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8.HK FXI.US
China has launched a rescue mission for slumping Hong Kong and mainland share markets after the Hang Seng index fell below 15,000 points.

中国内地与港股市今年开局不利,恒指一度跌破15,000点关口,上周终于迎来好消息

重点︰

  • 中央上周连续出台多项提振经济和稳定股市政策,刺激恒指上周累涨4.2%,扭转今年开局连跌三星期的弱势
  • 官方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同时鼓励央企透过回购及增持,刺激央企股价大涨

 

欧美美

终于,内地与香港股民等到了好消息。

1月8日,上证指数率先跌破2,900点关口,上周一进一步失守2,800点,至于香港恒生指数今年开局非常不利,在外资持续沽货下,连港交所(0388.HK)行政总裁欧冠升也公开表示市场对港股欠缺信心,已跌至接近“投降点”。市场信心不足,恒指上周曾跌破15,000点,最低曾见14,794点,距离2022年10月底创下的14,597点的低位只差约200点。

正当市场万念俱灰之时,外媒彭博于1月23日突然援引消息称,中央正考虑一系列稳定股市措施,当中最令市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措施包括设立高达两万亿元的平准基金,以不同方式投资A股,包括沪港通及深港通,资金主要来自中国境外机构;另外,政策也将包括支持人民币汇率,并通过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或中央汇金,向A股投资最少3,000亿元的本地资金。

消息一出,恒指当天曾反弹超过550点,最终收市涨392点,重回15,000点以上。翌日,人民银行连放大招,行长潘功胜罕见地亲自召开记者会,并在会上宣布降准50个点子,幅度比市场预期的高出一倍,并向市场释放一万亿流动性,反映中央全力提振经济及阻止股市继续下滑的决心,刺激内地与香港股市持续反弹,恒指再涨545点。

其后中央的政策浪接浪,先是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及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并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到不超过2,000万元;为支持房地产企业保交楼,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公布,将允许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偿还存量房领域的相关贷款及公开债券,提高内地房企的资金流动性,一度刺激内房股全线飙涨。

最令市场振奋的,是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同时鼓励央企透过回购、增持等方法向市场传递信心及稳定市场预期,该政策相当于国企负责人如果想“升官”,其中一个考核便是公司的股价,股价过低将影响个人升迁。

消息一出,中国电信(0728.HK; 601728.SH)一马当先表态,称正积极研究市值管理;中海油(0883.HK; 600938.SH)首席执行官及总裁周心怀也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一直按市场监管局和国资委要求,积极谋划市值管理工作,更有专门团队跟踪研究。

隐忧是中美博奕

一众“中特估(中国特色估值股票)”全线抽升,成为这次引领大市回升的主要动力,中海油连涨四天,累升约11.3%,其A股也涨了11.8%;中石油(0857.HK; 601857.SH)更累涨16.5%,A股升幅更大达20.6%;连走势较落后的中国石化(0386.HK; 600028.SH),其AH股在四天内都累涨约10%。

其他“中字头”股份如中国移动(0941.HK; 600941.SH)、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0762.HK),分别累升约5%、7%及11%;至于煤炭股中国神华(1088.HK; 601088.SH)也累涨11.3%,市值较低的中铝国际(2068.HK; 601068.SH)更曾单日狂飙超过40%,就连股价长期横行的内银股都升百分之三至四,相当夸张。

中央连环出招后,恒指全周累升643点或4.2%,扭转1月开局后连跌三周的弱势。投行美银引述EPFR的数据,截至1月24日的一个星期内,中国股票基金录得119亿美元资金净流入,规模创下2015年7月以来新高,至于追踪中国股票的最大交易所基金之一的安硕中国大型股ETF(FXI.US),其看涨期权在上周更录得一年多以来最高成交额,反映市场看好中国股票。

“人民银行最近的政策非常积极,下一步或许在农历新年后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及贷款基础利率(LPR)。在中央一连串的稳定股市政策下,内地与香港股市的气氛开始好转,估计恒生指数短期低位已经确认。”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说。

不过救市也非万能,内地与香港股市过去三年陷入漫长熊市,除了因为中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外,最困扰市场的仍是中美博弈。例如恒指成份股中的联想集团(0992.HK)及药明生物(2269.HK),1月26日便突然传出可能受到美国制裁,前者有报道称美国政府将禁用联想计算机,后者则因为美国议员拟将提交法案,限制药明生物等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获得联邦合约,药明系股份一度急挫超过20%,拖累恒指表现。

黄德几都认为,现时投资者都像惊弓之鸟,“金融市场一遇到不明朗事件,肯定先沽货,就算药明管理层有响应,也无阻跌势,反映在中美博奕的大前提下,市场非常怕美国制裁带来的影响。美国今年总统大选,政策大方向仍会针对中国,投资者应尽量避开相关股份”。他称,“中特估”可能是投资者的理想之选,因这类股票不受美国影响,而且估值低息率高,防守性较强。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赣锋锂业拟配股及发可转债筹25亿元

