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hu does Q&A

亏损15年的知乎 靠压成本首录季度盈利

这家有时被称作“中国版Quora”的公司,正依靠一款新的人工智能工具,以改进专家针对用户提问的答案,从而实现增长 重点: 知乎在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但由于营销和教育服务均出现大幅下滑,它的收入下降了25% 这家知识分享平台新推出的知乎直答可能取得成功,该平台使用人工智能来增强其核心的问答服务務    谭英 自2010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知识分享平台知乎(2390.HK,ZH.US)终于在去年第四季度找到应对盈利挑战的答案,让等待突破十多年的投资者感到高兴。 实现盈利之际,知乎对用户更加挑剔,放弃利润较低的用户,转而专注消费能力更强的用户。公司还认为,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会将其知识分享内容提升到新的水平,称其正利用这项技术,补充传统由专家对用户问题提供的答案。 其里程碑式的财报显示,知乎本季度盈利8,640万美元,扭转去年同期净亏损1.031亿美元的局面,尽管期内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5%至8.592亿元。公司扭亏为盈的部分原因,是毛利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达到62.9%。 收入暴跌的同时,知乎的月平均用户数同比下降18%,从上年同期的9,900万下降到8,140万,反映中国企业近来呈现出的一个主题,即注重用户质量而非数量。知乎全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年度亏损1.69亿元,不过相比上年同期的8.4亿元亏损有很大的改善。 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周源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是知乎的重要里程碑,是对我们战略聚焦和卓越执行力的最佳证明。” 2022年2月上任的首席财务官王晗,可能是知乎实现盈利的重要推动者。除其他因素外,公司第四季度设法让收入成本同比下降31.5%,超过了25%的收入降幅。但他也暗示盈利可能是暂时,他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知乎今年可能会“选择暂时保持整体略微亏损,以继续追求和抓住知乎与人工智能更深层次融合带来的潜在机会”。 知乎将其业务分为三大领域:付费会员、面向传统广告商的核心营销服务,以及较晚推出的职业培训教育服务。第四季度,营销服务遭受重创,收入大幅下降,从上年同期的4.65亿元下降约三分之一至3.16亿元。这个下降推动付费用户成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尽管其付费用户数量同比下降8%至4.2亿。职业培训表现最差,下降约一半至8,400万元。 知乎解释,营销服务收入下降是因为“有意”选择放弃一些“边缘”用户,并“放弃低质量收入来源”。 知乎经常被拿来与美国问答网站Quora进行比较,它试图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知识分享这核心功能提升到新的水平,旨在通过为专业人士提供顶级的、可验证的数据,来改造其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公司表示,这样的定位使其有别于同行,并且有助于吸引那些一向在寻求最新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触达受众的广告商。 变现困难 董事长周源解释,知乎知识渊博的用户群体和深度内容,一直以来都难以在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下变现,因为这种模式更注重高流量和用户长时间的参与,这在以娱乐为主的平台上更为常见。 他说:“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情况已被彻底扭转。如今,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更看重由顶级专家生成的高质量答案。” 他还坚称,广告商越来越关注内容的质量,以及这些内容能否在人工智能生成引擎的优化中被展示出来。 知乎从去年6月开始在其业务中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当时它推出了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搜索平台知乎直答,该平台目前已经吸引了1,000万的月活用户(MAU)。知乎直答拥有基于专家群体的回答,以及其他数据源生成的自有内容,用户既可以获得专家的意见,也可以从有数据支撑的来源获取答案。 截至第四季度末,知乎累计拥有7,170万内容创作者或通过回答问题提供内容的用户,并且拥有8.746亿条内容。 董事长周源表示,知乎第四季度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内容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50%,其中包括 “众多头部企业家和行业先锋,他们进行多维度、专业、深入的讨论”。他补充说,创作者的数量同比增长了22%,知乎优先考虑吸纳高科技内容创作者,包括很多播客创作者。 