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8.HK LEGN.US
Legend Biotech, a cell therapy subsidiary of Genscript Biotech, announced Tuesday that sales of its Carvykti cancer drug jumped 176% to $152 million in the third quarter from $55 million a year earlier.

最新: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48.HK)周二公布,旗下从事细胞疗法业务的传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所研发的癌症治疗药Carvykti,于今年三季度录得约1.52亿美元(11亿元)贸易销售净额,比去年同期的5,500万美元大增176%。

利好:该产品的收入增速不断加快,与今年第二季比较,其收入也录得30%按季增幅。

值得关注:该款药物是由传奇生物与美国強生公司(JNJ.US)旗下的杨森生物合作,根据协议,该公司需与杨森生物分享其海外市场销售额的50%权益。

深度:Carvykti是由传奇生物与杨森生物于2017年开始合作开发、制造及在全球商业化,并成功推出市场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虽然传奇生物近年一直为研发项目“烧钱”,拖累母公司金斯瑞的盈利表现,但随着该产品去年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为了母公司的现金牛。今年上半年,该业务为金斯瑞提供约1.1亿美元营收,已占整体收益近28%。

市场反应:金斯瑞的股份周三下挫,中午收盘软5.7%至19.9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区间。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DeepRoute.ai raises $100 million from Great Wall Motor

元戎启行获1亿美元融资 发展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

在日益拥挤的自动驾驶领域,该公司是近两年来少数进行私募的公司之一,因很多同行都转而进行上市集资 重点: 元戎启行获得了一家车企(据报道是长城汽车)的1亿美元投资,此前公司曾于2021年进行了一轮3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 相比传统基于地图的系统,这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无地图产品有望降低成本 陈竹 在全球催生数十家初创公司的自动驾驶赛道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一种依靠高精度地图来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另一种则无需地图。 尽管地图系统因导航较精准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过去一年,无地图解决方案(成本往往更低)突然开始超车。特斯拉(TSLA.US)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主要依靠实时传感和人工智能,是这趋势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在中国的自动驾驶领域,无地图策略的势头也越来越大。成立五年的元戎启行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初创公司,在早期就转向无地图解决方案,其技术是与许多竞争对手相比的一个关键差异。 元戎启行上周成为了新闻头条,因它宣布从一家国内汽车制造商获得1亿美元新资金,并借机再次强调无地图策略的优势。虽然公司没透露投资者的名字,但多家中国媒体报道,提供这笔资金的是长城汽车与宝马成立的合资企业。 元戎启行由周光于2019年创立,他曾任职百度(BIDU.US; 9888.HK),而百度是中国最早专注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之一。2021年,公司从阿里巴巴、云启资本和复星锐正等投资者那里融资3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元。 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尚未公布,不过最近上市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一路坎坷,这表明最新估值可能会保持不变甚至下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激光雷达(LiDAR)技术制造商禾赛(HSAI.US)自2023年初上市以来,股价已蒸发约四分之三,市值缩水近20亿美元。 