锂生产商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有股份限公司(1772.HK; 002460.SZ)周二公布,拟配股及发行可换股债券,共筹集净额25.15亿元,拟用于偿还贷款、产能扩张及建设、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配股部分,公司建议配售4,002.56万股新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9.02%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95%,每股配售价29.28港元,较H股昨日收市价30.98港元折让5.49%,集资净额11.69亿港元。 另外,公司建议发行于2026年到期的13.7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按年利率1.5%计息,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33.67港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30.98港元溢价8.68%,可悉数转换为4,068.904万股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9.16%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98%。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13.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82.58亿元,同比下降13.3%,亏损由去年同期的7.59亿收窄至5.36亿元。 周二公司股价低开,至中午休市报30.08港元,跌2.9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中期业绩亮丽 蓝思盈利升逾三成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300433.SZ)周一公布香港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14.2%,盈利增长32.7%至11.43亿元,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为9.4亿元,同比上升42%。 各项业务表现理想,期内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收入271.8亿元,同比增长13%,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6.5%至31.6亿元,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近15%。公司指出,收入增长主要是头部客户量产多款新品。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将持续深化全球产能布局,强化材料模组整机垂直整合优势,丰富高附加值产品矩阵。 蓝思科技周二开市微跌0.32%报24.56港元,公司自今年7月上市累计上升逾3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aiyunshan supports stock price with high dividend yield despite plain business performance

白云山业务欠惊喜股息率高助撑股价

白云山大健康业务中期利润升14%,主要来自王老吉贡献 重点: 受大南药业务影响,白云山中绩倒退 饮料业务竞争大,王老吉开拓海外市场   白芯蕊 凉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王老吉凉茶及多款中药产品的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4.HK;600332.SH),最近公布中期业绩,虽然饮品业务表现强韧,但制药业务仍缺乏起色,令净利润按年倒退1.3%。 白云山前身是为广州药业,集团于1997年成立,同年在港交所挂牌,2001年亦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13年完成合并白云山,随后公司名称由广州药业改名为白云山,目前大股东是广州医药集团,持有白云山45.04%股权,广州医药集团则是广州市人民政府旗下企业。 大健康业务占利润51% 集团完成重组后,基本完成“大南药”、“大商业”及“大健康”业务布局,其中大健康业务是白云山利润主力来源,上半年利润总额为15.8亿元,按年升13.9%,占集团总利润金额51.1%。大健康业务主要由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组成,主要产品包括王老吉凉茶、荔小吉系列、润喉糖、龟苓膏等产品。 尤其王老吉品牌更是集团王牌,该品牌于1828年创立,最早以凉茶铺形式出现。王老吉积极现代化转型,广药集团于1992年获得“王老吉”商标,并以红罐“王老吉凉茶”迅速在中国走红,一度与加多宝集团就“王老吉”商标展开法律纠纷,但最终由白云山持有,目前王老吉在凉茶市场市占率高达70%。 不过,以收入计算,集团大健康业务上半年收入只有70.26亿元,占集团总收入418.34亿元的16.8%,比第一大收入的大商业业务的290.63亿元少得多。所谓大商业业务,主要经营医药流通业务,包括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的批发、零售与进出口业务等。 大商业收入多毛利率低 虽然大商业业务收入占比高,但毛利率却不高,上半年只有6.13%,利润总额只有3.46亿元,占集团总利润金额仅11.1%。相反,以王老吉为主的大健康业务,毛利率高达44.67%,更按年升1.69个百分点,因此大商业业务虽然收入多,但利润贡献却比大健康业务少。 大健康业务由王老吉凉茶支撑,上半年利润也录得增长,但面对内地饮品业百花齐放,尤其新茶饮市场不断扩张,中国凉茶市场亦近天花板。据尼尔森调查显示,18至35岁主力消费群体中,选择王老吉作为解渴首选的比例已从2022年前的43%,大降至今年3月的27%。 王老吉拓海外觅商机 王老吉作为中国凉茶业龙头,为对抗茶饮新势力,近年也积极开拓其他新口味,以迎口顾客需要,例如推出无糖味凉茶、茶花风味凉茶等新品。 除此之外,白云山也为王老吉凉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集团于2024年启动海外品牌标识“WALOVI”,品牌已在美国、泰国、意大利、沙特、马来西亚等多国陆续发布,尤其是主攻东南亚与北美市场,并与美国Costco、亚马逊、展开深度协作,以扩大海外商机。 不过,白云山大南药业务仍拖集团后腿,继2024年收入下跌10.4%后,最新业绩仍未见好转势头,今年上半年收入按年跌15.2%至52.4亿元,当中中成药收入跌幅达20.1%至32.5亿元,化学药则下滑5.9%至20亿元。 白云山的大南药板块主要涉及中成药及化学药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陈李济药厂、何济公药厂、潘高寿药业、白云山等中华老字号企业,不过面对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白云山化学药王牌辉瑞仿制药金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去年存量激增49.78%,暗示销售压力大,已为大南药业务敲响警钟。 另一方面,白云山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一大问题,由于缺乏持续爆款新药登场,造成大南药业务表现呆滞。幸好白云山已有针对性部署,出资近15亿元设立广药基金二期,该基金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开展生物医药股权投资,从中获得投资收益,盼扭转投资新药不足的问题。 整体来讲,白云山股息率不俗,预期股息率分别为4.9%和5.4%,比10年期美债息4.3厘高,加上美国潜在减息空间大,变相支撑股价,但由于业务惊喜度不足,除了大南药业务倒退拖累外,王老吉业务则面对新兴茶饮市场竞争,故股价上升空间未必太大,只会在区间浮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同店销售下跌20% 九毛九盈收双降

餐饮运营商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上周五公告称,因国内消费趋谨,致三大主力品牌同店销售额骤降,上半年公司营收及利润同比跌幅均超10%。 财报显示,截至6月的半年间,营收同比下降10.1%至27.5亿元,上年同期为30.6亿元。当期利润同比下滑16%至6,070万元,上年同期为7,230万元。核心品牌太二直营店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9%,规模较小的怂火锅及九毛九品牌分别录得20.1%和19.8%的跌幅。 伴随销售恶化,本季度公司净关店42家,约占门店总数5%,总门店数缩减至729家。 九毛九周一收跌2.2%至2.7港元,年内累计跌幅约22%。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