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5.HK 0083.HK
vitasoy

急欲复苏的香港老牌饮料企业维他奶,内地业绩好转之际,新加坡富豪却在虎视眈眈,一场饮料大战隐然开打

重点:

  • 上半年维他奶多赚5%至1.7亿港元,内地市场经营溢利年增15%
  • 新加坡黄志祥家族连续增持股权,维他奶股价两个月升1.7倍

  

李世达

因为三年前的一场公关危机,香港豆奶大王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0345.HK)在内地市场遭受严重打击,业绩与股价双双跌落谷底。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品牌力受损的维他奶近期疑遭新加坡富豪家族敌意收购,这家老牌企业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10月上旬开始,新加坡菊花茶品牌杨协成(Yeo Hiap Seng)开始增持维他奶股票,杨协成背后则是新加坡前首富、香港信和置业(0083.HK)主席黄志祥家族。黄志祥胞弟黄志达,透过杨协成及其家族办公室陆续增持,截至11月底,持股比例已从一个多月前的不到5%快速升至12.26%。

黄家的大动作引起市场的收购猜想,公司股价从9月23日收市价4.52港元飙升至近期逾12港元,大增1.7倍,市值也猛增逾132亿港元。

面对这样的变化,83岁的维他奶主席罗友礼,在业绩发布会上回应:“你直接去问他(增持方),我都不知道他想做什么”。被问到会否增持时则说:“我会向联交所申报,到时大家就会知”,似乎意味着他们不会束手就擒。

内地市场定成败

罗友礼的父亲罗桂祥,于1940年创立维他奶,现时产品包括豆奶、柠檬茶、果汁及瓶装水等。1994年,维他奶在香港上市,同年在深圳设厂,朝内地市场发展。2008年,内地爆发三聚氢氨毒奶粉事件,植物奶制品迎来一波高速增长,2008年至2019年,维他奶在内地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内地市场销售额也在2016年超越香港。

2019年是公司业绩的巅峰,录得 75.3亿港元收入,创下新高纪录,其中内地市场收入就高达46.3亿港元,占比超过61%。

没想到转折发生在两年后,2021年,维他奶因为在香港袭警事件中发出失当声明,引发内地舆论的强烈不满,品牌遭消费者抵制、产品也遭商家下架,内地业绩遭受重创。截至2022年3月底的财年,维他奶在内地市场的收入骤降23%,公司录得净亏损1.59亿港元,为上市26年来首亏。

在盈利层面,公司通过降本等方式在下一个财年实现扭亏,惟收入规模仍逐年下降,至2024年3月底止的年度,公司收入已萎缩至62.2亿港元。

为扭转劣势,维他奶也试图转型,在内地植物基饮料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公司以另一王牌产品“柠檬茶”为基点,试图扩大茶饮市场空间,同时陆续推出无糖柠檬茶、无糖冷泡茶、无糖茉莉花茶等产品,追赶无糖茶风口。

受惠于销售执行及产品创新,公司业务稍有好转。截至今年9月底的上半年度,维他奶收入按年增2%至34.4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年增5%至1.7亿港元。其中,内地市场收入虽然仍在下滑,但减幅已大幅收窄,同时透过降低原材料价格及严控成本,期内公司在内地的经营溢利增长15%至2.2亿港元。

”“之战

业务复苏渐显成果,但低迷的股价却给人可乘之机。自2019年6月来到42.6港元的历史高点后,维他奶股价至今年9月已下探至4.47港元,自高位下滑超过九成。

或许因为跌幅实在太大,新加坡富豪、信和置业主席黄志祥家族开始大举买入公司股票。在最新一次增持后,黄志祥胞弟黄志达及旗下机构已持有12.26%股权,加上黄志祥持有的5.10%,黄家持股已超17.36%。

罗家方面,公司主席罗友礼持有约16.3%股权,若结合罗桂祥基金权益及罗家后人的持股,总数超过25%,仍优于黄志祥家族。因此其他股东的动向或将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目前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及加拿大基金Global Alpha Capital Management,分别持有维他奶约6.8%及5.1%股权。其中三菱日联已陆续出售股权予黄家,若加拿大基金也倒戈,形势将对罗家相当不利。

黄志祥家族旗下持有的杨协成饮料品牌,创立于1900年,历史较维他奶更悠久,主要市场在东南亚,产品包括菊花茶、马蹄爽与豆奶等,且近年有意扩大茶饮业务,收购维他奶自然成为打入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对黄家来说,即使收购失败,也可出售股份大赚一笔,但是对投资人来说,由于市场的过度追捧,目前公司市盈率已来到95倍,甚至高过可口可乐(KO.US)的25.4倍,一旦黄家收手,股价可能快速崩跌,有意追高者需要衡量风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简讯:浙江三花获证监会批准赴港IPO

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请,为这家制冷空调元器件制造商的IPO计划扫清关键监管障碍。 根据证监会官周一网上的备案通知书披露,三花智控拟发行约4.77亿新股。 该公司于今年1月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承销商。财务数据显示,其去年首九个月营收同比增长8.4%至2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0亿元有所增长;当期净利润从21.6亿元增至23亿元,增幅达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去年原计划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终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改道为香港资本市场。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北森控股去年度亏损收窄

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HCM SaaS)供应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预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财政年度,亏损将介乎约1.3亿元(1,800万美元)至约1.96亿元,较2024财年的亏损约32.09亿元收窄。 公司表示,亏损收窄主要由于公司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较2024财年减少所致。 北森控股预期,2025财年收入将介乎约9.23亿至约9.66亿元,按年增长约8%至13%,年度经常性收入预料介乎约8.9亿至约9.27亿元,按年增加约17.7%至22.5%。 公司股价周二低开0.5%报5.8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5.97港元,跌1.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南国大折让配股 集资不足900万港元

餐饮集团上海小南国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将以每股0.02港元,配售近4.43亿股,较周一收市价0.024港元大幅折让16.7%,仅集资890万港元,集资所得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小南国表示,配售可筹集额外运营资金、增强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扩大本公司的股东基础,从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经是上海餐饮龙头之一的小南国,近年业务每况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亿元,亏损却较2023年扩大80%至8,506万元 小南国周二高开25%报0.03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3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利来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服装品牌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东兼主席曾智明建议将公司私有化之计划,在法院会议上未获股东批准,其中,赞成及反对分别占出席投票的股东股数55.332%及44.668%。因此,建议及计划已告失效。 曾智明于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来并未在市场上集资,上市地位“无关紧要”。其出价每股1.5232港元虽较当时市价溢价约24.85%,但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NAV)4.4741港元,折让约65.95%。 根据年报,金利来去年收入12.2亿港元(1.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净利润则下滑19.9%至9,310万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5亿港元。公司投资物业及发展中物业资产账面总价值逾33亿港元。 公司股价周一大幅低开39.6%,报0.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29.53港元,跌1.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