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NE.US 6160.HK 688235.SHG
The innovative drug maker’s product revenue rose 82% to $747 million in the first quarter, with its star drug on pace to possibly net $2 billion for the year.

这家创新药生产商今年一季度来自产品销售的收入达到7.47亿美元,同比增长82%,王牌产品全年收入有望冲击20亿美元

重点:

  • 百济神州旗下替雷利珠单抗在一季度的“出海”进程顺利,预计下半年在美国上市
  • 当医药同行纷纷大裁员,其员工数目反而同比增加1,400人,达到10,600名

 

莫莉

在中国创新药行业,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GNE.US; 6160.HK; 688235.SH)是特殊的存在。一方面,这间公司手持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Blockbuster drugs),营收连年创新高;另一方面,它堪称最舍得花钱投入研发的药企,公司成立以来长期亏损,何时能为股东带来盈利回报仍是未知数。

今年5月8日,百济神州公布今年一季度财务业绩,期内总收入达7.52亿美元,同比增长68%,其中来自产品销售的收入达到7.47亿美元,同比大升82%。期内,公司仍录得2.51亿美元净亏损,但较去年同期的亏损3.48亿美元收窄27.9%。财报公布后,其美股连续两日上扬,累计涨幅约5%,显示投资者对这份财报看法积极。

从产品收入来看,百济神州的王牌产品泽布替尼销售增长强劲,作为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已经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药物,继去年收入突破10亿美元后,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达4.89亿美元,全年收入有望冲击2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的销售额达到3.52 亿美元,同比上升153%,主要得益于该产品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市场份额提升,欧洲市场也亦贡献6,680 万美元收入,同比大增243%。

另一款产品替雷利珠单抗的潜力也不可小觑,一季度销售额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虽然增速无法与泽布替尼相比,但替雷利珠单抗在一季度的出海进程顺利,获得多项市场准入批准。欧盟委员会批准该药物用于治疗三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适应症,包括一线及二线治疗。

3月,替雷利珠单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化疗后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二线治疗,这也是第二款在美国市场获批的国产PD-1抗体药物。替雷利珠单抗当前尚未在欧美市场实现商业化,公司正在自建海外销售团队,预计下半年在美国上市,有助进一步扩大收入来源。

目前,百济神州在研药物的管线超过60款,覆盖多种技术平台和药物模式,包括单抗、双抗/多抗、ADC、细胞治疗、mRNA等,涉及血液瘤以及肺癌、乳腺癌、胃肠癌等实体瘤领域。下一步值得期待的自研管线包括Sonrotoclax,这款BCL-2抑制剂已经开展了4项注册临床,包括联合泽布替尼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CLL)患者的一项全球关键性三期试验。

逆市扩张 加大投入

在高息环境下,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热潮冷却,资本希望创新药企能更好地平衡规模和盈利之间的关系。有投资人指出,国内头部创新药企业在资本助力下,营收已经做到几十亿元规模,可是仍然在亏损,高度依赖外部输血,或无法令投资人信服公司能从产业层面实现正回报。

对于何时能实现盈利,百济神州的管理层一直闭口不谈,因为公司拥有庞大候选管线,堪称一台“烧钱机器”。由于临床前项目推进至临床、早期临床项目推进至后期发展阶段,一季度的研发支出同比增加13%至4.6亿美元。泽布替尼的销量大增背后,也离不开水涨船高的销售及管理费用,这部分支出同比上升30%至4.3亿美元,而研发费用和销售管理费用,已占当季收入达61.2%和57.1%。

在连年亏损之下,百济神州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从2021年底的43.76亿美元,降至一季度末的28.07亿美元。随着持续进行候选药物开发、寻求监管机构批准、扩张生产及制造设施以及商业化在研药物等,公司的支出还将进一步上升。投行建银国际在最新研报中指出,考虑到提升产品收入所需的销售成本,将百济神州2024至2026财年的销售和行政成本预测分别上调10%、13%、27%,并且将明年的净亏损预测上调2%至4.49亿美元。

事实上,除了研发和销售的正常支出外,百济神州也没有停下扩张步伐,距离削减成本、实现盈利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远。当医药同行纷纷大裁员时,其员工数目却同比增加1,400人,达到10,600名全职员工。此外,最新财报还披露,百济神州将投资7,400万美元,在上海建设一个新的研发中心。

坚定的逆市扩张策略,显示出百济神州对自身业务发展以及融资能力的信心,但新药研发相当艰巨,候选管线药物中,能否再出现像泽布替尼的重磅炸弹药品?百济神州的市销率约为6倍,低于同样手握出海PD-1药物的君实生物(1877.HK; 688180.SH)的8倍港股市销率。百济神州下半年的产品出海道路能否顺利、成本控制能否有进一步效果,值得投资者持续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轩竹生物招股 集资约7.8亿港元

四环医药(0460.HK)分拆的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于本周一公开招股,共发售6,733.4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1.6港元,一成作公开发售,每手入场费5,858.5港元,集资总额达7.8亿港元,本月10日截止认购,15日开始在港挂牌。 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当中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项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以及一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等。 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的净亏损达3亿元,去年更高达5.56亿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请开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为1.11亿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ery zooms out of the IPO gate. Now, it needs to show investors its longer-term value