2月11日,知乎宣布知乎直答接入DeepSeek的R1模型后,股价上涨了13%。此后,知乎的股价一直保持高位,不过它仍远低于2021年3月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以及一年后在香港二次上市后的历史高点。按目前的水平来看,该股较纳斯达克IPO价格下跌了一半以上,尽管该股自今年初以来已上涨了约15%。 周源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对知乎直答赞誉有加,希望向投资者和分析机构展示该技术真正改变公司的潜力。 他说:“我们实行了全新的方式让人工智能接入我们的社区。”他续称:“我们将继续深化这种整合,以扩大我们专家网络的影响力。其次,人工智能会增强我们社区的很多工作流程,提升高质量内容创作分发的效率,我们相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 首席财务官王晗承认,尽管很多人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但由于“幻觉问题”,该技术仍存在一些可信度问题,因此现实世界中的专家依然很重要。他补充说,知乎与中国其他娱乐风格的平台不同,是唯一一个专注于专家和专业人士的平台。 雅虎财经调查的七家分析机构都和周源、王晗一样,对知乎充满热情,其中六家将知乎评为“买入”或“强力买入”,尽管它们预计该公司今年将重回亏损状态。 按照大多数标准来看,该股似乎被低估,它的市销率为0.79倍,远低于短视频和直播网站快手(1024.HK)的1.86倍和搜索领头羊百度(BIDU.US; 9998.HK)的1.75倍,后者也是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但这些竞争对手都是盈利的,知乎可能还需要证明它能够持续盈利,投资者才会给予它更高的估值。…
H World had profit plunge for under-performed overseas hotels business

海外酒店拖后腿 华住业绩大倒退

华住集团的海外酒店业务收入增长但亏损续扩大,拖累公司业绩大幅下挫 重点: 公司全年纯利下跌近27%,四季度盈利更大跌93% 海外酒店业务录得经营亏损逾4亿元   刘智恒 经过20年的经营,华住集团有限公司(1179.HK, HTHT.US)创始人季琦终达成心愿,多年前定下的“千城万店”大计于去年达标。截至2024年底止,集团有11,147家在营酒店,合共108.8万间客房。 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表示:“于2024年,华住已达成10,000家酒店的里程碑,继续在中国持续快速扩张的步伐。于2024年,Legacy-H World新开超过2,400家酒店,远超1,800家酒店的初始目标。” 收入虽增盈利大跌 目标虽达成,可去年业绩就出现倒退,2024年收入239亿元,按年增长9.2%;盈利30亿元,较2023年的41亿元下跌26.8%。第四季度的业绩更是差劲,收入虽同比增长7.8%至60亿元,盈利却大幅下挫93.4%至4,900万元,2023年同期则有7.43亿盈利。 成立于2005年的华住集团,旗下有多个档次的酒店品牌,经济型的有汉庭、宜必思及海友等;中档有宜必思尚品、星程、全季及桔子;中高档有桔子水晶、漫心、诺富特等。高档的有Jaz in the City、禧玥、花间堂及施柏阁等。集团最奢华的酒店,则是施柏阁大观及宋品酒店。 集团酒店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主力国内的Legacy-H World,另外是负责国外的 Legacy-DH。 业务营运模式分为三类,一是租赁及自有酒店,即华住直接经营自家租用或拥有的酒店,占集团的酒店客房总数9%。 二是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占集团客房总数的91%。管理加盟是华住派驻酒店经理,以管理加盟酒店,集团向加盟商收费。特许经营模式则是华住为酒店提供培训、预订及支援服务,并向加盟商收费,但不会派驻酒店经理。至于,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以及华住商城的收入,则归类为其它业务。 Legacy-DH减值亏损严重 集团指出,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主要来自Legacy-DH的一次性重组成本,特别是第四季度确认减值亏损4.17亿元,另外是外汇上出现亏损,以及股息分派相关的预扣税增加。 事实上,从Legacy-H World经营数字显示,中国业务的运营上亦出现压力。第四季度日均房价为277元,按年跌2.5%,按季更跌8%。四季度入住率为80%,按年下跌0.5个百分点,按季跌4.9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则由2023年同期的229元下跌3.1%至222元,较上季的256元,更大跌13.2%。 不过,最影响华住全年业绩表现的,肯定是来自海外的业务。Legacy-DH去年第四季度出现经营亏损3.1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亏损6,400万元,大幅扩大3.9倍,与第三季度的4,000万元亏损比较,更增加6.7倍。 内地业务首季料增长 华住酒店预期,不计算Legacy-DH,今年首季度收入增长介乎3%至7%;全年估计,集团收入增长5%至9%。若只计算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首季收入将增长18至22%,全年则增长17%至21%。期内预计新开2,300家酒店,并关闭约600家酒店。 从华住的预期看,集团在内地的业务将可以有一个持续增长态势,但增速只是低至单位数。至于集团所作的业绩预期,是将Legacy-DH撇除计算,很明显是该项业务仍然处于困难期,华住才将其剔除在外,以免拖低整体预测的增长数据。 因此,未来华住的业绩能否再推上一个阶梯,最重要是国际业务表现。但看公司所作出的预期只集中于内地业务,料今年国际酒店的表现仍然不稳,或许持续有亏损,拖累整个集团的表现。…