元戎启行的1亿美元新融资引人注目,是过去两年中国自动驾驶领域为数不多的几笔大额融资之一。近期交易稀少反映出投资者越来越没有耐心,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难以将自己的技术商业化。 由于缺乏私人资金的大力支持,很多自动驾驶公司最近转向公开市场寻求新资金。文远知行(WRD.US)和地平线机器人(9660.HK)于上月上市,而小马智行、纵目科技和Momenta等其他公司也已都提交了上市申请。 无图智驾 虽然无图方式无需不断更新地图和维护地图数据库,从而降低了成本,但它面临着更大的技术挑战。因为这种方式严重依赖实时感应和决策,需要先进的算法和强大的传感器系统,才能在没有地图指导的情况下准确解读复杂环境。 在一开始采用更传统的地图法后,元戎启行于2023年3月转变方向,推出了无图解决方案。为了说服持怀疑态度的汽车制造商,首席执行官周光经常强调公司的演示方法,包括用平板卡车将测试车辆运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立即进行自驾测试。通过这些,周光希望证明他的系统在陌生环境里实时导航的能力。 然而,业务进展不大,目前只有一款车型配备了元戎启行的系统。周光表示,到今年年底,还将有两款车型面世。 虽然公司尚未披露财务数据,但到目前为止,它的技术只用在了一款车型上,这个事实表明它的收入仍相当少。行业其他公司的数据也显示,该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经营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其他自动驾驶车辆的文远知行报告称,2023年收入为4.02亿元,亏损19亿元。 与许多同行一样,元戎启行也在追逐自动驾驶市场,对于任何能够将技术商业化的参与者来说,这个市场都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力。根据文远知行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预计将达到1.75万亿美元,仅中国市场预计就将达到6,390亿美元。 但挑战迫在眉睫,包括来自拥有更多资源的大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雪上加霜的是,各大车企都在加快自动系统的内部开发,行业领军企业比亚迪(1211.HK;002594.SZ)和小鹏汽车(XPEV.US;9868.HK)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一个类似的举动是,大众汽车去年同意向前不久上市的地平线机器人,以及双方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总计注资24亿欧元(25.6亿美元)。 元戎启行将利用最新的1亿美元投资,开发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这是一种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首席执行官周光将VLA比作让一位经验丰富的驾驶教练掌控方向盘,而在他看来,竞争对手的系统不过是教练坐在副驾座位上指挥。 在商业化方面,周光的目标是在2025年大幅扩大元戎启行的市场占有率,与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10余款新车型。该公司设定到2025年底为近20万辆汽车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目标,将比目前部署的2万辆汽车大幅增加。 元戎启行正在推行双轨战略,在开发4级 (L4)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同时,发展核心的2级(L2)驾驶辅助业务。自动驾驶等级从0级(L0)到5级(L5),L5代表完全自动驾驶。虽然该公司在2019年成立时是使用地图技术开发L4系统,但和许多同行一样,也在2022年转身,专注于L2,以便更快地开始创造收入。 元戎启行还宣布了国际扩张计划,近期将瞄准欧洲、日本和韩国市场。 公司面临和同行一样的根本性挑战:证明自己的无图解决方案能够得到车企的广泛认可。尽管业界越来越感兴趣,但这种策略仍存在争议。四维图新首席执行官程鹏最近引发了一场全行业的争论,他质疑那些声称提供无图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否真的完全不使用地图数据。 归根结底,车企是否愿意完全接受这项技术,以及谁的技术表现最好,将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甄别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和同行一样,元戎启行必须专注于商业化,因为该行业不能再依赖投资者提供无限的资金。盈利能力仍然是一个关键挑战——不过看上去大多数公司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mall, a Wumei Group’s subsidiary, is seeking public listing,

