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NE.US 6160.HK
BeiGene was slapped with a patent lawsuit by U.S. rival AbbVie in June, and suffered another blow to its global ambitions in July when Novartis pulled out of a drug collaboration.

 由于两大核心产品海内外销量超预期,这家生物制药公司二季度产品收入同比大增81.8%

重点:

  • 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百悦泽二季度全球销售额3.08亿美元,增幅达139%
  • 继6月被艾伯维指控专利侵权,诺华也于7月中退出一项合作计划,令该公司的产品出海大计接连受阻

 

陈嘉仪

专注于开发创新抗肿瘤药的百济神州有限公司(6160.HK; 688235.SH; BGNE.US)最近公布了相当亮眼的二季度业绩,见证了其自主研发产品开始踏入收成期。

百济神州上周三公布,二季度总收入达5.95亿美元(42.5亿元),同比大增74%,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销售增长;同时,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5.66亿美元,大幅缩减32.7%至3.81亿美元,主要因为期内产品收入的81.8%增幅,抛离经营费用的17%增长,令经营表现改善。

百济神州已上市的三款自研产品中,全国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淋巴瘤的百悦泽,以及在国内PD-1领域占先的百泽安,是两大销售主力。季内,作为强效BTK抑制剂的百悦泽全球销售额达3.08亿美元,同比飙升139%;其中美国销售额约2.24亿美元,大幅增长152.9%。百泽安于内地销售额则为1.5亿美元,增幅为42.5%。

以上半年计,集团总收入约10.43亿美元,同比增长60.9%;净亏损约7.3亿美元,缩减2.71亿美元或27.1%。其中百悦泽全球销售额5.19亿美元,增长123%,主要受益于美国销售额大增132%至3.62亿美元。百泽安内地销售额则达2.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虽然百济神州季绩理想,但投资者的反应相当飘忽,在公布业绩后一天,其股价下挫3.3%,但翌日却回升6.2%。有券商则调升其目标价,瑞信认为该公司二季度收入升幅优于预期,主要是因为百悦泽销量理想,协助亏损收窄,加上销量组合持续变化以及经营杠杆增加,把目标价从180港元小幅调升至180.6港元,评级维持“跑赢大市”。

东吴证券则指出,百悦泽在全球多中心“头对头试验”中,打败了美国药厂艾伯维(ABBV.US)与强生公司(JNJ.US)合作研发和商业化的领先产品伊布替尼,上半年获批跻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一线用药,将为百悦泽的海外销售带来持续高速增长。此外,由于另一主力产品百泽安在中国境内已获批11项适应症,其中医保纳入9项适应症,考虑到二季度产品收入增长超过了经营费用增长,看到了盈利信号,决定维持“买入”评级。

不过必须留意的,是该公司实质仍处于亏损状态,在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更已累计亏损57.43亿美元,主要反映其重研发和自主“出海”模式的产品销售成本、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开支仍然高昂。此外,也包括因美元走强,按美元计价子公司所持外币货币价值重估,所录得的汇兑损失。

诺华退出合作

至于百济神州的另一个隐忧,是接二连三的商业纠纷,可能会成为其进军全球的障碍。

虽然该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BMY.US)因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被召回、因此自2020年展开的诉讼,已于8月1日达成了仲裁和解,对方同意在无现金补偿下,向百济神州出让所持约2,327万股公司普通股,换取终止双方签署的许可和供应协议。但今年6月,该公司却遇上更大挑战,遭美国药企艾伯维通过旗下Pharmacyclics LLC对百济神州和其美国分公司BeiGene USA提出申诉,声称百悦泽涉嫌侵犯其专利。

百悦泽是百济神州首个成功商业化的自研产品,2019年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成为第一款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抗癌新药,目前已在美国、中国、欧盟、英国等超过65 个国家及市场获批,证明获得欧美主流市场认可,而且增长势头迅猛。

由于其在全球多中心头对头试验中,在有效性、安全性层面均优于艾伯维的伊布替尼,而伊布替尼曾经是血液瘤领域的领跑者。因此,艾伯维眼见百悦泽美国销量以倍速增长,藉专利诉讼试图加以遏抑,在制药商是很常见的现象。