Atour operates hotels

亚朵扩张网络对抗经济放缓

这家酒店运营商去年收入增长55%,但公司预测2025年增长将放缓至只有一半 重点: 亚朵第四季度收入增长38.5%,主要是由于新店开业以及销售枕头和被子等产品的零售业务增长强劲 该公司预测零售业务今年将增长至少35%,较2024年的128%增长大幅放缓    阳歌 是酒店运营商还是电商公司? 亚朵生活控股有限公司(ATAT.US)似乎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通过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客房和床铺,然后向他们出售枕头和被子等客房相关产品,取得了强劲的收入增长和丰厚的利润。与其他酒店公司相比,亚朵不走寻常路,反将酒店和零售结合在一起,使毛利率达到了令人羡慕的程度,因为零售业的利润率通常高于酒店运营。 所有这些因素在公司最新的季度报告中都有所体现,报告显示,亚朵第四季度收入增长了38.5%,利润更是增长了50.5%。但财报也充斥着一些信号,表明随着中国经济放缓,该公司的增长正在迅速放缓。目前,大部分或者说全部增长都来自新开酒店,而不是个别酒店业绩的改善。 在这一点上,亚朵绝非个案,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很快稳定下来,该公司很可能会在2026年陷入收入萎缩。鉴于增速放缓,公司预测今年的收入增长为25%,使它成为少数几家在面临如此多经济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仍敢于作出此预测的一家公司。 这个增长速度意味公司将从2024年收入增长55%的基础上减半。这也低于该公司今年酒店数量增长31%的目标,公司计划在去年底运营的1,619家酒店的基础上,在2025年新增500家酒店。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新开酒店的收入,公司今年的收入增长很容易为零或很少。 尽管面临这一切不利因素,但中国酒店股如今已成为投资者的宠儿,估值水平相对较高。亚朵目前的市盈率为23倍,而国内同行华住集团(HTHT.US; 1179)和锦江酒店(600754.SH)的市盈率甚至更高,分别为29倍和26倍。这三家公司的市盈率均高于全球巨头雅高(ACC.PA)的19倍,但落后于万豪国际(MAR.US)的30倍。 投资者似乎对旅游业颇感兴趣,因为与其他消费相关行业相比,旅游业在中国经济放缓期间,相对能够经受住考验。2022年底中国解除疫情管控后,2023年旅游业在“报复性旅游”浪潮中取得了爆炸式增长。虽然这种增长不可避免地放缓了,这在我们稍后会介绍的亚朵最新数据中有所体现,但迄今为止,放缓程度比房地产、餐饮和汽车等其他行业要温和。 酒店业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是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它结合了酒店入住率和房价。由于入住率和房价双双下降,亚朵的这一指标在第四季度同比下降约6%,从去年同期的358元降至337元。 新开酒店 尽管在第四季度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有所下降,但亚朵在过去一年开设了471家新店,使酒店规模增长了33.8%,从而在该季度实现了38.5%的营收增长。第四季度实际营收总额为20.8亿元(约合2.86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15.1亿元。 和很多同行一样,自称为“中高端”品牌的亚朵既直接运营自己的酒店,也为加盟商提供管理服务,亚朵称之为委托管理酒店。该公司正逐渐降低自营酒店业务的比重,因为自营酒店的资本密集程度更高,而且总的来说,利润率也低于委托管理业务。 去年第四季度,公司自营酒店业务在其总营收中的占比降至8%,低于上年同期的13%。季度内委托管理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也从上年同期的56.5%降至53%。这两个比例下降的原因是公司零售业务的营收同比激增85.6%,第四季度零售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从上年同期的27%升至37%。 零售业务一直表现不俗,主要是向客人销售茶叶、洗发水和枕头等客房产品。大多数客人都是在网上购买,这表明他们可能是在喜欢酒店客房内的体验后,才购买这些商品,然后下单购买。 与睡眠相关的产品一直是最成功的品类之一,董事长王海军指出,公司的记忆棉枕头和控温被是畅销产品。他表示,这一类枕头目前年销量超过380万个,而去年控温被的销量则超过77万条。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预计零售业务也会放缓,王海军预计今年该业务至少增长35%,远低于去年全年零售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128%的增幅。 去年第四季度,零售业务的毛利率为49.6%,较上年同期的43.7%提高了约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酒店业务的毛利率较低,但也从上年同期的29.9%升至第四季度的37.5%。 强劲的营收增长,加上不断提高的利润率,帮助亚朵实现了同比50.5%的净利增长,从上年同期的2.2亿元增至第四季度的3.31亿元。 总之,由于中国经济放缓对旅游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加上零售业务利润率较高,亚朵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雅虎财经调查的15家分析机构全部将该股评级为“买入”或“强力买入”,这种一致支持在如今的中概股领域的比较罕见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uYu is a livestream game company

