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6.HK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firm has suffered its second clinical setback in a matter of weeks, after its U.S. partner halted trials of a sarcoma drug.

康宁杰瑞5月底公布核心产品三期临床试验失败后,唯一上市产品恩沃利单抗的海外研发也同样遇阻

重点:

  • 康宁杰瑞此前已颇有先见之明地将恩沃利单抗的另一部分海外权益授权给Glenmark,出海之路仍有希望
  • 公司多次遭遇研发失利,或与负责公司研发的关键岗位CMO一职长期空缺有关

 

莫莉

对于中国的创新药企业来说,探索海外市场是扩大营收、增加利润的必经之路,但是出海征程中同样会面临监管要求调整、临床试验失利等诸多障碍。在5月底公布核心产品三期临床试验失败后,上周一,康宁杰瑞生物制药(9966.HK)再遇灰暗时刻,唯一上市产品恩沃利单抗的海外研发也宣告遇阻。

7月1日,康宁杰瑞在美国的合作伙伴Tracon Pharmaceuticals(TCON.US)宣布,将终止恩沃利单抗的进一步开发,因为恩沃利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既往化疗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或粘液纤维肉瘤患者试验,未达到主要终点。消息公布后,Tracon的股价当天大跌30.62%,随后的两个交易日股价继续下挫,三日股价累计跌去53%。

作为一款PD-L1抗癌药物,恩沃利单抗的优势在于可以皮下注射,无需静脉给药,这不仅可以为静脉给药不耐受的肿瘤患者带来希望,亦大大简化了注射流程。2021年11月,恩沃利单抗作为全球首款皮下注射的PD-L1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已有四个适应症获批,可以用于治疗部分晚期实体瘤、胆管癌、软组织肉瘤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皮下注射的特色亦吸引不少海外药企前来合作,早在2019年12月,康宁杰瑞就与思路迪医药(1244.HK)、Tracon达成合作,由Tracon负责在北美地区推进恩沃利单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研发及商业化。从2020年开始启动美国的注册临床试验以来,恩沃利单抗在北美的临床试验进行将近4年,然而最新试验结果显示,在82例可评估患者中,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仅有5%,未达到申请上市所需要的11%。

不过,虽然恩沃利单抗在北美地区针对软组织肉瘤的研发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今年1月,康宁杰瑞已颇有先见之明地将恩沃利单抗的另一部分海外权益授权给印度第四大制药公司Glenmark,出海之路仍有希望。

根据协议,Glenmark以逾7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获得了恩沃利单抗在印度、亚太地区(除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中东和非洲、俄罗斯、独联体和拉丁美洲的肿瘤适应症开发和商业化独家许可权益,期间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费用全部由Glenmark自行承担。

目前,恩沃利单抗在中国市场的权益并非由康宁杰瑞独享。这款产品是由康宁杰瑞和思路迪医药共同开发,其中生产供应由康宁杰瑞负责,临床开发、注册和市场销售则交由思路迪医药,先声药业(2096.HK)负责独家商业推广,因此该药物的销售额亦由三家分享。思路迪医药的财报显示,2023年,恩沃利单抗的销售收入为6.35亿元,而康宁杰瑞从中获得的分成收入为1.96亿元。

研发接连失利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康宁杰瑞的股价已经持续徘徊在2.5港元左右,比起2019年底在港股挂牌上市时的招股价10.2港元,市值缩水超过七成。

最近一次股价暴跌发生在5月29日,这是因为康宁杰瑞另一款核心产品胰腺癌双抗药物KN046的三期临床试验失败。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属于恶性程度极高、进展速度极快的癌种,全球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业界对于KN046的研发寄予厚望,如今研发失利更是让投资者纷纷跳船逃脱,消息公布后,股价单日暴跌44.8%。

去年5月,康宁杰瑞公告称,双抗药物KN046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期临床试验失败。KN046目前在中国以及海外地区仍有十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覆盖胸腺癌、肝癌、食管鳞癌等多个癌种,未来或许还将有试验进展不及预期的消息释放。

康宁杰瑞多次遭遇研发失利或与负责公司研发的关键岗位首席医学官(Chief Medical Officer, CMO)一职长期空缺有关。2021年3月,公司宣布,前默克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Johannes Nippgen博士出任公司CMO,负责创新产品管线全球临床开发和转化研究。然而,仅一年后,市场消息显示,Johannes Nippgen已经加入另一间创新药企业原力生命出任CMO,康宁杰瑞则没有再任命新的CMO人选。

目前,康宁杰瑞正面临产品管线青黄不接的局面,唯一上市的产品销售收入平平,备受期待的KN046进展不顺,其余管线离成功上市仍有不短的时日。不过,康宁杰瑞当前的市销率约为10倍,而思路迪医药的市销率仅有两倍,显示市场仍给了前者不错的溢价。

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康宁杰瑞未来如何维持财务正常运营,投资者仍需持续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TikTok Deal

