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83.SHE
Three Squirrels fitting well with the “domestic demand” theme, on track to become the first “A+H” listed stock

内地创业板上市的零食股三只松鼠,已递交上市申请文件,部署来港上市

重点:

  • 三只松鼠是内地最大在线零食企业,坚果产品占收入逾五成
  • 内地零食市场高度分散,人均开支远比发达国家低

白芯蕊

中美贸易战加剧,难免影响实体经济,为减轻对经济影响,中央提出全方位扩大内需,主打零食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不单拥有内需概念,也趁港股近期气氛好转,最近亦递交上市申请文件,部署在香港挂牌,有望成为首只“A+H”休闲食品股。

三只松鼠于2012年成立,由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章燎源创办,集团以坚果、零食等休闲食品的研发、分装及销售为主营业务,更借助互联网渠道迅速崛起,2019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同年三只松鼠总收入超过100亿元。集团目前最大股东是章燎源,持有公司42.04%股权。

复合增长料增至5.5%

内地零食市场商机庞大,2019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08万亿元,到2024年更增至1.34万亿元,即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4%。在零食持续创新及对更健康食品需求推动下,调研机构灼识咨询估计到2029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会提高至1.76万亿元,即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5%。

零食通常指在正餐之间食用的小份包装或散装食品,特质是方便食用、易于携带及满足饥饿感或食欲,零食可分坚果种子零食、香脆休闲零食、饼干、糖巧零食、烘焙零食、肉制品零食、果类零食、调味面制品、婴幼儿零食等类别。

整个零食产业链分上、中及下游,上游涉及原材料,包括农牧产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中游涉及品牌运营,例如中外零食品牌商,下游则通过在线或线下销售渠道,向消费者进行销售。

三只松鼠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零食企业,也是中国最大在线坚果、在线烘焙零食及在线肉制品休闲零食企业,截至2024年12月底止,集团已提供超过1,000个SPU(标准产品单位),当中坚果为集团主要业务,2022至2024年便占集团总销售额超过五成,去年坚果收入达53.66亿元(占总收入50.5%),按年增40.8%,毛利有12.87亿元(占集团总毛利50.9%),按年升46.3%,带动集团2024年总收入及股东应占溢利按年升49.3%及85.5%,达至106.22亿元和4.07亿元。

为扩大坚果业务优势,三只松鼠计划兴建六座新加工工厂,涉及金额2.3亿元,当中四座会在今年投产,两座则在明年投产,连同现有22条生产线,年总产能将达6.35万吨。

上市集资有利并购

尽管三只松鼠业务增长强劲,但中国零食行业仍高度分散,大量白牌占据较多市场份额,以2024年零售额计,排名前五位和前十位的公司,分别占总市场份额的5.9%及10.4%,作为一间超过100亿元市值的公司,三只松鼠去年市占率却只有1.04%,因此随着完成香港集资后,将有能力吞并对手,进一步壮大业务。

再者,中国人均休闲食品消费额却比主要发达国家低。据平安证券报告指,中国休闲食品人均开支只有87美元,较美国人均开支400美元低78.3%,也比英国、日本及韩国每年328美元、287美元和228美元少一大截,意味未来中国休闲食品人均开支仍有大幅上升空间。

值得留意的是三只松鼠销售手法相当特别,集团会制作一系列以三只松鼠为主角的电视节目、短视频、主题曲及互动活动,以深化品牌形象及与消费者的联系,同时亦提供三只松鼠特色商品,进一步提高三只松鼠IP知名度,实行“娱乐化战略”,通过品牌IP化、植入手法及周边产品开发,从而拉近消费者距离,创建立体化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和意识日益增强,集团亦在2020年创建小鹿蓝蓝品牌,该品牌主要针对婴幼童,目标是让婴幼童能吃到健康营养的食品及零食。不过小鹿蓝蓝仍是起步发展阶段,仅占集团去年总销售7.5%,现时仍是以三只松鼠IP销售为主力,占集团总销售的92.5%。

市场估计三只松鼠今年净利润有望再增超过四成,达到5.76亿元,目前预期市盈率为21倍,对比国际同业例如日本上市的卡乐B(2229.JP),预期市盈率约18倍,三只松鼠估值明显较高,若三只松鼠H股以目前A股估值上市,料H股上市后股价横行机会较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周杰伦进驻抖音 巨星传奇股价暴涨

短影音平台抖音周三宣布,华语流行音乐天王周杰伦正式开设名为“周同学”的官方帐号,引爆市场话题。由其亲属控股、在中国大陆经营周杰伦IP的香港上市公司巨星传奇集团有限公司(6683.HK),周三股价暴涨94.37%,收报12.44港元,公司市值突破100亿港元(12.74亿美元)。 据财新报道,周杰伦帐号在未发布任何影片下,短短10分钟粉丝即从16万激增至45万,半小时内突破百万,至周四已突破千万。市场传言,周杰伦签约费高达九位数人民币,抖音官方则予以否认,称为谣言。 巨星传奇成立于2017年。由周杰伦母亲叶惠美及经纪人等亲友创立,总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于2023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新零售与IP运营。2024年,公司总收入5.84亿元(8,100万美元),同比增长35.8%,净利润5.024万元,同比增长21%。总收入中,来自以“魔胴咖啡”为主的零售消费品收入约占45%,与IP、内容授权有关的收入约占53.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龙光21笔境内债重组获通过

房地产开发商龙光集团有限公司(3380.HK)周三公布,21笔境内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的重组方案,已全部获相关债券持有人通过,并提供包括全额转换特定资产、资产抵债、现金回购、股票等重组方案选项。 龙光下一步将根据债券持有人会议的相关约定,就债券持有人选择的重组方案进行安排。 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集团的总负债为1877.8亿元,总资产为2125.9亿元,持有的现金为86.5亿元。 周四开市龙光股价升4.4%报0.95港元,过去一年股价已从高位下调46%。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emeGen’s $4.2 billion licensing deal falls flat with investors

荣昌生物公布42亿美元BD合作 为何市场不买单?