直播业务今非昔比 斗鱼觅蓝海再冲刺

尽管季度亏损大幅增加,但斗鱼在摆脱传统游戏直播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消息甫一公布,公司股价大涨31% 重点: 斗鱼第四季度营收下滑12%,净亏损增加了一倍多,同时平均月活用户下降14%至4,450万 随着斗鱼从最初的游戏直播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广告及其他收入去年增长了63.6%,收入贡献比达28%   谭英 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OYU.US)的名字中“斗鱼”两字意思是战斗的鱼,眼下它可能确实在为生存而战,因曾经让它声名鹊起的直播业务逐渐式微。公司上周发布的最新季报显示,第四季度营收持续下滑,延续过去四年来的下滑态势。与此同时,公司的季度亏损也增加了一倍多,全年陷入亏损。 但投资者对公司摆脱直播游戏业务、实现多元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直播游戏业务可谓压力重重,一方面面临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政府限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一些人可能正在押注,猜想斗鱼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的日子可能已屈指可数,它有机会成为潜在的并购目标,很可能将以溢价出售。 联席首席执行官任思敏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计划今年将更多资源放到新业务上。她说:“我们的战略不是收缩,而是重新分配资源,从低效项目转向高价值业务部门。” 虽然拓展这些业务是一个长期目标,但扭转公司自2021年以来的营收下滑趋势,才是更为紧迫的任务。第四季度,这一下滑趋势仍在继续,营收从去年同期的13亿元降至11.4亿元,同比下降12.3%。净亏损从2023年同期的6,220万元扩大至1.64亿元。 该季度,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数(MAU)同比下降14%至4,450万。不过,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是,最新数据较上一季度增长了5.9%。第四季度,平均付费用户数量也出现同比下降,从2023年的370万降至最新季度的330万。 斗鱼试图通过专注于“其他业务”来重启增长,这些业务包括广告、语音社交网络和游戏会员服务。第四季度,这部分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47.2%,达到4.05亿元,全年增长63.6%至12亿元。 投资者似乎把注意力集中在斗鱼多元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上,它的股价在公告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内飙升17%。不过,股价上涨背后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线索之一是公司现金减少了35%,从2023年底的68.6亿元减少到2024年底的44.7亿元。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自2024年开始,斗鱼在分红和股票回购上的支出达到6.2亿元,包括今年1月的最新现金分红。财务副总裁曹昊表示,公司的现金储备足以将资源重新分配到不断增长的业务中,并应对业务波动,同时“大幅”减少净亏损。 这似乎表明,斗鱼正在把股东利益和股价稳定放在首位,同时接受大型竞争对手不可避免的崛起,尤其是抖音。 并购将至? 投资者的热情或许还源于对斗鱼可能被私有化,或被更大竞争对手收购的新预期。其中一个潜在买家可能是领先的游戏公司腾讯控股(0700.HK),腾讯已经是斗鱼的主要股东,持有该公司38%的股份。 腾讯最近一直在收购游戏资产,包括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的视频游戏工作室,字节跳动已从该行业退出。一些人可能会猜测,腾讯也可能出价将斗鱼和竞争对手虎牙(HUYA.US)私有化,它同样也是后者的大股东,且目前的处境与斗鱼类似。腾讯此前曾试图促成斗鱼和虎牙的合并,但最终于2021年被中国市场监管部门以反垄断为由否决。 跟斗鱼的情况类似,根据虎牙在周二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营收同比下降2.3%至15亿元,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75亿元收窄至1.72亿元。而且与斗鱼一样,虎牙的直播收入也在下降,从2023年全年的65亿元下降到去年的47亿元。 