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9.HK
Chaoju is an eye hospital

这家私立医院及诊所运营商宣布了两项新收购计划,标志着其去年一度沉寂后,公司重返收购赛道

重点:

  • 朝聚眼科宣布,计划全资收购宁波一家由其控股的眼科机构,同时收购宁夏地区另一家机构70%的股权
  • 公司去年下半年营收缩水,利润骤降30%,正努力重拾增长

  

阳歌

对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在中国国家医保体系外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中国数千家医保体系之外的民营医院及诊所经营者近年获得的教训,它们试图通过提供眼科、牙科及整形外科等自费医疗服务盈利。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消费者正收紧非医保覆盖的自费医疗项目支出。

伴随业务停滞甚至出现萎缩,部分企业正试图通过收购扩张重振股价。朝聚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即为其中一例。该公司周一宣布,计划收购两家医院,分别位于浙江宁波市与宁夏的吴忠市。

两项收购看似旨在重新吸引投资者关注。2021年IPO时,朝聚眼科一度被寄望成为中国眼科行业分散格局的整合者。上述两笔交易都缺乏亮点(下文将详述原因),但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长达一年多未进行重大收购后,此举可能标志着该公司重启收购模式。

最新公告显示,朝聚眼科对两家机构的收购金额都不高,折射出此类机构的盈利困境。其中较大规模的交易,朝聚以1,400万元(200万美元)收购宁波博视眼科医院有限公司37%的股权,该机构整体估值约3,8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朝聚眼科原本已持有宁波博视63%的股权,早已是该机构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财报合并范围。因此,严格来说此项交易不构成收购。

第二笔交易则构成实质收购。朝聚眼科将以约500万元,购得吴忠市云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作价显示,这家机构总值仅714万元(约100万美元),远非大额交易。

朝聚眼科公告称:“本次收购系既定战略规划组成部分,公司将进一步整合浙江及宁夏的医疗资源,通过多点布局,增强行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朝聚眼科选在7月1日香港公众假期前披露交易,投资者反应需待周三开盘后显现。不过,考虑到交易总额仅2,000万元(不足300万美元),市场反应平淡也不足为奇。

民营医疗机构热度不再

朝聚眼科近期股价表现,反映出整体民营医疗板块的低迷情绪,其股价年内维持横盘。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2021年IPO时因有望整合高增长赛道而备受瞩目,但此后表现多逊于预期。其港股最新收盘价为2.85港元,较10.60港元的发行价已跌逾70%。

朝聚眼科股价表现绝非个例,其当前9.2倍的市盈率虽显著低于药品及医疗器械板块同业,却与民营牙科机构现代牙科(3600.HK)9.9倍、医美连锁机构完美医疗(1830.HK)10倍估值相当。

IPO之后,朝聚眼科看似一度颇为活跃,走出内蒙古大本营后展开较为激进的收购。截至2021年末上市不久,该公司运营17家眼科医院及24家视光中心;至2022年,又新增7家医院及两家视光中心。

2023年,朝聚眼科延续扩张节奏,新增10家机构(7家医院+3家视光中心),至当年末,其网络扩大至31家医院及29家视光中心。然而,此后扩张戛然而止,去年全年颗粒无收。去年年初,虽宣布以3,680万元收购北京明玥眼科诊所有限公司的计划(属较大规模交易),但今年4月披露的年报显示,这家医院没有被合并纳入财务报表,表明该交易并未完成。

伴随并购停滞,朝聚眼科也开始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去年全年勉力实现2.6%的营收增长,总额达14.1亿元。但结合年报及去年上半年数据测算,其去年下半年营收出现0.9%的负增长(上半年则同比增长6%)。

去年,该公司毛利率下滑近两个百分点至43.5%(2023年为45.4%),反映出在运营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诊人次及客单价承压,导致盈利能力萎缩。

受此影响,该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至1.86亿元(上年同期为2.21亿元)。数据显示,其去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30%,远高于上半年降幅8.8%。

朝聚眼科确实拥有充足的并购资金。截至去年末,公司账面现金达7.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3亿元大增。最新公告或预示,该公司准备重启并购模式。若能锁定优质标的,或可提振其股价,但仍需对当前疲软经济环境下财务不稳的资产予以警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上市不足两年 优必选第五次配股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 配售3,015.5万新股,相当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4%,每股配售价82港元,较周一收市价折让9.1%。 集资所得净额约24.1亿港元,将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偿还集团相关金融机构授信业务下的款项。 优必选自2023年12月上市以来频频在市场集资,之前四次配售共集资19亿港元,连同是次配售,共集资达43亿港元。 优必选周二开市跌3.6%报87港元,股价持续向下走,中午收市跌近6%报85.15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旭未来料中期扭亏赚六亿 公司拟更名为“贪玩”

网络游戏发行商中旭未来(9890.HK)周一公布,预期今年上半年录得净利润介乎6亿元(8,400万美元)至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约3.85亿元,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公司表示,业绩反转主要受益于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增加,旗下游戏产品组合逐步进入成熟期,品牌效应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获客成本,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在素材生成及投放模型优化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压缩了营销费用率,带动游戏业务利润提升。 同时,公司董事会建议将英文名称由“ZX Inc.”更改为“Tanwan Inc.”,中文名称由“中旭未来”更名为“贪玩”,以更准确体现核心品牌“贪玩游戏”于市场的认知度与价值。董事会相信,此举将进一步巩固品牌形象,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公司股价周二高开15%,其后升幅收窄,至中午休市报15.26港元,升4.5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图料上半年盈利增达七成