物美系“多点数智”谋上市 惟客户集中度高

多点数智主打向零售商提供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客户主要是物美系相关公司 重点: 多点数智头五大客户占收入近九成 业绩续录亏损,上市前投资者包括腾讯、兴业银行等   白芯蕊 内地及香港股市气氛转好,连带香港新股市场亦有生气,有“超市教父”之称的张文中,近期动作多多,属物美系的麦德龙供应链于7月12日递表港交所申请上市后,同属物美系、为零售商提供软件即服务(SaaS)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多点数智有限公司(下称Dmall),亦在10月底上载上市申请文件,并在上周获港交所通过。 据聆讯后资料显示,Dmall于2015年成立,2018年开发Dmall OS系统的核心模块,随后向物美集团、麦德龙实体及银川新华百货商业集团(600785.SH),提供在线到线下及AIoT(即人工智能物联网)等SaaS解决方案。 踏入2020年,Dmall再进一步,与经营惠康、万宁、巨人超市的DFI Retail(前称牛奶国际),成立各占一半股权的合营企业Retail Technology Asia,为中国以外的零售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服务,随后也与麦德龙集团合作,将Dmall业务扩展至欧洲市场。截至2024上半年止,Dmall核心客户总数达444名,按年增加31名,业务覆盖便利店、百货商店,超市及专卖零售商。 在上市前,除了大股东为张文中持有超过五成股权外,Dmall股东还包括IDG资本(持股6.4%);兴业银行(601166.SH)旗下的上海兴雾(持股3.32%)。至于腾讯 (0700.HK)通过意象架构投资,亦持有持股Dmall约3.26%股权;还有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持股2.9%);以及深圳投控湾区股权投资基金(持股2.64%)等。 回顾过去业务表现,Dmall在2022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收益分别为13.3亿元、15.9亿元和9.4亿元,按年分别升56.6%、19.4%和22.9%,但整体业务仍处亏损阶段,2022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分别蚀8.1亿、5.9亿和2.3亿元。集团解释业务目前快速增长,同时业务亏损亦正在收窄,相信前期投资有助为未来发展及盈利,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Dmall收入主要来自“零售核心服务云”,业务又再细分为“操作系统”及“AIoT解决方案”,两者占Dmall在2024上半年收入分别44.7%和54.7%(即合共99.4%),达4.2亿和5.1亿。 核心业务毛利率差距大 尽管AIoT解决方案收入较操作系统高,但两者毛利率差距甚远。集团2024上半年AIoT解决方案毛利率只有9%,后者即操作系统毛利率却高达76.8%,故Dmall操作系统毛利有3.2亿元,AIoT解决方案毛利只有4,633万元。 所谓操作系统即是透过Dmall OS系统,按照该系统处理客户商品交易总额,从而收取一定百分比费用,亦会按照客户个人需求或财务状况,提供固定订阅费,因此业务属轻资产模式,故毛利率较高。 至于AIoT解决方案,即是指利用摄影机及软件自动补货、智能包裹分拣、智能收银、智能清洁、智能配送等,从而协助零售商建立数字化销售场景,该业务收入方式是Dmall向零售商获取一次性或固定月订阅模式,但由于AIoT解决方案外包及劳工需求产生较高成本,导致毛利率相对较低。 Dmall业绩虽然仍要见红,但未来行业增长前景仍大,尤其是中国与亚洲在零售数字化率仍处偏低水平。根据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中国及亚洲的本地零售数字化率分别为3.1%及4.5%,远低于美国的13.3%,意味区内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内地业务占收入近九成 特别是去年亚洲区内零售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1.4万亿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4至2028年行业复合增长达22.4%,到2028年攀升至3.9万亿元,Dmall不单是中国内地最大零售云解决方案服务商,去年市占率达13.3%,更成功打入港澳、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及文莱等地区。 不过,目前Dmall客户群相当集中,主要来自物美系企业,头五大客户包括物美集团系内公司,便占Dmall上半年收入89.6%,一旦主要客户业务量减少,将对Dmall业务有重大打击。 此外,Dmall业务经营地区集中,内地及香港占集团总收入98.4%,当中92%来自内地,香港则占6%,现时香港零售业进入寒冬,变相或会对集团香港业务造成打击。 总括来讲,中央虽然抛出救市撑经济的政策,近期内地消费信心亦有所好转,惟内地楼市仍低迷,加上中美争拗大前题下,港股估值难被推高,按目前Dmall业绩亏转盈机会不大下,一旦以较高估值挂牌,恐怕“潜水”机会较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reton files for Hong Kong IPO