尽管最初的斗鱼和虎牙合并计划遭否决,但随着游戏直播行业因政府监管限制、抖音等新平台的竞争,以及消费者情绪低迷而陷入困境,监管机构可能会改变当初的看法。中国媒体报道称,这样的合并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腾讯的投资团队去年曾与两家公司的高管会面,讨论合并计划。 虽然斗鱼和虎牙的直播收入一直在萎缩,但斗鱼和快手(1024.HK)却在直播领域快速扩张。快手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4%至311亿元,利润同比增长49.9%至21亿元。 另一个支持斗鱼和虎牙合并,或者其中一家甚至两家被第三方收购的可能,是两个平台最近出现的合作迹象。这种合作始于去年3月,当时斗鱼、虎牙和腾讯旗下的微信,同时直播腾讯热门游戏《王者荣耀》的一场直播活动。 任何涉及腾讯的此类合并,对腾讯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它资金充裕,而且已经持有斗鱼38%的股份和虎牙50%的股份。根据斗鱼最新2.65亿美元的市值和虎牙8.38亿美元的市值,腾讯收购斗鱼剩余股份需支付1.62亿美元,收购虎牙剩余股份需支付4.2亿美元,合计才5.8亿美元左右。 斗鱼目前的市销率(P/S)只有0.44倍,远低于虎牙的1.02倍,因此该公司的价值看起来被低估了。这或许反映出分析师群体对斗鱼的看法不太积极,雅虎财经调查的五位分析师均给予“持有”评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eibo is a social media app

业绩停滞客量下跌 微博前景进退两难

中国最早的社交媒体公司之一,在其最新季报中表示,因其85%的收入仍依赖广告,大部分主要业绩指标持平 重点: 微博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核心的广告业务下降4%,被规模较小的增值服务的增长部分抵消 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分析师中,超过一半对公司给予的评级为“持有”甚至更差,反映对其股票和重振前景的能力持悲观态度 阳歌 要怎么走,微博? 分析师和投资者最近似乎都对微博股份有限公司(WB.US;9898.HK)犹豫不决。微博是中国最早,也是存在时间最久的社交媒体公司之一,开始是模仿Twitter,也就是现在的X。很多人可能会说,和X一样,微博目前也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革,而要这么做,以一家远离公众视线的私营公司,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身份可能会更好。 微博的困境体现在上周四发布的最新季度业绩中,业绩重复近年来经常出现的一个论述,即一家公司陷入了停滞。原来的Twitter于2009年在中国被禁,之后微博爆发,但此后过了这么多年,微博现在仍依赖广告来获得大部分收入,本季度广告收入占比85%。 这块业务最近表现平平,第四季度实际上下降4%,从上年同期的4.04亿美元降至3.86亿美元。公司本季度的整体收入,从上年同期的4.64亿美元下降1%,至4.57亿美元,得益于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增值服务增长了18%。 投资界对这家公司的复杂态度,反映在分析师对公司看法不一上。在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受访者中,有十位将微博评级为“持有”,一位评级为“表现不佳”,一位评级为“卖出”。这些非常悲观的数字表明,很多人认为微博在短期内很难出现转机,无论是业务还是股价。尽管如此,仍有八位将其评级为“买入”,只有一位将其评为“强力买入”,或许是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的曹国伟或首席执行官王高飞的亲戚吧。 公平地说,微博一直在尝试实现多元化,与中国最新的“宠儿”竞争,后者在为喜欢的网络名人打赏、直播电商和虚拟物品销售等收入来源中找到了金矿。相反微博基本上只有一招,专注在线广告市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抖音和小红书等大受欢迎的新来者,只会让这个市场变得更加拥挤。 公司多年来一直由董事长曹国伟领导,他是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家的代表人物,这个群体还包括阿里巴巴的马云和腾讯的马化腾。但曹国伟最近已退任非执行职位,让年轻一代接手,现任首席执行官王高飞就是其中的代表。 但在公司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王高飞最多也只能大谈特谈哪些行业,从中国近期针对消费者的刺激措施中受益,而措施正推动这些行业增加广告支出。他表示,数码产品和电商行业从这些刺激措施中得到了提振,而包括美妆、个人护理和奢侈品在内的大多数其他领域,仍在苦苦挣扎。 他还推介这季度推出使用最新人工智能模型的新版微博智能搜索,这是效仿其他中国公司,展示自己如何利用这项热门技术推动业务发展。 全面陷入停滞 我们已经介绍过微博营收进入停滞期的情况,反映在其他数据上。在第四季度,微博的月活用户从去年同期的5.98亿微降至5.9亿。在此期间,日均活跃用户从2.57亿略微升至2.60 亿。 唯一没有持平的主要指标是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8,320万美元骤降至890万美元。但非GAAP利润(通常不包括基于股票的薪酬和其他非现金项目)实际上从7,640万美元增至1.07亿美元。 