以交易总价值衡量,荣昌生物此次BD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企业BD交易总额中可跻身前五,但是与其他行业头部交易的含金量存在本质差异 重点: 荣昌的首付款仅有4,500万美元现金,在交易总额中仅仅占1% 荣昌生物短期偿债压力巨大,这笔低现金回报的交易或难以解决公司的资金链压力    莫莉 对于中国创新药企业来说,核心管线完成对外授权(BD)实现“出海”往往是重大利好消息,因为为授权交易不仅能为企业带来一笔可观的现金收入,也能为管线在海外的研发推进提供有力支持。然而,6月26日,市场期待已久的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688331.SH;9995.HK)已获批产品泰它西普的授权交易终于靴子落地时,却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A股和H股在消息公布当天分别重挫18.36%和11.71%,这背后究竟有何争议? 根据公告披露,荣昌生物将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授予美国生物医药公司Vor Bio(VOR.US),从这笔交易中,荣昌生物获得4,5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价值8,000万美元、可认购Vor Bio普通股的认股权证,约占Vor Bio总发行股本23%,再加上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的净销售提成。 以42.3亿美元的交易总价值衡量,荣昌生物与Vor Bio的这项合作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企业BD交易总额中可跻身前五。但是,无论从现实获益还是交易对手行业地位来看,这笔交易与其他行业头部交易的含金量存在本质差异,这或许为市场的悲观情绪提供了解释。 从首付款比例来看,荣昌仅拿到4,500万美元现金,在交易总额中仅仅占1%,相比之下,三生制药与跨国药企巨头辉瑞的合作中,三生获得了12.5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达60.5亿美元的交易总额,首付款占比为20.6%。虽然荣昌以价值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替代传统首付,但是这是“以产品换股权”的高风险策略。 其次,此番股价大跌也是回吐了被提前兑现的涨幅。在交易公布两周前,荣昌生物曾在公众号上高调宣称,多位跨国医药公司的商务拓展经理主动与公司交流泰它西普国际合作、技术授权等,暗示泰它西普有望与医药巨头联手,刺激港股股价单日暴涨20%。 然而,最终公布的合作方Vor Bio却只是一家“壳公司”,合作方的资质与市场预期有着巨大落差。据Vor Bio5月初披露,公司​​终止了所有临床项目且裁员95%至仅剩8名员工​​,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现金储备仅有5,004.7万美元,因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面临纳斯达克退市警告。尽管与荣昌合作的同一天,Vor Bio也宣布完成私募股权融资(“PIPE”)达成证券购买协议,预计在扣除费用之前总融资收益约为1.75亿美元,但是以Vor Bio当前的资金实力,为泰它西普推进海外研发恐怕仍然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后期管线出海不易? 与三生制药等管线处于早期阶段的高价BD交易不同,荣昌生物此次“出海”的泰它西普是一款已于2021年获批上市的成熟药物。​在中国市场,泰它西普已获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重磅产品。2024年,泰它西普的销售额高达9.7亿元,同比增加88%,为荣昌生物贡献56.3%的营收。 作为一款具有研发确定性的产品,泰它西普若采用传统的License-out模式,恐怕要价颇高。此外,荣昌生物已积极推进泰它西普的海外临床研究,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病和重症肌无力三大方向的全球Ⅲ期临床试验均已获FDA批准并开始受试者入组,这意味着,如果荣昌生物将海外权益全数转让,将会期望更高的回报,而大型跨国药企往往权衡商业化投入与预期收益,双方交易可能在估值上僵持。 因此,荣昌生物选择以低现金模式与Vor Bio合作,通过换取后者23%股权深度介入泰它西普海外研发,同时依托Vor Bio引入的私募资本共担风险。若药物成功出海,股权价值将带动荣昌实现双向受益,但同时也将需承担Vor Bio的生存风险。 荣昌生物的股价在交易公布后曾连续3日下跌,但随后3日不断反弹,截至7月4日股价已经回到大跌前的高位67.8港元。当前荣昌生物的市销率约为20倍,远高于三生制药的市销率6倍,这意味着市场已经给荣昌生物较高的溢价。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荣昌生物账面现金仅7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这笔低现金回报的交易或难以解决公司的资金链压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涨

芯片制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挂牌,首日大涨16%,收市报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过上市集资22.6亿港元,首个交易日收盘市值达152亿港元。 香港的公开发售获得137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超额认购逾7倍。每股发行价120.5港元,共发行1,870万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与其科创板现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补。 公司专注于无刷直流(BLDC)电机控制及驱动芯片领域,此类芯片通过电磁力驱动,与传统电机存在技术差异。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至6亿元(折合8,400万美元),利润增长27%至2.22亿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