美图公司(1357.HK)周一称,受核心影像、视频和设计产品业务快速增长推动,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同比涨幅65%至72%。该利润指标剔除了特定非现金及非经营性项目影响。 美图表示:“该业务具高毛利率,且在整体收入的占比持续扩大,带动本集团整体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增长。同时,得益于本期间综合运营费用增幅低于毛利增幅,令经营杠杆效应上升,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美图股价周二低开,但随后扭转颓势,早盘上涨0.54%至11.24港元。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近三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idian Guofeng tries on ‘AI halo’ in move to boost business

奇点国峰拥AI光环身价便能飞升?

奇点国峰正积极发展虚实融合(OMO)新消费平台,但受减值影响,去年盈转亏蚀22.27亿元 重点: 订立投资意向计划收购AI技术公司 全球AI营运商亏损居多    白芯蕊 疫情后市场最热炒概念莫过于人工智能,只要拥有AI概念光环,股份身价便大幅提升,中国奇点国峰控股有限公司(1280.HK)早前宣布,签订投资意向计划收购AI技术公司,股价在宣布翌日(7月11日)便一度炒高近三成,但最终收市却大幅缩减至只有7.6%。 市值不足100亿港元的奇点国峰,主业是家电销售、白酒业务及教育培训服务。2024年业绩披露,家电销售业务占比最大,占总收入61.5%,白酒业务及教育培训分别占23.1%和15.4%,核心业务与人工智能或信息科技关联度不高。 至于此次计划收购方案,根据通告,奇点国峰计划收购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利用AI向客户提供赋能服务(Enablement services),与集团计划大力发展的OMO新消费平台战略高度吻合,相信有望加速在线线下渠道融合,扩大用户覆盖,打造持续的新收入增长引擎。 所谓赋能服务,坊间是指为企业提供支援服务,AI赋能服务则加入人工智能元素,运用机器学习、生成式AI、数据分析工具,例如部署AI聊天机器人,为企业提供必要工具、资源、知识和支援,以提升其效能。 协议需三个月完成 理论上来说,企业增加人工智能元素,有助提高营运效益,但要留意上述交易有一个重大变量,奇点国峰只是与卖方签订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投资意向书,即不是正式交易,通告中明确表示正式协议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否则收购便会告吹。 另一方面,奇点国峰计划此次收购AI技术公司作价为3.5亿至5亿港元,但却计划以发行新股支付。似乎集团收购作风惯性偏好发新股支付,早在去年7月26日,公司宣布以3.4亿港元,收购中小微企及个体工商户企业培训服务商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翌日股价曾劲飙100%,与今次计划收购人工智能商的情况类似。 尽管奇点国峰之前收购企业培训服务,去年收入也增38.2%至4.41亿元,毛利大升90.8%至4.42亿元,但去年却盈转亏蚀22.27亿元,主要是受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的商誉减值影响,因此一旦奇点国峰完成收购该人工智能企业,不排除会再出现商誉减值的情况。 芯片商最受惠 再者,自从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热潮,企业愿意投入巨大资本开支,盼抢占龙头地位,但发展迄今除半导体企业,尤其英伟达及台积电盈利能最受惠外,其他企业从业绩上仍未展现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增长威力,甚至市场开始质疑是否真正能达到提高效能作用。 目前愿意大额投资人工智能主要是云厂商,即Alphabet、微软、亚马逊、腾讯及阿里巴巴等,但上述企业核心盈利并非来自AI业务,例如Alphabet及Meta,主要收入来自广告,亚马逊及阿里巴巴来自电商,腾讯则主要从游戏获得大量收益,上述企业共同点是自由现金流相当强劲,能抵御大量人工智能的资本开支。 研发费用巨大 相反AI软件ChatGPT开发商OpenAI,去年业绩仍见红。据CNBC曾报道,OpenAI去年收入虽然达37亿美元,但亏损却达50亿美元,要扭转亏损仍遥遥无期。至于香港上市公司商汤,去年收入按年升10.8%至37.72亿元,毛利却只增7.9%至16.19亿元,亏损更高达42.7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商汤去年录得巨额亏损,主要是研发开支庞大,去年高达41.31亿元,即比全年收入还多3.6亿元。至于2023年也出现研发开支比收入更多的情况,当年收入只有34.06亿元,但研发开支却有34.66亿元。 另一间香港上市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虽然去年研发开支未有超越收入,但也达21.7亿元,占集团总收入52.6亿元的41.7%,占比相当高。由于去年开支大,最终业绩继续见红。因此从OpenAI、商汤及第四范式的例子,凸显要做到顶尖一流的人工智能企业,大量投入研发开支不可避免。 整体来讲,奇点国峰虽然计划收购人工智能服务商,但环顾整个AI行业,最受益仍是半导体芯片行业,加上奇点国峰有很大可能以发新股支付,面对进一步摊薄效应下,股价难免会大幅波动,跟车太贴未必太划算。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