政策支持 博雷顿借绿色概念申港上市

据报道,这家电动装载机和自卸卡车制造商上市筹集约2亿美元,其估值可能不低于10亿美元 重点: 博雷顿科技申请在香港上市,其电动装载机和自卸卡车业务增长强劲 公司似乎有望从中国对绿色技术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中获益    阳歌 关于中国电动汽车巨大潜力的文章很多,包括最近围绕电动汽车是否受到不公平的国家支持的争议。但装载机和自卸卡车等电动工程机械这个市场受到的关注要小得多,而得益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商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个市场也具有巨大潜力。 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正加紧进军这个细分市场,上周五提交给香港交易所的上市申请显示,公司拟用在香港上市筹集的资金来提高产能。 公司已聘请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作为承销商,表明规模相对较大,且主要针对中国投资者。这与Smartkarma的一份报告吻合,该报告称博雷顿拟通过上市筹集约2亿美元,我们估计该公司的估值或不低于10亿美元。 博雷顿看上去远不如比亚迪(1211.HK; 002594.SZ)和特斯拉(TSLA.US)等那么有吸引力,后两家公司凭向全球销售数百万辆电动汽车(EV)而赢得了投资者。但博雷顿也具有不少潜在优势,包括竞争较少,以及国内市场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而这种支持最近引起了外国政府的诸多批评。 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研究显示,公司的两大主要产品是电动装载机和宽体自卸卡车,去年公司这两类产品销量分别在中国排名第三和第四。按数量计算,去年装载机和宽体自卸卡车的销量分别为484台和88台,由此可见这个市场多么有限。但其增长速度相对亮眼,博雷顿指出,这种电动工程机械的市场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电动汽车。 申请书援引第三方数据称,“新能源乘用车历时八年才从近乎零基础达到5.5%的市场渗透率,但新能源装载机及宽体自卸车在不到六年时间便实现了相同水平。” 公司的优势之一是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曾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一些人指出,最近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迅速采用清洁技术,加上经济在多年高速增长后放缓,中国可能已经实现碳达峰。 博雷顿指出,自然资源部今年4月发布的“绿色矿山”建设优惠政策反映了国家的支持,这有可能促进它的销售。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许多客户都是大型国有企业,与普通消费者相比,这些企业更有可能购买这类电动车,以支持北京的清洁能源目标。 锂价波动影响盈利能力 博雷顿还指出,从经济角度来看,购买电动自卸卡车和装载机对车主来说也是划算的,因为可以帮助他们节省运营成本。它表示,电动装载机的典型使用寿命是五年,在此期间车主通常可以节省约120万元。对于自卸卡车车主来说,省下来的费用甚至可能更多,在五年的使用寿命中,一台车最多可节省220万元。 考虑到博雷顿今年上半年装载机的平均价约为62.2万元,而其自卸卡车的平均价为139万元,这样的节省是相当可观的。 博雷顿成立于2016年,2019年首批产品面世。自成立以来,博雷顿共进行了四轮融资,筹集资金约14亿元,去年的最近一轮筹集了近10亿元。最初,公司计划在上海纳斯达克式的科创板上市,并在2023年初提交了相关文件。但它后来改变了计划,并在今年4月撤回了申请,转向国际化程度更高的香港市场。 公司的收入状况一直相对稳步上升,不过去年,作为当电动车电池的主要成分的锂,其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然后在今年大幅下跌后,它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它的营收从2021年的2.01亿元增至去年的4.64亿元,翻了一番多。今年继续强劲增长,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则从去年同期的1.61亿元增至2.67亿元。由于锂价飙升,公司的毛利率相当低,从2021年的3.7%下降到去年的2.0%。但随着锂价格下跌,这个数字在今年上半年回升至3.1%。 在过去三年,公司的收入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自2022年8月推出能够重载上坡作业的自卸卡车以来,自卸卡车在总销售额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此后,公司自卸卡车的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91.4万元大幅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139万元。使得今年上半年自卸卡车销售额占公司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27.3%升至54%。 博雷顿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从2021年的9,750万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54亿元。 最后,我们来快速看一下该公司可能的估值,之前曾经深受投资者青睐的美国企业Nikola Corp. (NKLA.US)是一个不错的比较对象。在此我们应该注意的是,Nikola的股价最近大跌,过去一年损失了90%的价值,这突显了电动车在西方市场所面临的困难大于在中国。然而,在大幅下跌之前,Nikola的股票市销率相对较高,约为20倍。如果博雷顿今年的营收达到5亿元,按照类似市销率计算的话,它的估值将达到14亿美元。 当然,投资者也有可能对博雷顿的股票兴趣不大,就像他们最近逃离Nikola一样。但考虑到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支持程度要高得多,我们预计此次上市可能会在香港受到相对较大的欢迎,尤其是国有投资机构,它们可能成为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最大买家。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udweiser's outlook dims facing sharp business decline in China