为了保持投资者的兴趣,公司继过去两年中两度进行一次性派息后,又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即每年定期支付股息。最近的一次将是2024年度派发2亿美元,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0.82美元,按最新股价计算,这等于是7.5%的可观回报。因此,如果你喜欢分红,那么这只股票就很适合你。但如果你喜欢增长,可能就要另寻他股了。 市场对公司看法不一,这反映在它的股价上。周四,微博财报公布后,该股下跌了3.2%,但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它不仅收复了全部失地,还略有上涨。即便如此,其最新收盘价10.9美元仍较2014年首次公开募股时的17美元低了36%,当时微博还是一家相当热门的公司。 微博的母公司新浪曾是中国最早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后来在微博成为其主要资产后,新浪作为一个多少有些多余的实体进行了私有化。2021年时,微博似乎也将走上同样的道路,当时有报道称,微博董事长曹国伟正与一家未具名的上海国有投资方,洽谈将公司私有化的事宜,这笔交易对微博的估值可能约为200亿美元。 现在,曹国伟或许希望那笔交易当初能够达成就好了,因自那以后,微博的市值已缩水至仅27亿美元。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随着中国公司的股票整体遭遇抛售,微博股价已下跌了约80%。在过去六个月里,随着中国股市反弹,微博股价回升了约50%,不过这看起来更像是应验了那句老话“水涨船高”,而不是市场对微博投下的信任票。 尽管股价有所回升,微博的市盈率(P/E)仍只有9倍,远远低于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的25倍以及国内同行、微信母公司腾讯控股(0700.HK)的31倍。坦率地说,微博可能已到了难以挽救的地步,就如同最初的X(原Twitter)一样,后者也像是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但要想求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像Twitter那样进行私有化,并在公众视野之外对公司进行全面改革似乎势在必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ello Group is a dating app

国内盈收双下滑 挚文出海求破困局

陌陌约会应用程序的运营商表示,全球业务收入今年有望翻一番,达到20亿元 重点: 直播业务监管和用户数量减少,挚文集团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2%,净利润暴跌59% 公司通过Soulchill和其他新应用转向国际市场,目标是今年海外收入最高增长100% 陈竹 挚文集团(MOMO.US)虽然是中国领先的约会应用运营商之一,但它最近在社交领域似乎人缘不佳。 它旗下的陌陌曾被称为“中国的Tinder”,但数年来,集团业绩持续下滑,而上周发布的最新季报也没有透露缓解的迹象。业绩还显示公司各项数据全面下滑,收入、盈利能力和付费会员数量均有所下降——这种下滑趋势从2020年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公司试图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不仅仅是一个交友应用平台。 面对国内持续不断的压力——包括监管审查、市场饱和以及用户转向抖音等其他平台——公司管理层现正加大海外战略实施力度,以寻求缓解。尽管挚文集团自2020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国际市场,但公司管理层上周承诺,将在这方面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并指出过去一年取得了快速进展。 仔细研究挚文集团的海外扩张(包括2024年取得的进展和迫在眉睫的挑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公司最新的季度业绩,以便了解它目前的处境。报告强调,它在国内市场的低迷状况并未缓解,这也解释为什么公司将国际市场视为重振业务最可行的途径。 截至12月,挚文集团本季度营收为26亿元(3.59亿美元),同比下降12%。延续了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季度萎缩模式,期间仅在2023年第二季度有过一次短暂的喘息,当时公司勉强实现1%的增长。以年为单位,2024年的收入也下降了12%,这是自2019年达到顶峰以来连续第五年下降。 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明显恶化,第四季度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4.53亿元暴跌59%至1.87亿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下降近50%,降至10亿元。      国际扩张 挚文集团的发展势头下滑,部分原因在于它难以跟上中国快速变化的社交媒体格局。在中国,用户越来越多地涌向快速发展的新平台,尤其是像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以及广受欢迎的社交社区平台小红书。