新闻概要:中美马德里会谈就TikTok交易达成框架协议

TikTok交易将化解美方对安全的担忧,但同时保留这个热门社交平台的“中国特色”    李世达 中美官员周一表示,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会谈中,就TikTok问题达成一项框架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表示,该协议将在周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中确认。 此次会谈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团,美方则由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领衔,议题涵盖美方单边关税措施、出口管制以及TikTok问题。这是自美国总统川普今年4月启动新一轮关税战以来的第四次会谈。 这项涉及1.7亿美国用户的热门社交媒体应用的潜在协议,成为这两个全球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在数月谈判中罕见的突破。 据财新报道,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关于TikTok问题,中国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李成钢说:“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中资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同时,中国政府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贝森特则在会谈结束后表示,双方就TikTok问题达成了框架协议,他称这项协议是两个私有主体之间的事,但商业条款已达成一致。他强调,该协议将解决美国在安全方面的担忧,但同时会保留TikTok的中国特色。 CNBC报道称,贝森特指出,在该框架下,可能会由美国控制TikTok的所有权。 TikTok的未来动向一直是中美谈判焦点。特朗普今年以来已三度签署行政令,将TikTok出售期限不断延后,最新截止日期为9月17日。根据美方立法,一旦无法剥离,TikTok将面临在美被禁的命运。 特朗普先前曾强调,美国已有潜在买家,包括地产大亨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AI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以及由Employer.com创办人廷斯利(Jesse Tinsley)组成的财团等,不过方案涉及收购范围与股权结构各有差异。 然而,TikTok是否能够出售,最终需经中国政府批准。早在2020年,中国商务部与科技部便将“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推送服务技术”及“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意味TikTok核心演算法若要转让,必须获得主管部门许可。 中方先前已多次强调,将依法依规处理TikTok相关事宜,坚决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并强调中国政府从未要求企业违反当地法律提供境外数据。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自驾龙头首挂 禾赛科技午收升逾一成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有限公司(2525.HK, HSAI.US)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7.7%报229.2港元,之后股价續向上升,中午收市报237.2港元,升11.5%。 公司发售1,955万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定价212.8港元,录得超额认购167.7倍,国际配售超额13倍,集资净额40亿港元。 过去三年,禾赛科技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去年在全球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12亿元,增至去年的20.77亿元。今年首三个月,收入3.59亿元,同比增加46.3%,亏损则收窄84%至1,75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132.7港元,升0.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MSK is involved in auto insurance for accidents

纳斯达克新规限制 青民数科被迫提升集资额

这家汽车保险售后服务提供商,将首次公开募股目标扩大为最初四倍,募资上限达3,700万美元 重点: 继纳斯达克宣布拟要求中概股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后,青民数科大幅调高纳斯达克上市规模 这家公司最新财年营收增长38%,但因扩张开支激增,导致利润下降近10% 阳歌 青民数科(青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最新修订的纳斯达克上市申请中,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汽车保险理赔服务的业务动态,而是募资规模的巨量级上调。不过,此次将募资目标从900万美元提升至上限3,700万美元,并不意味着公司对投资者认购热情的信心上升。 实际上,此次激进扩容直接源于纳斯达克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拟严控中概股小规模上市。此类募资通常不足1,000万美元的微型上市,已成纳斯达克中概股主流,公众流通股比例普遍低于总股本的10%。 此类低流通量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通常呈现单边下跌态势。当股价闪崩时,缺乏经验的散户往往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多数企业采用激进的估值定价,使其上市后股价大幅回落几成定局。 回溯今年3月首度申请赴美上市时,青民数科完全符合上述情况。这家向车险企业提供理赔风险评估等增值服务的公司,据其1月原始申请及3月修订文件披露,最初募资目标仅600万至900万美元。当时,公司计划售出的150万股,仅占总股本约9%。 最新修订文件中,其募资目标已大幅跃升至2,500万至3,750万美元区间,对应每股4至6美元。当前,公司拟售625万股,为原始方案四倍有余,占扩股后总股本比例近30%。 募资规模与流通股比例的双重提升,显然是对纳斯达克9月3日拟修订中概股上市标准的直接回应。新规要求所有中概股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公众流通股市值需达1,500万美元。若流通股市值跌破500万美元,将自动启动暂停交易及退市加速机制。 上周五提交的修订版招股书中,青民数科明确提及纳斯达克待实施的新规,该标准尚需美国监管部门批准。 公司声明:“若新规生效,将大幅提高我司等发行人的上市及维持上市门槛。无法满足修订后的上市要求,可能导致我们难以在纳斯达克挂牌或维持上市地位,从而对证券流动性、市场能见度及整体变现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估值高企 青民数科每股4至6美元定价区间及上市后2,125万股总股本,对应市值介于8,500万至1.27亿美元之间。按截至2025年3月财年最新年报利润计,中位数市盈率(P/E)达47倍;其市销率(P/S)中位数为2.2倍。 相较中国车险领域同业,上述估值均显偏高。在港上市的众淼控股(1471.HK)涵盖车险业务,市盈率37倍、市销率7.8倍。而处于亏损状态的保险经纪商手回集团(2621.HK)与车车科技(CCG.US)市销率仅分别为0.68倍及0.19倍。 尽管青民数科或因已有盈利且增速较快,可尝试更高估值溢价,但现实是投资者较难认同。如同我们之前指出,采取激进估值的中概股首日交易常现股价大跌,往往在数月甚至数日内市值腰斩。 待观其效,青民数科会维持高估值,抑或因募资规模巨幅扩容,需引入超计划的投资者而被迫下调定价。 最后,审视财务数据,公司基本面确具优势。青民数科通过覆盖中国大部地区的10,651个服务网点开展业务。风险评估服务单价低廉,截至2025年3月财年平均价50美元,较上年48.80美元微涨2.5%。 招股书显示,最新财年客户数量从35家增至64家,增幅显著。表明其客户群虽集中但仍具规模,涵盖若干“头部保险公司”。 伴随客户群扩容及单笔风险评估成本上升,公司最新财年营收同比增长38%,从截至2024年3月的3,460万美元增至4,770万美元。其毛利率保持相对平稳,从上年9.6%微降至9.2%。但为支撑扩张投入的运营开支激增近两倍,致使其最新财年利润同比下降8%,从244万美元降至225万美元。 总体而言,青民数科上市,基本面相对扎实,募资规模与流通比例的巨幅提升预示未来赴美中概股的转型方向。但当前估值诉求仍显激进,意味公司最终可能被迫将发行价降至当前4至6美元区间以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