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US
So-Young dolls up with move to high-end cosmetic surgery

这家美容服务社交媒体平台正在开发自己的诊所和一个面向高端用户的高级平台

重点

  • 新氧去年实现年度盈利,扭转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收入增长19%
  • 公司面向高端用户推出的新氧Prime服务,帮助推动其信息服务板块收入增长22.2%

谭英

新氧科技有限公司(SY.US)的最新季度业绩像是给它疲软的股票做了整容手术,该股在上周业绩公布后的几天内上涨了4%。但即便是经历了此轮小幅上涨,这家美容服务平台运营商的股价仍远低于201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时的股价,当时的价格是该股周三收盘价1.08美元的20倍。

最新业绩显示,新氧在遭遇了一系列挫折后正在开辟新的领域,包括加强对高端客户的关注,以及不再与经常沦为整顿目标的小型整容诊所合作。这帮助该公司在亏损两年后于去年恢复盈利。

该股在IPO后的疲软表现是一个时期的反映,这个时期实行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很多整容诊所被迫关门或缩减业务,人们也避免使用非必要医疗手段,以尽量减少感染风险。这个时期还包括从2021年开始,对医疗美容行业的广告进行的监管整顿。

去年,监管环境变得更加艰难,医疗美容服务供应商被要求必须先获得许可,之后才能宣传自己的服务。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该行业仅28%的医生拥有执业资格。

据市场研究公司艾瑞咨询称,目前中国只有大约1.3万家医美机构有资质,另外8万家没有任何资质。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审批流程不仅严格,而且很耗时,现在需要九个月左右,而过去只需要三个月。

在公布最新业绩时,新氧首席执行官金星承认,对该公司来说,去年甚至比疫情期间“还困难”。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相信,专注于为高端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的差异化战略,过去是,未来也会继续是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他接着表示。

公司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至3.91亿元,尽管公司净收入下降了近一半。全年营收15亿元,较2022年增长19.1%。更重要的是,它2022年non-GAAP净亏损2,220万元,去年则转为盈利5,760万元。

与业绩一起公布的2,5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和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0.06美元的特别现金股息,有助于为新氧股票的持有者带来更多收益。让这些利好消息有所降温的是,该公司预测今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仅增长低个位数,较去年第四季度大幅放缓。

金星表示,整体情况是新氧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其中包括一个瞄准高端用户的新平台。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的新氧Prime,整合了“产品、医生和机构资源”,并以在新氧总部运营的示范诊所为基础,与一个项目联合,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打造“轻医美”诊所。

美容诊所开发商

新氧的首席财务官赵辉表示,去年公司总营收增长20%,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大收入类别之一的信息服务业务增长15.8%,主要由新推出的新氧Prime带来的收入推动。

新氧总部的示范诊所于去年8月开业,是公司希望与第三方运营商合作的设施模板。该诊所仅用了三个月就实现了收支平衡,金星表示,新氧今年将在六个城市开设超过10家类似的诊所。公司最终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系列这样的诊所,其中几家正在建设中,另一些已经投入运营。

在整个合作伙伴业务方面,新氧去年为合作诊所带来了超过20万人次的就诊量和1亿元的收入。

新氧业绩报告中的一个瑕疵是毛利率从2022年的68%下降到去年的64%。公司将这一下降归咎于新氧Prime的利润率较低,因为它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另外还有医疗产品和维护服务销售的增长,这些业务的毛利率低于信息服务。

2023年,医疗产品和维修服务销售额为3.34亿元,占总收入的22%。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信息服务,去年贡献了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三大收入来源的预约服务,去年收入下降逾20%,至1.01亿元。新氧解释说,这是为终端用户提供的补贴增加所致。

了解这三个收入来源的性质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新氧需要改变商业模式。该公司通过将用户推荐给实际的诊所经营者来赚取预约服务费,这与受到更严格监管的医疗广告业务十分相似。

通过进入医疗产品市场,主要是注射产品,并建立自己的诊所连锁机构,新氧可以更像一个直接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而不是为其他公司提供服务的推广者。

公司向更直接的美容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转变仍在进行中,但随着包括年轻男性在内的年轻用户,开始专注于肉毒杆菌和透明质酸注射等轻度美容治疗,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肯定有很多钱可赚。

根据新氧2019年招股书中的研究,2018年中国医美服务行业规模达1,217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到3,601亿元。当然,那是新冠之前,竞争对手——更美整形最近的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3,115亿元,同比增长20%。

那么,新氧与上市竞争对手相比如何呢?新氧的市盈率为21倍,落后于领先的植发服务提供商雍禾医疗(2279.HK)的38倍。但香港医疗美容中心运营商完美医疗(1830.HK)的市盈率只有12倍。

新氧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吗?雅虎财经调查的四家分析机构中有三家是这么认为的,给予公司“强力买入”评级,而第四家分析机构则给出“购买”评级。在疫情大流行和监管打击中,新氧似乎保持了相对良好的形势,至少目前来看,新氧的胜算很大。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诺亚控股上季纯利大增62.6%

财富管理公司诺亚控股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亿元(约8,890万美元),按年下跌7.4%,净利润达2.1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经营利润1.719亿元,则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注册客户数为466 ,153人,同比增长1.3%;活跃交易客户数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产品分销规模达170亿元,年增19.1%,其中海外产品分销86亿元,增11.2%。资产管理规模维持稳定,截至9月30 日合约管理资产为1,435亿元。关联公司投资权益变动的公允价值增加,则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减少、保险产品分销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国经纪交易商牌照,亦开始在各业务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改善获客能力、提高效率,进一步强化全球布局与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强健的资产负债表为未来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诺亚控股港股周三早盘无涨跌,至中午休市报17.99港元,该股过去6个月累升约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