这种不断变化的格局,给挚文集团的核心商业模式,即促进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带来了严峻挑战。 公司在适应新环境方面的困境,体现在旗下两款主要应用程序——陌陌和探探的用户数量持续下降。在第四季度,探探的月活用户减少了290万,降至1,080万。虽然规模更大的陌陌的活跃用户数据未被披露,但其付费用户数量同比从740万降至570万。探探的付费用户数量也同样从120万降至90万。若是与2021年的数据相比,这种下降更为明显,当时陌陌和探探的付费用户分别为900万和300万。 公司收入下降在很大程度是付费用户大量流失所致,这些用户主要订阅各种增值服务,比如提升个人资料曝光度的高级功能。然而,影响最为沉重的还是自2020年以来的监管打击,它限制用户对网络主播的打赏。这对挚文集团产生了严重影响,因它严重依赖打赏所带来的佣金收入。 这种影响在公司的收入构成中体现得十分明显,2017年和2018年,直播服务为挚文集团贡献约80%的收入。但在监管收紧期间,这个数字稳步下降。2024年,直播收入同比下降16%至51亿元,占总收入的48%。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增值服务(主要是会员费)已超过直播收入,成为公司最大的单一收入来源。 国内市场的危机,迫使挚文集团加大海外发展的力度,公司管理层认为,相对于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海外市场具有“明显的增长潜力”。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面向中东市场的社交应用Soulchill。2024年,Soulchill的收入同比激增50%,达到近10亿元,超过了探探日益减少的贡献。公司将成功归功于本地化战略,包括根据文化定制的虚拟礼物和有针对性的直播功能。 地域扩张 据公司首席财务官彭晖介绍,公司计划在2025年将业务扩展到土耳其、埃及和波斯湾国家以外的发达市场,但具体目标仍未披露。 挚文集团在2023年末推出两款新应用程序,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版图:Yaahlan,一款专注于阿拉伯用户的语音社交游戏应用程序,它将游戏与语音互动相结合;以及AMAR,一款面向中东和北非市场(MENA)年轻用户的语音社交平台。据首席运营官张思川称,这两款应用程序在2024年末开始变现,尽管前期有营销投入,但目前正产生稳定的回报。 彭晖预计,海外收入将从2024年的10亿元,增至2025年的17亿至20亿元间。彭晖在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如果(投资回报率)保持稳定,到年底我们可能会看到这些新应用程序达到Soulchill目前的收入规模。”彭晖说,目前相对于拓展业务规模的努力而言,盈利能力仍是次要的,意味至少在未来一两年,海外拓展可能会继续侵蚀挚文集团的利润。 扩张战略也存在风险,公司聚焦中东地区这一点表明,它需要快速实现业务多元化。张思川承认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局势不稳,影响2024年底的用户支出也证明了这一点。挚文集团在该区还面临着另外两家具有中国背景的社交媒体公司——雅乐科技(YALA.US)和赤子城科技(9911.HK)的竞争。 随着它进入竞争激烈的西方市场,营销成本可能出现大幅增加。因在那里,它将面临来自当地老牌竞争对手以及Match Group(MTCH.US)等全球巨头的激烈竞争。 尽管面临挑战,公司管理层仍认为海外扩张至关重要。张思川强调,公司“在社交娱乐产品方面的长期专业经验”,证明将资源转移到国际市场是合理可行,他们预计,与陷入停滞且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比较,在国际市场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投资者仍然持怀疑态度,在财报发布当天,挚文集团股价下跌了8%,反映投资者对其国内金牛服务的可持续性,和海外扩张所需资金的担忧。该股在过去六个月中上涨了12%,但这远低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同期45%的涨幅,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转型战略并不买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alla holds gaming tournaments

 雅乐科技推进新游戏 营收增长重回两位数

这家中东社交媒体公司在筹备年内推出两款自研新游之际,录得两年来最强营收增长 重点: 得益于成本控制与用户变现效率提升,雅乐科技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2%,净利润增长近10% 这家中东社交媒体公司,目前正测试两款自研的中核游戏,它们有望在下半年产生收入 阳歌 在继续提高对中东及北非地区(MENA)庞大用户群的变现水平之际,社交媒体和游戏公司雅乐科技(YALA.US)周一报告称,单季营收增速创两年多来的新高。下半年,随着两款新的自研游戏的推出,增长还有望进一步加速。 最新季报还详细介绍雅乐科技为了在运营和应用程序中接入人工智能,进而持续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而采取的举措。通过严格的费用管控,公司保持40%左右的净利润率,这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不过随着公司加大对两款中核新游戏的研发投入,季度内这个数字有所下降,但这两款游戏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在过去两年里,雅乐科技持续探索中核游戏赛道机遇,试图突破传统上对休闲游戏玩家的关注,将目标瞄准那些愿意在游戏爱好上投入更多资金的人群,实现多元化发展。 