L3自动驾驶的多激光雷达配置,为相关制造商创造强劲的推动力。在第三季度,禾赛旗下拥有全球最长探测范围的高端ETX激光雷达,与中国前三名新能源车制造商再次达成合作,并搭配多个FTX补盲激光雷达,量产计划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开始。每辆L3车辆现在预计采用三至六个激光雷达(单车激光雷达价值量约为 500 至 1,000 美元),扩大了禾赛的潜在市场。 公司当季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441,398台,同比增长228.9%;其中ADAS 交付量为 380,759台,增长至 3 倍;机器人领域交付量为 60,639台,激增至 14 倍。 当季公司毛利率达42%,而运营开支同比下降23%。 禾赛是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公司于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今年9月通过港交所二次上市,绿鞋后融资总额达6.14亿美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ediTrust Health

新闻概要:镁信健康称人工智能将赋能保险机构优化决策

该医药支付平台的创始人兼CEO表示,人工智能可助力保险公司提升效率,但实现持续精准决策仍是关键挑战 阳歌 创新型医药支付平台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周在上海大型行业展会上推出商业健康险决策辅助大模型mind42.ins。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小栋在香港举行的另一场活动中探讨了保险领域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张小栋指出,AI发展历程中长期存在两种典型观点:一方过度乐观,认为AI足以取代人力并彻底颠覆行业;另一方则因对高精度场景中的风险顾虑而保留态度。他强调,推动保险公司从传统IT系统转向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作流程仍是普及人工智能的主要障碍;加之现有系统数据高度碎片化且缺乏标准化,更增加了转型难度。 张小栋同时表示,为破解数据碎片化问题,镁信健康正部署可充当“行业专家”的人工智能Agent(AI Agent),即使在非理想数据环境下也能强化专业决策流程。 “人工智能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其在‘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生态共赢’价值链中的不可替代性,”他于上周三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健康科技论坛上表示。同时强调该战略是构建更优医药支付生态的核心,也是驱动镁信健康为药企与险企提供双轨解决方案的基石。 张小栋此次赴港正值公司谋求港交所上市之际,其IPO联席保荐人包括高盛、中金公司和汇丰银行等知名机构。 公司投资者还涵盖蚂蚁集团、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及汇丰银行等重量级机构。公司平台为制药企业提供覆盖药品准入、患者管理与创新药多元支付路径优化的一体化服务;同时为健康保险行业企业提供涵盖产品设计、精准定价、风险管理和理赔服务的闭环解决方案。 镁信健康的mind42.ins由公司自研的‘mind42.ai’智能中枢平台驱动,融合了公司创立八年来积累的近4亿条真实保险与医疗理赔数据。 客户可借助该平台优化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及理赔运营等环节的决策流程。依托于海量真实保险医疗理赔数据库,该系统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理赔审核覆盖超60%案件,将平均处理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 平台名称“mind42.ai”中的数字42源自经典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书中将其设定为“生命、宇宙及万物的终极答案”。镁信健康表示,公司正在探索运用人工智能与数据力量,将复杂和碎片化的信息转化为帮助保险公司发现商业健康保险的“终极答案”。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私募基金注资3.5亿美元 持股汉堡王中国83%

继星巴克后,又一家外资餐饮品牌出售中国业务股权。中国私募基金CPE源峰与汉堡王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QSR.US)周一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CPE将注资3.5亿美元,持股“汉堡王中国”83%,RBI保留约17%,合资公司估值约4.21亿美元。 根據公告,双方已签署20年主开发协议,授予汉堡王中国在内地的独家经营权。资金将用于门店扩张、行销与产品创新,计划到2035年将门店数量由现有约1,250家增至4,000家以上。 CPE源峰是北京的私募股权公司,投资涵盖科技、工业和消费等领域,是泡泡玛特的早期投资者。其投资组合包括蜜雪冰城、爱尔眼科、老铺黄金等上市企业。 汉堡王于2005年进入中国,2012年,土耳其快餐运营商TFI Asia Holdings BV和笛卡尔资本(Cartesian Capital Group)接手汉堡王在中国的特许经营权,利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使中国市场成为汉堡王门市数量最多的国际市场,但平均单店营收却在所有国际市场中垫底,2024年仅为40万美元,远低于法国的380万美元。 RBI于今年初自前合资方手中回收股权,重组管理团队后,2025年二季度实现同店销售转正,三季度可比销售增长10.5%。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华润置地获批发39亿美元票据

内地开发商华润置地有限公司(1109.HK)周一公布,已获香港联交所批准,可于十二个月内,发行总值39亿美元的中期票据。公司表示,票据只向专业投资者发行。 华润置地已委托六家银行作为安排行及交易商,主要有中国银行、星展银行及汇丰等。 今年首三季度,公司的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544亿元,按年减少10.4%;涉及的建筑面积约572.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4.1%。 周二华润置地开市跌0.14%报29.04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1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