虽然百济神州已响应会奋力辩护,并强调百悦泽是基于公司的原始开发,但类似诉讼往往拖延数年,期间可能会为其销售带来不稳定因素。

除此以外,跨国药企诺华制药(NOVN.SWX)于7月上旬决定退出公司在研的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项目,对百济神州也是一个打击。TIGIT一度被看好可成为新一代免疫治疗靶点,根据双方最初的协议,百济神州通过对外授权,能获得诺华分阶段付款逾28亿美元,而这次终止协议,虽然不会影响前期已收到的3亿美元现金首付款,但余款难有着落,恐怕会影响未来收入。同时,诺华的退出也可能被市场理解为投下不信任票,或意味该项目前景并不乐观。

估值方面,百济神州暂未录得盈利,可与同类创新药公司君实生物(1877.HK; 688180.SH)的市销率作比较。百济神州最新市销率为12.3倍,稍低于君实生物的13.6倍,但由于君实的港股今年已累挫逾五成,反观百济神州的港股跌幅仅12.7%,意味市场对后者的看法可能稍为乐观,说不定在今年稍后时间,百济神州能享受较明显的估值修补。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山东黄金受惠金价急涨 首三季盈利有望翻倍

黃金生產商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二预告今年首三季业绩,截至9月底止料盈利在38亿元至41亿元间,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长介乎83.9%至98.5%。 公司表示,由于统筹优化生产布局,强化核心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了运营效能。同时,由于黄金价格在期内上行,导致公司利润大幅上升。 山东黄金指出,在黄金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将加大各类基础工程投入,进一步增加生产设备、更新工人配备,并逐步将矿山采掘外委施工转为自营。 公司周三开市跌5%报38港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上升逾两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tting on AI glasses potential, Goertek and Sunny Optical forge ‘Optical Alliance’

看好AI眼镜前景 歌尔与舜宇打造“光学同盟”