为了提升在区域内游戏行业的地位,雅乐科技开始在整个地区举办线下游戏活动和赛事。去年,它在阿布扎比、巴格达和开罗等城市举办六场活动,并于12月在沙特利雅得举办了收官赛事,这是雅乐科技去年第二度在那里举办活动。 虽然雅乐科技公布了这些活动的详细信息以及其最新财务表现,但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是新款中核游戏带来额外收入潜力。其中一款甚至两款游戏都有可能在今年推出,这两款游戏目前都处于测试阶段。 雅乐科技希望能在中东游戏市场占据更大份额,公司表示,中东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游戏市场之一,在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重金扶持下,到2026年该地区游戏行业规模将达到65亿美元,能够为区域经济多元化做出重要贡献。 董事长、公司创始人杨涛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谈到新游戏项目,“我们正在开发一些新产品,它们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为公司的营收增长做出贡献。” 首席运营官许剑峰给出更多细节,称雅乐科技已经完成了两款中核游戏的1.0版本,目前正在“对它们进行微调”。 “与此同时,我们一直积极寻求与我们业务互补的外部合作。凭借雅乐科技在中东的丰富经验,我们正与更多潜在合作伙伴合作,以挖掘当地市场的机会,并在中东地区建立更深入的立足点。” 他说。 许剑峰没有详细说明雅乐科技正与哪些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洽谈,但公司此前曾表示,愿意利用自己作为中东领先游戏运营商的经验,与其他有经验的开发者合作,将对方的热门游戏引入该地区,这将是对其自主开发游戏战略的补充。 重回两位数增长 尽管雅乐科技定期在季报中更新游戏开发进度,但它却对两款新游戏的细节守口如瓶,更多详情我们还得等待。与此同时,公司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增长加速,两年多来首次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暗示该公司将重回早期那种曾让投资者极为兴奋的快速增长态势。 公司公布第四季度营收为9,080万美元,同比增长12.2%,远超此前的预期指引,并且连续第二个季度创下历史新高。这个增长速度,是公司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佳表现,标志着在经历了七个季度的个位数增长后,公司重新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公司第四季度来自聊天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4.6%,达到5,980万美元,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其余3,080万美元来自游戏服务,同比增长8.1%。公司将强劲的收入增长部分归因用户变现水平提高,因为季度内其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了3.2%,达到1,230万。 尽管季度内其营收成本和大部分费用出现收缩,或是增长速度低于营收增长速度,但一个显著的例外是研发费用。随着公司增强游戏开发能力,研发成本同比飙升70%,达到920万美元,这也是其季度内净利润率降至35.8%的一个原因。 在盈利方面,雅乐科技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970万美元增至3,250万美元,增长了9.7%,促使其全年利润增长了18.7%,达到1.342亿美元。 公司还介绍利用人工智能的相关举措,目前人工智能正给制造业到雅乐科技所专注的社交媒体在内的很多行业带来巨变。 “凭借雅乐科技在中东及北非地区互联网行业长达十年的专业经验,以及对当地文化和用户行为的深刻理解,我们继续加强开发适合当地文化,和用户偏好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能力,”杨涛说。“我们专业的人工智能团队正在迅速将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和数据分析,整合到我们的产品和运营中,以优化研发效率,改善所有产品的用户体验。” 最新财报发布后,雅乐科技的美国存托股份(ADS)在周二上涨了4.48%。该股目前的市盈率(P/E)相对较低,为5.4倍,与中国社交媒体应用微博(WB.US; 9898.HK)的7.3倍相近,但远低于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的25倍市盈率,意味如果即将推出的新游戏表现良好,该股仍有一定的上涨潜力。 为了支撑股价,雅乐科技还披露,计划根据2021年首次公布的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加快回购速度。公司去年回购了价值1,4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份,杨涛透露已制定了今年回购规模“至少翻倍”的目标,达到2,800万美元甚至更多。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