奇瑞冲出IPO起跑线 亟需展现长期价值

这家中国领先的汽车出口品牌于9月25日挂牌上市,融资逾10亿美元,其股价在前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4% 重点: 奇瑞股票自上周IPO以来取得稳健开局。与其国内最大竞争对手相比,市盈率仍有上升空间。 维持高增速将成为这家车企的首要挑战——正是这种增长态势使其跃居中国汽车出口榜首,并成为今年国内第六大新能源车销售商   阳歌 奇瑞汽车(9973.HK)以发行价区间上限定价成功募资逾10亿美元,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车企IPO,市场为之振奋。而现在考验真正来临: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出口领头羊,奇瑞必须持续向长线投资者证明,为何其仍是在国际巨头与本土劲敌混战的全球汽车红海中的优质标的。 估值维度显示,投资者已给予公司较强信心。但着眼长远,奇瑞须维持令人艳羡的增长动能——近期的出口规模对增长贡献很大。在中国市场饱受产能过剩与激烈竞争困扰的态势下,随着利润率承压,公司还需证明能实现长期盈利。 年内出口量突破关键临界值——占比超总销量一半——已成为奇瑞持续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与盈利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最早出海的车企之一,公司自2003年起稳居汽车出口榜首。但本土竞争对手亦在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意味着中国车企的海外角逐将日趋白热化。 奇瑞股票上周四登陆港交所首日收涨3.8%。此次上市共募资91.5亿港元(11.8亿美元),获得本地与国际投资者踊跃超额认购。 上市三天后,该股收报32.02港元,较30.75港元发行价上涨4.1%,对应市值约240亿美元。参照来看:国内龙头车企上汽集团(600104.SH)与奇瑞体量相当,市值约1,940亿元人民币(270亿美元);美国巨头通用汽车(GM.US)580亿美元的市值则超出奇瑞两倍有余。  但按市盈率衡量,基于2024年利润的约12倍估值而言,奇瑞仍有上升空间——因为国内另两家头部民营汽车产商的市盈率,比亚迪(1211.HK; 002594.SZ)港股为22倍、吉利汽车(0175.HK)为20倍。 这样的对比显示了奇瑞向同行更高估值水平靠拢的向上空间,但这仍意味着奇瑞需保持基本面稳健以证明其长期潜力。随着奇瑞开启上市公司新征程,任何失误都可能对该潜力构成压力。 出口劲旅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奇瑞位居中国汽车销量第五。其同期销量同比劲增22%至860,126辆——在前十厂商中增速位列第二(多数厂商增速不足12%)。 据其微信公众号月度销量快报:8月奇瑞汽车销售的242,736辆汽车中,主品牌奇瑞占比约三分之二,另一主力品牌捷途(Jetour)贡献约22%。总部位于安徽的奇瑞汽车贡献了其母公司奇瑞集团约95%的销量,旗下还拥有星途(Exeed)、iCar、智界(Luxeed)等品牌。 出口与新能源车的双重优势构成奇瑞最核心的竞争壁垒——这也正是中国车企增长最迅猛的两大领域,也是对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8月奇瑞集团出口量同比增长32.3%至129,472辆创单月新高,海外销量首次超越国内,占当月总销量242,736辆的过半份额。为推进出海战略并抵御未来贸易风险,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并于越南和泰国新建合资工厂。 新能源车板块增速更为可观:奇瑞集团8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飙升53.1%至71,218辆,占当月总销量30%。国内市场上,据乘联会统计,公司新能源车销量年内前八个月同比激增64%至309,025辆,攀升至全国第六。 相较而言:同期新能源龙头比亚迪国内销量仅增5.5%,特斯拉销量则实际下滑6.9%。 这些业绩表现如何体现在核心财务指标上?2025年一季度奇瑞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682亿元人民币,增速虽强劲但较2024年有所放缓。增速放缓部分是因为席卷中国车市逾年的价格战拖累全行业价格下行。在此背景下,奇瑞汽车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9%降至12.4%。 通过成本管控,特别是行政管理支出骤降40%,公司充分对冲毛利率下滑影响,研发支出则基本持平。最终奇瑞当季盈利达47.3亿元(去年同期24.8亿元)几近翻番,较2024全年37%的利润增速显著提升。 但成本管控终非长久之计,对研发等需持续投入方能保持领先的领域尤甚。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价格战令所有竞争对手同样面临利润下滑。2025年有关部门对缓解汽车等领域价格战采取更积极的举措。若政策见效,则将惠及整个汽车行业。而奇瑞的核心优势仍在于其出口实力,以及国内外新能源车业务的快速增长。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泰车联首挂午收升4成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挂牌,开市即升32%报135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142.8港元,升40%。 公司发售1,043.69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02.23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529倍,国际配售超额2.7倍,集资净额9.19亿港元。 集资所得的30%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于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约20%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10%用于整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收购,余下10%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