舜宇的技术与歌尔的产能接轨,或将为中国光学产业带来一个新巨头 重点: 歌尔光学与上海奥来将组成新公司歌尔奥来光学,舜宇光学成为第二大股东 上海奥来拥有全国唯一一台投入光波导量产的阿斯麦光刻机   李世达 资本市场的操作,不仅能揭露产业的走向,有时更像是一个宣言。本月智能硬件及光学模组制造商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382.HK)发公告,与歌尔股份(002241.SZ)成立合资企业。 舜宇光学将旗下的上海奥来全部股权转予歌尔股份,作价19.03亿元,以换取歌尔股份旗下的歌尔光学股权,并将歌尔光学更名为“歌尔奥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再向新公司注资2亿元,完成后舜宇光学持合资公司约31.31%股份。 这项交易的关键在于“光波导”技术。 AI眼镜的灵魂 所谓“光波导”(Waveguide),是AR显示系统中最核心、也是最昂贵的部分。简单来说,它是一种能“导光”的透明光学结构,用来在透明基板上刻蚀出奈米级光学结构,使虚拟影像能在使用者眼前准确浮现。对AR眼镜而言,光波导就相当于“灵魂”,决定了整机的显示效果、视野范围与能耗表现。 上海奥来正是这项技术的佼佼者。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子公司,专注于碳化硅光波导与衍射光学元件的晶圆级制造。它拥有全中国唯一投入光波导量产的阿斯麦光刻机,并在上海临港打造了总投资32.8亿元的12英寸晶圆产线,被视为中国光波导技术商业化的里程碑。 虽然研发能力出众,上海奥来却长期面临“技术孤岛”困境——产品先进但缺乏市场出口。而歌尔正是这座桥梁,这家以代工见长的企业,长期为Meta、Pico等国际品牌提供VR与AR模组,拥有成熟的量产与供应链管理能力。 对歌尔而言,奥来的加入不仅意味着获得核心技术,更是让它从“代工厂”升级为掌握自主光学专利的系统供应商,进一步强化其在AI可穿戴设备供应链中的地位。合并后的新歌尔光学,有望整合舜宇的晶圆制程与歌尔的模组产线,产能规模可望达行业顶尖水准。 据京东消费电子事业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八倍,天猫与抖音电商平台亦录得超过六倍的相关搜寻与销售增幅。行业机构Wellsenn则指出,到2030年,全球AI眼镜销量有望超过9,000万副,是成长最快的可穿戴产品。 AR眼镜的生产最受限于光波导的良率与成本,目前全球能稳定量产的企业屈指可数。舜宇与歌尔的结盟,正是在这个临界点出手,前者提供制程突破,后者掌握整机出货与系统整合能力。 两家公司也都有合作的充足理由。歌尔股份近年一直试图摆脱“果链”企业的印象,积极拓展非苹果业务,降低单一客户依赖。2024年,苹果业务占比已从2020年的48.08%降至31.96%。公司战略重心明显向AI硬件倾斜,尤其是AI眼镜市场,近期分别收购香港结构件企业米亚与英国Micro-LED公司Plessey,显示长期押注光学的决心。 光学巨头诞生 舜宇光学也是类似逻辑,在手机镜头业务增速放缓后,公司正寻求高附加值领域的新成长引擎,从业绩来看,上半年舜宇光学纯利按年下降超过20%至约7.2亿港元,毛利率则降至约19%,为近三年低位,主要受智能手机镜头需求疲弱及平均售价下滑影响。而借由与歌尔的股权合作,能够将研发转化为实际市场收益,减少长期资本负担。 市场显然是看好这桩交易的。在8月下旬消息公布后,舜宇光学股价一度升逾11%,如今虽稍有回落,今年以来仍升23%。目前舜宇光学市盈率约25倍,高于大立光(3008.TW)的14倍,但低于丘钛科技(1478.HK)的37倍,若新业务能够增强盈利能力,公司估值也有望持续上升。 歌尔与舜宇的结盟,像是中国光学产业的重要宣言,也是对穿戴式智能产品蓬勃发展的预言。当AI与AR融合的时代全面到来,舜宇与哥尔的“光学同盟”,也许正是全球产业重构的前奏。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传音手机全球销售超越Vivo

IDC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星(005930.KS)和苹果(AAPL.US)在第三季度继续引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制造商小米(1810.HK)、传音(688036.SH)和Vivo跻身前五大厂商。在一个重大转变中,传音三季度的强劲增长使其超越Vivo,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销售商。 IDC数据显示,三星三季度以6,140万部出货量(市占率19%)蝉联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冠军。苹果紧随其后,销量同比增长2.9%至5,860万部,全球市占率达18.2%。小米位居第三,市场占有率达13.5%,在前五强中其增幅最低,只有1.8%。传音在取得13.6%的同比增长后,市占率达9%,Vivo则以8.9%市占率位列第五。 当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6%,达3.227亿部。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科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辞职

房地产开发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公告,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提交辞职报告,董事会选举深圳地铁总经理黄力平为新任董事长。 据财新报道,辛杰辞职前已失联多时,最后一次更新朋友圈为9月14日。9月下旬起即有消息指他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辛杰同时兼任深圳地铁董事长与党委书记,官方尚未公布是否同时卸任该职。 辛杰现年59岁,长期服务于深圳国资体系,2017年起接掌深圳地铁。任内推动“轨道+物业”模式,并于2017年主导深圳地铁以约664亿元入股万科,成为第一大股东。惟随房地产市场低迷,深圳地铁自2020年起业绩转弱,2024年更出现335亿元巨额亏损。 2025年初,辛杰兼任万科董事长,主导公司债务重整。过去八个月,深圳地铁在深圳市政府主导下已十度出手注资万科,累计提供近260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偿还债务及维持流动性。 这是万科九个月内第二次更换董事长。接近万科人士表示,新任董事长黄力平熟悉公司运作,预料此番人事变动不会影响万科改革与化险进程。 消息公布后,万科港股周一下跌3.26%,收报5.04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