中国业务急下滑 百威前景不乐观

受到中国经济放缓影响,百威亚太在中国的业务下滑,影响集团业绩 重点: 百威亚太首九个月盈利按年跌15% 公司尝试加强向高端产品迈进   刘智恒 去年才迎来一份亮丽业绩的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今年情况急转弯,首三个季度业绩下滑,当中最核心问题是期内中国业务持续回落,拖累整个集团盈收。 今年首三季,百威亚太共销售71.2亿公升啤酒,按年跌8.1%;收入51亿美元(363亿元),按年跌6.1%,股东应占溢利更跌15%至7.8亿美元。公司指出,销量减少主要是受中国表现放缓影响,虽然韩国的表现强劲,但只能抵销部分中国收入下滑的影响。 按地域区分,百威亚太包括东部及西部,前者分别是韩国、日本及新西兰,后者包含中国、印度、东南亚。然而,东部在公司的收入占比有限,相反西部占比接近九成,虽然公司没将中国的销售数字及收入具体列出,但中国在西部的占比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中国销售的起跌,对集团的影响举足轻重。 中国业务接连下挫 2023年底开始,百威亚太的中国业务每况愈下,去年第四季度销售按年已下跌3.1%,今年首季度销量进一步跌6.2%,收入则减少2.7%。第二季情况更差劲,销量按年减少10.3%,收入大跌15.2%。 到第三季度,问题变得严峻,中国的销量下跌14.2%,收入则按年跌16.1%。公司解释,内地的消费意愿疲弱,特别是餐饮渠道人流及消费均减缓。 事实上,内地整个啤酒的大环境早已出现变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急速发展,加上人口红利,人们消费力不断提升,令啤酒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更超越美国成为啤酒销售第一大国。 啤酒市场拐点:2013 经过高光时刻后,渗透率及消费力渐饱和。内地啤酒消费主要的群体是26至35岁人士,他们占据总消费的40%,随着内地人口老龄化,而新生代的出生率又接不上,直接影响到啤酒的销售。 除了人口结构问题,随着人们渐富有,对于身体就更加重视,饮食要讲求均衡健康,对身体不利的饮食倍加注意,因此对啤酒的销售亦有所影响。 还有,近年许多不同类型的饮料推出市场,即使是酒,也有不同酒精度及味道的种类,令人们选择更多,也间接蚕食了啤酒的市场。 2013年是中国啤酒产量的见顶之年,之前啤酒产量连年上升,直至该年达至近5,000万千升后,产量就开始呈现轻微下调。 高端偏遇消费降级 面对市场改变,啤酒企业龙头都改变策略应对,其中就是走高端路线。早前嘉士伯中国总裁李志刚就指出,啤酒行业走高端化,渐已成为行业共识及市场趋势。至于所谓高端,是要有创新及具质量的产品,或提升现时产品质量;另外,在包装上也要多花功夫,让人有高尚感觉。 虽然各大啤酒企业也深明要打高档市场﹐但知易行难,特别今天内地经济情况让人担忧,人们的消费意欲大减,尽量减低非必需品开支,对于高价值的产品未必太热衷,在消费下沉的氛围中,要开拓高档啤酒市场并不容易。 目前中国内地的啤酒市场主要由五大企业占据,分别是华润啤酒(0291.HK)、青岛啤酒(168.HK)、百威、燕京及嘉士伯,光就这五家企业就占去92%市场份额,其中百威市占率约两成,位列五强的老三。 大环境不理想,除非百威能抢占别人的市场份额,否则业务大体也跟市场同步。现时百威亚太的延伸市盈率近19倍,龙头的华润啤酒为17倍,青岛啤酒为14倍,似乎百威亚太的估值也并非便宜。 投资银行对百威亚太也有所保留,摩根士丹利指百威在中国啤酒市场的销量逊预期,故将全年的销售预测下调2%。高盛将公司的2024至2026年销售预测,分别下调1%至3%,虽续维持“买入”评级,却将目标价下调8.2%至10.1港元。瑞银亦如是,虽续维持“买入”评级,却将目标价由13.78港元降至11.72港元,降幅近15%。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